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 編輯推薦: |   
          | 站位高、思路新、案例实,规划师必备,管理者必备,专业人士必备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城市空间功能实现的角度出发,提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广义内涵及其模式化的析构方法。并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结合城市环境下的土地利用均衡布局和开发区自身的产业特征和人地关系分析,从可评判、可操作的用地结构优化角度提出几种最利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途径。 本书适合于土地管理、城市管理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  
         
          | 關於作者: |   
          | 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博士,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管理专家。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级及华中科技大学校级等科研项目。 |  
         
          | 目錄: |   
          | 绪 论.........................................................................1
 第一章 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土地利用的效用...............................7
 1.1 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变迁
 ................................................7
 1.2 当代城市的空间功能.......................................................15
 1.3 城市土地利用与效用.................................................29
 1.4 基于外部性考虑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用
 .......................................37
 1.5 城市土地利用效用的空间表现形式
 ......................................46
 1.6 小结
 .................................................................54
 第二章 结构功能视角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57
 2.1 对当前几种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回顾与讨论
 ...........................58
 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功能主义解析
 ...................................63
 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式化析构理论
 .......................................75
 2.4 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式化析构策略
 ..............................82
 2.5 小结
 ........................................................87
 第三章 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91
 3.1 开发区 ...............................................................91
 3.2 开发区与城市
 ...........................................................94
 3.3 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问题
 ...............................................100
 3.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特殊性
 .........................................109
 3.5 小结
 ...............................................................119
 第四章 开发区的位置选择:关于城市用地
 结构效用的量化分析和讨论 ..............................................121
 4.1 局部均衡条件下城市地价的空间特征
 .......................................121
 4.2 地价分布中涵盖的信息:武汉的案例
 .......................................127
 4.3 利用工业布局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用的可能
 ...........................140
 4.4 小结
 ...................................................................143
 第五章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选择:
 武汉东湖开发区案例 ..................................145
 5.1 武汉东湖开发区 ...........................................................145
 5.2 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构建指向
 ...........................................162
 5.3 武汉东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式构建
 ........................168
 5.4 小结
 .....................................................177
 主要参考文献...........................................................179
 附录A................................................................191
 附录B..............................................................195
 后 记.............................................................205
 |  
         
          | 內容試閱: |   
          | 开发区:新瓶与旧酒?单从名称来看,所谓开发区,是因为这些地区:第一,尚未得到开发;第二,靠近城市边缘,或者位置与现有城市具有方便的联系,所以具有经济或人文环境的潜力。而开发两字则更体现了某种官方意图的推动性,因而开发区在产业的选择方面会带有明显的偏好,这就使得我们常常会看到诸如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这样一些耀眼的字眼也常与开发区如影相随。开发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其创建者所赋予的使命引领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一个新开发区的设立目标中常带有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例如,在2006年那次重要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当中,就将综合性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三种类型作为了开发区审核保留的标准。但是,如果我们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回溯,就可以发现开发区并非现代人首创。实际上,最初城市的产生也多少带有一点开发区的模式:当时最先进的产业手工业逐渐聚集、然后受到部落的保护。就此顺推,我们便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新兴产业都有迅速扩大并在区域形成聚集的趋势。这起初也许只是相互之间简单的模仿,然后产业细化和周边产业都会相继发生就连出口加工也是如此。出口加工区最早可上溯至早期依托海盗港口发展出的极为先进而复杂的加工区腹地(简雅各布斯,2008)现在保税区的设置大致也是希望产生如此的产业效果,只不过跟那时相比变成由官方推动而已。而福特制企业的产生简直可以称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前身。150年前的钢铁企业和大机器生产,以及稍后20世纪初的T形汽车流水线,无不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冒着浓烟的钢铁背影和大片连绵的工业厂房,对于当时那些满怀羡慕的尚不发达地区来说,简直就是未来世界的标准版本实际上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高科技一词还常常是以雄伟的钢铁企业背景加上一个硕大电子轨道图案(后来证明这个模型是错误的理论)作为标志而我国开发区的最初提出和发展成形也是在那个十年里完成的。对于这些,前面我们刚刚使用过的开发区定义似乎也完全可以套用到这里:在这些地区范围内,通常由城市(可能不是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先进工业)。但是,时至今日,昔日吃香的工程师已经沦为旧式的蓝领技术工人;一些冒着浓烟的钢铁企业也被光电、生物或者新材料这样的新式行业远远抛到了后面。随着城市数倍的扩张,郊区成片厂房早已湮没在高大的建筑群之间内部空旷破败的景象一度与其他的区域形成强烈对比、遭人厌弃;曾经令人骄傲的配套铁路、公路和多层工人村也被改造得完全失去了原先的模样。时至今日,旧日辉煌的工业(开发)区,在城市化的背影里,大多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与此同时,在城市郊外一批批新的现代化厂房和漂亮高楼间夹着成片的绿化和宽阔的马路拔地而起,信心满满地迎候其未来早已注定的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