| 
 新書推薦: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347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28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755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296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352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301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适读人群 :4-10岁 
 《三字经》和《百家姓》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简单也*易行的途径之一。为了便于现在的孩子更加准确地了解和学习这两本古老的典籍,我们特编此书。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阐述,使孩子们更易理解。另外,还有目的地选编了一些相关的故事,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使之图文并茂。
 
 
 
 美绘注音版*成语故事(精装)
 
 美绘注音版*千字文·弟子规(精装)
 
 美绘注音版*三字经·百家姓(精装)
 
 美绘注音版*唐诗三百首·古诗词三百首(精装)
 
 美绘注音版国学启蒙(套装精装)
 |  
         
          | 內容簡介: |   
          |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的,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虽只有千余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衰的纷繁历史,又囊括了人文教育、史地天文、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正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百家姓》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他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内容没有关联,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另外,《百家姓》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  
         
          | 目錄: |   
          | 三字经 
 曹操之子…………………… 2
 
 唐伯虎学画………………… 4
 
 孟母三迁…………………… 6
 
 五子登科…………………… 8
 
 子发母拒子入门…………… 10
 
 方仲永的故事……………… 12
 
 卞和献璧…………………… 14
 
 管宁割席…………………… 15
 
 扇枕温席…………………… 17
 
 孔融让梨…………………… 19
 
 鹿乳奉亲…………………… 20
 
 万字难写…………………… 22
 
 嫦娥奔月…………………… 24
 
 老莱娱亲…………………… 26
 
 诸葛亮借东风……………… 28
 
 南辕北辙…………………… 30
 
 五行神兽…………………… 31
 
 仁义值千金………………… 33
 
 神农播五谷………………… 35
 
 伏羲驯养六畜……………… 36
 
 杜子春断七情……………… 37
 
 高山流水…………………… 38
 
 愚公移山…………………… 40
 
 司马光爱兄………………… 43
 
 管家断句读………………… 45
 
 空中楼阁…………………… 46
 
 孔子安守贫困……………… 48
 
 孟子说仁…………………… 50
 
 子思荐苟变………………… 51
 
 曾子杀猪…………………… 53
 
 高祖赞新语………………… 55
 
 韦编三绝…………………… 56
 
 伏羲造八卦………………… 57
 
 《尚书》…………………… 58
 
 周公吐哺…………………… 60
 
 孔子因材施教……………… 62
 
 《诗经》…………………… 63
 
 《春秋》…………………… 65
 
 关羽夜读《左传》………… 66
 
 刮目相待…………………… 67
 
 庄子借粮…………………… 69
 
 唐太宗以古为镜…………… 70
 
 黄帝战蚩尤………………… 72
 
 尧舜禅让…………………… 73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74
 
 夏朝建立…………………… 77
 
 商汤求雨…………………… 78
 
 武王伐纣…………………… 80
 
 烽火戏诸侯………………… 82
 
 齐威王一鸣惊人…………… 83
 
 秦始皇统一六国…………… 85
 
 文景之治…………………… 87
 
 黄巾军起义………………… 88
 
 三顾茅庐…………………… 90
 
 檀道济唱筹量沙…………… 92
 
 木兰从军…………………… 93
 
 瓦岗军起义………………… 95
 
 李渊太原起兵……………… 97
 
 李存勖建后唐……………… 99
 
 杯酒释兵权………………… 102
 
 靖康之难…………………… 104
 
 忽必烈建元………………… 107
 
 朱元璋建明………………… 109
 
 努尔哈赤建后金…………… 111
 
 秉笔直书…………………… 113
 
 孔子拜师…………………… 115
 
 赵普夜读…………………… 116
 
 编蒲抄书…………………… 118
 
 悬发苦读…………………… 119
 
 映雪夜读…………………… 121
 
 朱买臣苦读………………… 123
 
 苏洵焚稿…………………… 124
 
 梁灏登科…………………… 127
 
 李泌赋棋…………………… 128
 
 谢道韫作诗………………… 130
 
 刘晏正字…………………… 131
 
 闻鸡起舞…………………… 132
 
