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編輯推薦:  
         
         
           
            谢利卡根教授从1995年开始在耶鲁大学开设《死亡:哲学》课程。2007年,耶鲁大学将其制作成公开课,在世界各地引起广大回响,并与哈佛大学的《公正》和《幸福课》并列为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课程的总点击量超过数亿次。
  顽童般的卡根教授,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教授,大师风采令人着迷。
  在本书中,卡根教授挑战一般人习以为常的观点,打破人们对死亡的幻想和恐惧,邀请我们系统而理性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真相。读者可以藉由探索死亡的本质来审视我们活着的日子,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活着是值得珍惜的事,思考如何度过人生这趟旅程。
           
         
      
      
      
      
      
         
          內容簡介: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为什么说永生是件坏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自杀是否可能合理和符合道德?
 我们终将死掉这个事实,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进而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价值,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生这趟旅程。
 叔本华对死亡哲学的阐述,对本书来说至为贴切: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媒体推荐:
 2014年出版的本书平装版本《死亡:耶鲁大学公开课》备受好评:
 国家图书馆推荐最新好书70本/社科类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2014百道好书榜新知类TOP100
 《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入围好书(新知)
 2014年黑天鹅年度图书评选十大最佳/年度最佳思辨图书
 《都市时报》2014年度全国十大好书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人文社科类
           
         
      
      
      
      
         
          關於作者:  
         
         
           
            谢利卡根(Shelly Kagan),他的名字还经常在网上被译成雪莱卡根,耶鲁大学哲学教授(Clark Professor of Philosophy)。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1995年到耶鲁大学任教之前,他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谢利卡根教授在耶鲁大学教授的课程《哲学:死亡》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也是网易公开课最早的人气课程。在公开课视频上,卡根教授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课桌上,坐在讲台上和一班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手舞足蹈,状如孩童,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称为大仙,因其缜密的逻辑性和感染力,备受追捧。
           
         
      
      
      
      
         
          目錄  : 
           
         
         
           
            第 一 章思考死亡
 第 二 章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第 三 章灵魂存在的论证
 第 四 章笛卡尔的论证
 第 五 章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第 六 章个人同一性
 第 七 章两种理论之间的选择
 第 八 章死亡的本质 
 第 九 章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 
 第 十 章死亡的坏处 
 第十一章永生 
 第十二章生命的价值
 第十三章死亡的其他特征
 第十四章面对死亡而活
 第十五章自杀
 第十六章结论:寄语
 致谢
 推荐阅读
           
         
      
      
      
      
         
          內容試閱  : 
           
         
         
           
            当我思考我想要什么的时候,不仅仅是想,有某个人存在于我人格发展的末尾。我想要那个人像我,又不仅仅是我。(更确切地说,当然,我想要那个人像现在的我,像这个人所处的特定阶段,但是我不会一直明确地增加这个条件。)不幸的是,在玛士撒拉的案例中,我最终的样子根本不像我。所以,那个例子也没有给我想要的,即使我的存在伴随着同一个发展的人格。 
 简而言之,当我思考我想要什么的时候,我想要的不仅仅是存活,不仅仅是带着同一个随着时间发展的人格存活下来。大致说来,我想要的是带着相似的人格存活下来。当然不必一项一项完全相同,但是必须足够接近,跟我现在的人格非常相似。如果给我这个结果,我就得到了存活中我认为重要的东西;不给我那个结果,我就没得到。当然,你可能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同。我只能请你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存活中什么对你才是重要的。但是,当我思考我想要什么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我说的那样。 
 事实上,’我想再进一步。一旦未来某个人,他有着和我非常相似的人格,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一切最重要的了。所以,我目前为止的阐释就会令人误解。我一直在说只是存活下来并不够好:你需要存活并加上额外更多的东西。但是严格说来,也许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额外更多的东西。一旦我得到它了,我就有了重要的一切,即使我没有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