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乔超编写的《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 研究以安徽省S县Y村为例》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分 析了老人冲突行动变化的原因,重点从宏观结构、村 庄结构、家庭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农业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部分程度导致代际关系紧张;惠 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代际关系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松 动导致代际关系逆转。2村庄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 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弱化:村庄人际纽带的松动导致 村民人际关系的疏离;村庄价值体系的转变导致农民 自主性的增强,降低了村民对他人事务的干涉;村庄 “救气”机制的转变导致老人声援体系式微。3家 庭结构的变迁改变了老人的行动逻辑:家庭规模的缩 小改变了老人的行动逻辑;关系叠加程度的降低改变 了老人的行动逻辑。 |  
         
          | 關於作者: |   
          | 乔超(1978一),男,河南安阳人,社会学博士,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就职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体育社会学。 |  
         
          | 目錄: |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代际关系论
 二 代际关系变迁
 三 代际冲突
 四 老人行动相关研究
 五 文献简要评述及对本书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点的选取与资料收集
 一 调查点的选取
 二 资料收集
 三 个案简介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际中突及老人行动方式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迁申Y村老人的冲突行动
 一 社会变迁中的Y村
 二 Y村的家庭代际冲突
 三 代际冲突中的老人行动
 第二节 行动强烈度的变迁
 一 行动强度的变迁
 二 行动烈度的变迁
 第三节 行动公开度的变迁
 一 行动的物理空间变动
 二 行动的社会空间转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人行动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自身资源策略选择的变动
 一 经济资源制裁策略
 二 生产帮助制裁策略
 三 隔代抚养制裁策略
 第二节 社会支持策略选择的变动
 一 社会网络支持策略
 二 村庄舆论支持策略
 第三节 孝道规范的重构
 一 顺从型孝道规范策略
 二 重构孝道规范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人行动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经济价值诉求
 一 经济诉求程度变迁
 二 经济需求方式变动
 第二节 情感价值诉求
 一 情感需求强度变迁
 二 情感内涵和情感标准的转变
 第三节 权力价值诉求
 一 夺权与放权
 二 干涉方式转变
 第四节 声望价值诉求
 一 声望在乎程度转变
 二 实现方式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结构变迁与老人行动
 第一节 宏观结构变迁与代际关系转变
 一 社会制度变革与代际冲突
 二 城乡二元结构松动与代际关系转变
 第二节 村庄结构变迁与老人支持体系
 一 村民互动与人际关系
 二 村庄价值体系与农民自主性
 三 村庄“救气”机制与老人声援体系
 第三节 家庭结构变迁与老人行动逻辑转变
 一 家庭规模与老人行动
 二 家庭关系结构与老人行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一 经济因素与老人行动的强烈性
 二 支持体系变动与老人行动的公开性
 三 交换逻辑的变动与老人代际期待
 四 关系叠加程度与代际冲突
 五 社会结构变迁与老人冲突行动
 第二节 讨论
 一 相关理论探讨
 二 现实问题讨论
 三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附录
 被采访对象基本情况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