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 編輯推薦: | 
         
         
           
            本书扎实地为有抱负的跨平台记者概述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现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并细致周到地分析了为什么传统标准仍适用于数字时代的记者。
 
 ——米歇尔约翰逊,波士顿大学多媒体新闻学副教授
 
 
 
 
 
 在融合新闻学方面,珍妮特柯罗茨巧妙地解释了融合新闻如何已经远远超出了十年前跨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她的整体理论和战略将传统的规范和新鲜的实践进行了**融合。
 
 ——卡米尔R.克列普林,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通过本书,你可以学到:
 
 l形成一种跨媒体的新闻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将引导你制作出适合快节奏、多任务处理和移动用户的新闻报道;
 
 l断定什么时候视觉效果有用且必要,知道如何捕获、选择和组织素材,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受众对报道的理解;
 
 l把讲述故事的各种元素(文字、音频、动态的和静止的图像)组合到一起,向受众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新闻体验。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让新入行的记者学会,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在跨越多个媒体平台——平面媒体、音频、视频以及在线媒体等——有效地呈现新闻故事。珍妮特?柯罗茨阐述了多媒体及跨媒体构思、组织、报道以及制作方法,以应用于现场报道和长篇特稿。书中介绍的方法不仅包括具体的技术操作,更注重故事讲述的原则,有助于记者培养思维模式,锻炼实操技能,以应对当下及未来写作和报道方面的挑战。
           | 
         
       
      
      
      
         
          | 關於作者: | 
         
         
           
            珍妮特柯罗茨(JanetKolodzy),美国爱默生学院的新闻学副教授。著有《融合新闻:跨新媒体写作与报道》(ConvergenceJournalism:WritingandReportingacrosstheNewsMedia),曾在曾在报纸和广播等新闻媒体中担任记者、撰稿人和制片人。
 
 
 
 
 
 嵇美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美国天普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2015-2016年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话语分析、跨文化传播等。主讲《电视娱乐节目》、《演讲学》等课程。出版译著《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2版)》(2010)、《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第6版)》(2012)。2013年获“广东省新世纪电视理论贡献奖”。
           | 
         
       
      
      
      
         
          | 目錄: 
           | 
         
         
           
            第1章 旧即是新,新即是旧1
 以“受众为中心”2
 工具中立7
 故事驱动8
 具有专业性9
 小结14
 第2章 新闻报道的8个元素及构建报道的工具15
 新闻价值18
 事实和信息20
 来源21
 清晰21
 回答24
 受众25
 道德26
 讲述报道的工具:文字、图片和声音26
 小结30
 第3章 信息的来源和背景:报道之前的报道31
 找到来源:文献和人们36
 人们的心声43
 信任但要核实46
 小结49
 第4章 短而快:报道一则现场新闻51
 演讲54
 会议或听证会60
 特色性新闻事件62
 快速写出:微博和标题65
 移动的或网上标题链接67
 在线导语68
 小结70
 第5章 报道的法律与伦理规则71
 公共与私人:对人员、场所和事务的接近72
 人员:私人场合与公众人物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72
 场所:公共会议与私下会晤74
 场所: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78
 公共记录80
 客观地运用,坦率地获得81
 欺骗和误导82
 归因和来源83
 公共与私人:记者84
 小结87
 第6章 构建现场新闻报道89
 相似性90
 差异性95
 相似但有不同99
 小结106
 第7章 运用文字、图片和声音捕捉语境和基调107
 图形109
 声音113
 照片118
 视频124
 小结130
 第8章 日常报道的包装131
 印刷文章135
 音频节目137
 音频幻灯片141
 视频节目144
 多媒体报道148
 小结150
 第9章 多媒体报道:如何帮助受众获得其须知和欲知的信息151
 搜索引擎优化153
 新闻提要和标题标签155
 关键词与标签158
 报道结构和呈现159
 链接159
 社交媒体优化160
 策展161
 地点、地点、地点164
 小结167
 第10章 特稿或创造性的报道169
 聚焦或微观宏观世界的报道171
 趋势报道175
 形象:人物、地方或事物177
 发现对象178
 逐渐了解报道对象178
 展示和讲述多媒体元素179
 调查181
 解释性报道或服务性报道183
 小结187
 第11章 数字报道讲述:设计与数据189
 设计190
 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194
 小结196
 第12章 法律与道德:制作和发布新闻197
 剽窃199
 版权200
 诽谤206
 意见和评论208
 小结2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