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NT$
347.0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編輯推薦: |
意大利战场虽不是二战中的主要战场,却拥有划阶段的重要意义。盟军攻克西西里标志着二战中期阶段的结束,登陆意大利本土则拉开了彻底击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帷幕。虽然胜负已定,德国空军却没有放弃*后的挣扎,他们与盟军的殊死争夺直至战争末尾依然浩大惨烈。
本书从多元角度出发,详细解析了意大利战役期间空中力量和地面战斗之间的密切联系,客观评述了各作战方在空战策略上的缺失。事实证明:谁的战斗机更先进,谁将更大可能掌握现代战争的制空权。
|
內容簡介: |
二战期间,盟军拥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在意大利克服了所有遇到的困难。意大利战区最终成为了盟军尤其是美军航空武器和战术的试验场,中间萌生出许多杀伤力极强的空中军备。意大利战场上的空中行动亦成为空军之于现代战争重要潜力的初端。 《意大利空战1943-1945:欧洲软肋上空的殊死争夺》一书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详细数据及精要的文字,对战争中所出现的各类军机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一展作战各国空中力量竞备赛之风采。
|
關於作者: |
赵国星,1985年生于北京,现从事出版工作,对军事历史研究与翻译有一定涉猎,主要方向为战役史、装备史和士兵回忆录。译有《巨人的碰撞》《勒热夫绞肉机》等,曾在《兵器》等军事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冯涛,1986年生于江西广丰,200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自2007年起成为军事刊物专职德文翻译,2009年起担任编辑,从事德国军事历史题材翻译、编辑工作长达8年。翻译、编辑并编写了大量相关文章,著有多部优秀作品。
|
目錄:
|
第一章 从沙漠出发
第二章 西西里空战
第三章 欧洲的软肋
第四章 萨莱诺
第五章 那不勒斯
第六章 战略调整
第七章“鹅卵石”行动
第八章 修道院
第九章 小镇
第十章“窒息”行动
第十一章 波河断桥
第十二章“哥特”防线
第十三章 封锁布伦纳山口
第十四章 冬季空中绞杀
第十五章 最后一战
后 记
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空军往往秉承这么一种理念,即“控制了天空就基本控制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尽管盟军在意大利战役期间自始至终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盟军并未迅速取得胜利。没有空中优势,盟军当然不可能在意大利成功登陆;掌握了空中优势,战役的最后结果也没有悬念,但胜利之路仍然是漫长而艰辛的。
在盟军飞机遮天蔽日的空袭下,轴心国军队经历了一年的辗转、苦战和撤退,但仍然牵制住了盟军。虽然在战役末期,盟军建立起了一套精妙的地空协同体系,除了恶劣气候之外,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但是以优势空中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地面战斗的理念,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不过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一支地面部队很难在易守难攻的地形上击败一支组织良好、训练有素的敌军。归根到底,空地双方是不可或缺的整体,时至今日亦然。
盟军在意大利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空中封锁行动。空中封锁作战的目标是,在敌军实施有效行动之前摧毁、瓦解、破坏或延缓敌军军事潜力。在1944年3月“窒息”行动的第一周里,盟军至少在两处彻底切断了从北向南的铁路线。平均每天切断铁路达25处之多,轴心国的日运输量从80000吨下降到4000吨。英美联合轰炸行动的最初三天里,便摧毁了波河上全部的23座桥梁。盖伊·加洛德将军曾中肯地作出定论:“空军可以说是致使敌军……陷入绝望困境的决定性因素,迫使其缺乏持续进行现代战争的一切物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