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事关国计民生的雾霾污染防治为切入点,采用大量的经验数据,依托科学的数量方法,结合国家的环境规制政策,综合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现状与特征,探索提出了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书中既有分地区、分行业大气污染现状剖析,也有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双约束”等政策影响计量分析;既有全国视角的研究透视,也有地方层面的典型例证,深入浅出,逻辑严谨,不失为环境经济学领域尤其是雾霾研究方面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  
         
          | 關於作者: |   
          | 孙华臣,男,1983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经济学博士,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多次参与山东省委、省政府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讲话材料的起草,在雾霾防治、碳排放及收入分配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多项,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许月恒,男,1985年3月生,山东聊城人,管理学博士,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任栋,男,1985年12月生,山东潍坊人,经济学博士,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 目錄: |   
          | **章 导论/001 第二章 文献述评/003
 **节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003
 第二节 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质疑/006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007
 第四节 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013
 第三章 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017
 **节 1985~2013年全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017
 第二节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情况/019
 第三节 分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0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040
 第四章 分行业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042
 **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042
 第二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043
 第三节 2004~2012年我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情况/055
 第四节 2004~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情况/056
 第五节 2011~2012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情况/068
 第六节 本章小结/071
 第五章 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动及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072
 **节 直辖市(4个)/072
 第二节 省会城市(25个)/074
 第三节 计划单列市(5个)/087
 第四节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090
 第五节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099
 第六节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103
 第七节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3种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107
 第八节 本章小结/110
 第六章 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分析/112
 **节 空间相关性检验/112
 第二节 计量模型构建/117
 第三节 变量选择/118
 第四节 空间模型的计量分析/119
 第七章 雾霾污染空间非均衡分布的影响因素/124
 **节 产业结构/124
 第二节 工业结构/126
 第三节 能源消费结构/127
 第四节 汽车保有量/129
 第五节 火力发电占比/131
 第六节 高污染行业产品分布/133
 第七节 环境污染治理强度/137
 第八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经济结构优化/140
 **节 研究背景与假说/140
 第二节 门限模型介绍/142
 第三节 门限模型计量分析/144
 第四节 对京津冀鲁4地的考察:模拟与校准/147
 第九章 “双约束”下的经济结构调整/151
 **节 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151
 第二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152
 第三节 短期动态关系/155
 第四节 长期均衡关系/158
 第五节 技术进步及新能源替代的影响/159
 第十章 强化雾霾治理、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161
 **节 着力实施联防联控,提升雾霾防治效率/162
 第二节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163
 第三节 着力完善考评机制,引领资源优化配置/164
 第四节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165
 第五节 着力创新发展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6
 参考文献/168
 附 录/179
 第三章 附录/179
 表1 全国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179
 表2 全国工业增加值及污染物对GDP占比/180
 表3 东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181
 表4 中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182
 表5 西部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183
 表6 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指标/184
 表7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排放指标/186
 表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1985~2013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86
 表9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SO2和烟(粉)尘排放强度情况/187
 表10 长江经济带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188
 表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189
 表12 京津冀地区1985~2013年度污染排放总量及人均指标/190
 表13 3大支撑带2011~2013年度氮氧化物指标/192
 第四章 附录/192
 表14 2004~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2
 表15 2004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4
 表16 2005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5
 表17 2006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6
 表18 2007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7
 表19 2008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7
 表20 2009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8
 表21 2010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
 表22 2011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
 表23 2012年工业各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00
 表24 2004~2012年工业烟(粉)尘排放量/201
 表25 2004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3
 表26 2005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4
 表27 2006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5
 表28 2007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6
 表29 2008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6
 表30 2009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7
 表31 2010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8
 表32 2011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8
 表33 2012年工业各行业烟(粉)尘排放量/209
 表34 2011~2012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10
 表35 2011年工业各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11
 表36 2012年各行业二氧化氮排放量/212
 第五章 附录/213
 表37 2014年各直辖市AQI指数表/213
 表38 2014年东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214
 表39 2014年中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214
 表40 2014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215
 表41 2014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AQI指数表/215
 表42 2014年各计划单列市AQI指数表/216
 表43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216
 表44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218
 表45 2008~2012年东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219
 表46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221
 表47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222
 表48 2008~2012年中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223
 表49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224
 表50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225
 表51 2008~2012年西部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226
 表52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SO2平均浓度表/227
 表53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NO2平均浓度表/228
 表54 2008~2012年东北地区重点城市PM10平均浓度表/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