 隔篱偷学…………………… 133
 
 兵乱不废学业……………… 135
 
 凿壁偷光…………………… 137
 
 百家姓
 
 陈桥兵变…………………… 145
 
 韩愈祭鳄鱼………………… 147
 
 张衡与地动仪……………… 149
 
 望梅止渴…………………… 151
 
 淝水之战…………………… 153
 
 苏武牧羊…………………… 155
 
 马超为父报仇……………… 157
 
 柳宗元写《捕蛇者说》…… 158
 
 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160
 
 罗贯中写书闹笑话………… 163
 
 武丁和傅说………………… 165
 
 赤壁之战…………………… 166
 
 萧何月下追韩信…………… 169
 
 狄仁杰荐贤臣……………… 170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72
 
 举案齐眉…………………… 175
 
 杜康酿酒…………………… 177
 
 大科学家郭守敬…………… 180
 
 虎门销烟…………………… 182
 
 蔡伦造纸…………………… 183
 
 管鲍之交…………………… 185
 
 贤相房玄龄………………… 188
 
 邓世昌与“太阳”犬……… 189
 
 包公断案…………………… 191
 
 程婴救孤…………………… 193
 
 荀彧劝谏曹操……………… 196
 
 靳辅治河…………………… 197
 
 焦裕禄的车钥匙…………… 200
 
 车胤囊萤…………………… 202
 
 班超投笔从戎……………… 204
 
 与命运抗争的仇英………… 205
 
 刘邦沛县起义……………… 208
 
 新四军军长叶挺…………… 210
 
 少年天才白居易…………… 213
 
 负荆请罪…………………… 215
 
 晋商乔致庸………………… 217
 
 谭嗣同笑迎死亡…………… 218
 
 申不害变法………………… 221
 
 战功赫赫的牛皋…………… 222
 
 边韶答弟子………………… 224
 
 晏子使楚…………………… 227
 
 康熙重臣慕天颜…………… 229
 
 画猿高手易元吉…………… 231
 
 弘演纳肝…………………… 232
 
 文天祥兴师救亡…………… 234
 
 知县沃墅…………………… 237
 
 智囊晁错…………………… 239
 
 辛弃疾活捉叛徒…………… 241
 
 曾巩三试…………………… 243
 
 关羽温酒斩华雄…………… 244
 
 竺可桢的故事……………… 247
 
 司马光砸缸………………… 249
 
 七纵七擒…………………… 250
 
 尉迟恭与柳巷……………… 253
 
 公冶长与鹞鹰……………… 255
 
 缇萦救父…………………… 257
 
 公孙弘认错………………… 259
 
 长孙皇后劝谏……………… 260
 
 司空图隐居………………… 263
 
 秦三良……………………… 265
 
 公西赤使齐………………… 266
 
 诚实的乐正子春…………… 268
 
 拓跋宏以诚化争斗………… 271
 
 楚鼎忠义…………………… 273
 
 五张羊皮换丞相…………… 275
 
 呼延赞赤心为国…………… 277
 
 岳飞精忠报国……………… 278
 
 西门豹治邺………………… 280
 
 牟融讲佛义………………… 283
 
 墨子和耕柱………………… 284
 
 第五伦禁祭祀……………… 286
 |  
         
          | 內容試閱: |   
          | 唐伯虎是明朝的著名画家。他从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他八岁时,不但能出口吟诗,提笔成文,而且绘画也是得心应手。九岁那年,拜当时的著名画家周臣为师,专学绘画。两年后,唐伯虎的绘画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画人,连老师也自叹不如。当时,不少人登门求画,唐伯虎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从不收取报酬,只是当作练笔。可时间一久,他就感到画人物得心应手,画山水却有些蹩(bié) 脚。后来,他听说沈周以绘画著称,特别善画山水花卉,便请示母亲想再次拜师。母亲见儿子如此虚心好学,十分高兴,同意了他的请求。沈周见唐伯虎长眉清目秀,又看了他的一些作品,感到他在绘画方面功底深厚,便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弟子。沈周的画精妙传神,唐伯虎能拜在这位大画家门下,学习自然刻苦勤奋。不到一年时间,他的绘画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深受老师的称赞。然而,面对老师的称赞,唐伯虎产生了自满心理,他感到自己的画已经和老师不相上下,便想尽快结业回家。对于唐伯虎的思想变化,沈周看得十分楚,他不愿让这位才华横溢的学生半途而废,决心对他进行一次实际的教育。在唐伯虎提出回家的第二天,沈周特意让妻子做了几道菜,端进一间小屋,把唐伯虎叫来,一同饮酒。师徒二人坐下,唐伯虎为老师斟3(zhēn) 酒,并多次转弯抹角地提到因母亲年老体弱,无人照顾,希望老师同意他回家侍俸母亲。沈周听了,只是笑而不答,并不时将话题岔开。唐伯虎忍不住了,便问 :“老师,弟子提出回家侍奉母亲的事,您同意吗?”唐伯虎学画沈周微微一笑,说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老师岂有不同意的道理?况且,你天资聪慧,学画一年,就能画出那么好的画来,也可以出师了。”沈周笑了笑,又接着说 :“为师今日高兴,酒喝得多了点,感到身上有些发热,你去把窗子打开透透风,好吗?”唐伯虎闻言,立刻起身去开窗子,可他怎么也推不开那扇窗。这时,他猛然醒悟,那扇窗子原来是老师的一幅画,画得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xiào) ,自己竟没识别出来。唐伯虎转过身,面红耳赤地跪在地上,说: “老师,请您原谅弟子无知,我要留下来继续学习。”沈周连忙将他扶起,亲切地说 :“孩子,你的画确实有了一些进步。但你要知道,学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从此,唐伯虎专心学画,比以前更加勤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