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依据丰富资料,通过文本细读对美国少数族裔诗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对不同族裔的代表诗人进行解读分析过程中,揭示了美国族裔诗歌在多元文化历史话语体系中的发展流变、内在规律、诗学理念以及基本特点。书稿还用多元文化总揽少数族裔诗歌的发展,通过重点解析美国印第安诗歌、美国非裔诗歌、美国犹太诗歌、美国华裔诗歌等,概括少数族裔诗歌的特征并给以科学评价。其出版对研究美国少数族裔诗歌具有重要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王卓,1969年生,女,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山东省社 科规划项目3项。出版《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长丽影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编著《美国文学史》等教材3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 27篇,AHCI 6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济南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  
         
          | 目錄: |   
          | 目录 序
 绪论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诗歌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文学
 一 美国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主义
 二 多元文化与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学研究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诗歌序
 绪论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诗歌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文学
 一 美国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主义
 二 多元文化与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学研究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与美国族裔诗歌
 一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非裔诗歌概述
 二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印第安诗歌概述
 三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犹太诗歌概述
 四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华裔诗歌概述
 五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拉丁裔诗歌概述
 
 第一编 原始与现代的对话:美国印第安诗歌
 第四章 当空间遭遇现代性
 美国印第安诗歌中的空间与迁移
 一 迁移印第安的田园牧歌
 二 迁移印第安的血泪悲歌
 三 迁移印第安的成长之歌
 四 迁移印第安的仪式诵歌
 五 小结
 第五章 当自然遭遇现代性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人生态
 书写的悖论
 一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人的生态书写
 二 白人生态书写与印第安人刻板形象生产
 三 生态书写与印第安现代化进程
 四 小结
 第六章 莫马迪诗歌的多元文化维度
 一 多元文化观照下的熊的三重维度
 二 土地伦理观照下的莫马迪诗歌的三重维度
 三 小结
 第七章 杰拉德维兹诺俳句的多元文化维度
 一 灵魂与自然共舞
 二 捣蛋鬼的街舞
 三 词语的符号之舞
 四 小结
 第八章 波拉甘艾伦诗歌中的母系宇宙
 一 艾伦的母系宇宙
 二 失落的母系宇宙
 三 千面女神重构的母系宇宙
 四 千面女人重构的母系宇宙
 五 小结
 第九章 西蒙奥提斯诗歌的疗伤功能
 一 印第安故事的歌手
 二 捣蛋鬼之歌
 三 幽灵之歌
 四 行者之歌
 
 第十六章 当代美国犹太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的对话
 第十七章 语言哲学透视下的美国犹太实验诗学
 第十八章 都市漫游叙事视角下的美国犹太诗性书写
 笛十九章 殊途同归的后奥斯威辛美国犹太诗歌大屠杀书写
 第二十章 查理斯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飞散情结
 第二十一章 新历史主义语境下破解A之谜
 第二十二章 水晶球透视的亡灵之书
 第二十三章 里奇等式观照下的里奇诗歌
 第二十四章 柯蕾普费兹诗歌的双语写作
 
 第三编 政治与诗学的对话:美国非裔诗歌
 第二十五章 惠特莉诗歌中的文化协商
 第二十六章 弗朗西斯哈珀诗歌中的文化协商
 第二十七章 哈莱姆文艺复兴诗歌中的文化协商
 第二十八章 黑人艺术运动时期美国黑人诗歌中的性别协商
 第二十九章 布鲁克斯长诗《在麦加》的城市文化定位
 第三十章 玛亚安吉罗诗歌文化身份意识
 第三十一章 艾丽斯沃克的族裔文化书写
 第三十二章 安德勒罗德的爱欲写作
 第三十三章 杰恩科特兹诗歌的布鲁斯美学
 第三十四章 丽塔达夫诗集《穆拉提克奏鸣曲》的历史书写
 第三十五章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诗歌的文化空间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收起全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