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 內容簡介: |   
          | 《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是国内首项关 于叙利亚民族国家构建问题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作者 王霏首先论述了叙利亚名称与“(大)叙利亚”认同 的起源与演变,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讨论了叙利亚 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三个历史阶段,即法国委任统治 阶段(1920-1946年)、独立的探索阶段(1946- 1963年)及复兴党统治阶段(1963年至今),并在* 后总结了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特点。全书逻辑 清晰,涉及了若干相关的重大问题,包括叙利亚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复兴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族群 问题的变迁、“阿拉伯之春”等等。可以说,这是国 内出版的**部关于叙利亚民族国家构建的专*,在 叙利亚持续动荡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 实意义。 |  
         
          | 關於作者: |   
          | 王霏,女,1984年2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人;2014年7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东史,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 |  
         
          | 目錄: |   
          | 导言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特色创新与基本框架
 四 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第一编 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概述
 第一章 叙利亚名称与“(大)叙利亚”认同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叙利亚”名称的起源与演变
 一 “叙利亚”名称的起源
 二 希腊—罗马时代的“叙利亚”
 三 阿拉伯与奥斯曼统治时期的“叙利亚”
 四 法国委任统治前后的“叙利亚”
 五 阿拉伯语文献中的“叙利亚”
 第二节 “(大)叙利亚”认同的起源与演变
 一 “瓦坦”(watan)概念的演变
 二 “(大)叙利亚”地区的宗教社团认同
 三 “(大)叙利亚”认同的产生与模式选择
 四 由“(大)叙利亚”东正教徒倡导的“(大)叙利亚”认同
 五 “(大)叙利亚”认同在海外的发展
 第二章 法国委任统治以前的叙利亚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经济概况
 一 地理环境
 二 经济概况
 第二节 法国委任统治以前的历史概述
 一 阿拉伯征服前时期(公元636年之前)
 二 阿拉伯征服至奥斯曼统治前时期(636—1516年)
 三 奥斯曼统治至法国委任统治之前时期(1516—1920年)
 第三节 族群、教派与区域忠诚
 一 叙利亚的“族群”概述
 二 叙利亚的“教派”概述
 三 族群、教派、区域忠诚的成因与特点
 第三章 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阶段
 第一节 法国委任统治阶段(1920—1946年)
 一 法国委任统治初期(1920—1925年)的特点
 二 法国委任统治后期(1926—1946年)的特点
 第二节 独立的探索阶段(1946—1963年)
 一 探索阶段初期(1946—1958年)的特点
 二 探索阶段后期(1958—1963年)的特点
 第三节 复兴党统治阶段(1963年至今)
 一 复兴党统治初期(1963—1970年)的特点
 二 老阿萨德统治时期(1970—2000年)的特点
 三 巴沙尔统治时期(2000年至今)的特点
 本编小结
 
 第二编 法国委任统治阶段:从殖民地到议会民主制
 第一章 法国委任统治初期(1920—1925年)
 第一节 族群结构与族群认同的变化
 一 族群结构的变化
 二 族群认同的变化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与多元政治选择
 一 阿拉伯民族主义
 二 (大)叙利亚主义
 三 国家民族主义
 第三节 政治、经济、文教领域的殖民主义政策
 一 政治方面
 二 经济方面
 三 教育文化方面
 第四节 早期叙利亚的民族斗争
 一 民族独立意识有所发展
 二 民族斗争多为自发性斗争
 三 海外出现民族主义政治组织
 四 叙利亚党派活动开始兴起
 第二章 法国委任统治后期(1926—1946年)
 第一节 叙利亚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萌生
 一 1930年宪法确立了叙利亚现代议会民主制度
 二 以民族联盟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具保守性与妥协性
 第二节 叙利亚国家认同的萌芽
 一 反法斗争中萌生了叙利亚“国家”认同
 二 “叙利亚国家”的疆域认同仍不明晰
 三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同步
 第三节 殖民主义对叙利亚民族国家构建的“双重使命”
 一 经济方面
 二 上层建筑方面
 本编小结
 
 第三编 独立的探索阶段:从议会民主制到军政体制
 第一章 探索阶段的初期(1946—1958年)
 第一节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一 金融
 二 农业
 三 工业
 四 交通运输
 五 通信与广播业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 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的发展
 二 以家族、族群、地域等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关系遭到削弱
 三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议会民主制的衰落
 一 缺乏认同
 二 体制异化
 三 党派斗争激烈
 四 政府软弱
 五 战争、政变对议会民主制的瓦解
 第四节 “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较量
 一 复兴党与“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 “国家民族主义”的实践
 三 “阿联”的建立——“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国家民族主义”的胜利
 第二章 探索阶段的后期(1958—1963年)
 第一节 国家民族主义的上升与脱离“阿联”
 一 纳赛尔对叙利亚的专制统治
 二 国家民族主义的上升
 三 复兴党的分裂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度的衰亡与国家的建设
 一 纳赛尔时期的激进改革
 二 军事政变频发
 三 阿兹姆的改革
 本编小结
 
 第四编 复兴党统治阶段:从军政体制到威权政体、弱威权政体
 第一章 复兴党统治初期(1963—1970年)
 第一节 复兴党军政体制的确立
 一 复兴党与纳赛尔主义者的分裂
 二 新旧复兴党人的分裂
 三 新复兴党人内部的分裂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 地主与资产阶层遭到削弱、农民阶层壮大
 二 新中产阶层、军方势力的上升
 三 阿拉维派地位上升,库尔德人力量遭到削弱
 第二章 老阿萨德统治时期(1970—2000年)
 第一节 权威政治体制的建立
 一 国家政治体制的重构
 二 建立国家的“三大支柱”
 第二节 国家的“跨阶层社会联盟”与经济改革
 一 “跨阶层社会联盟”的巩固
 二 国家对经济的改革
 第三节 “民族主义”指导下的对外政策
 一 “阿拉伯民族主义”指导下的反以立场
 二 “(大)叙利亚主义”指导下的对黎巴嫩政策
 三 “国家民族主义”指导下的两伊战争中的立场
 第四节 国家对民族认同的构建
 一 族群方面
 二 教育方面
 三 文化艺术体育方面
 第三章 巴沙尔统治时期(2000年至今)
 第一节 弱权威主义政体的形成
 一 新“克里斯玛”统治形象的塑造
 二 对原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继承
 第二节 “大马士革之春”与公民社会的活动
 一 “大马士革之春”与公民社会的崛起
 二 “大马士革之春”的结束与对公民社会的压制
 第三节 巴沙尔时期的经济、外交调整
 一 经济方面
 二外交方面
 本编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叙利亚历史上的国旗
 附录二 叙利亚国歌
 附录三 1973年叙利亚宪法
 参考文献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