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售價:NT$
454.0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NT$
347.0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03.0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NT$
332.0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內容簡介: |
郭冰庐*的《乡土陕北》是以陕北高原广阔地面为主要地缘研究对象,以生态环境、生存环境与人文环境互为参照系,结合陕北的人文地理特点,通过对陕北民间风俗文化的科学考察,挖掘中华原始文化、农业半农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长城融合文化以及近世革命文化在陕北高原上的历史积淀,阐释陕北文化品格形成之所由。选题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原始先民始,汉族和多个北方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或纷争或和平融入涵化而形成的陕北人及其陕北民性;二是陕北民间风俗文化的生长点及其在历史传统中不断充盈并保留其原始形态的时空因素;三是多民族融合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形成陕北民间风俗文化雄浑、悲壮、苍凉的风格和博大的吐纳气派;四是传统的民间文化与新生的革命文化相互认同构成了陕北人文精神主体,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挖掘、抢救、继承和弘扬的历史意义,也为当务之急,但*非权宜之计;五是原汁原味揭示了陕北以民间信仰为轴心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的社区凝聚力和亲和力,在新的社会转型期所能发挥的安定和谐作用。
|
關於作者: |
郭冰庐,陕西洛川县人,1935年10月30日生于陕西黄陵县。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六届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第三届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政协榆林市**届委员会委员,榆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会长,榆林学院教授,中文系原主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有多项成果。1992年赴北师大访学,师从钟敬文教授从事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近年来完成六项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发表在几十种理论刊物和专辑上,多次获学术奖。《陕北民间风俗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窑洞风俗文化》为项目成果之一,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作奖山花奖20042006,《乡土陕北》为项目成果之二。
|
目錄:
|
第一章 陕北融合文化
第一节 陕北人民族融合酿就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第二节 农业半农业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熔铸而成的陕北融合文化
第三节 民族融合的活化石陕北赛祀艺术龟兹扬把子
第二章 陕北民间文化共同体民神信仰田野报告
第一节 保宁堡文化共同体三官爷信仰及祀神踢鼓子秧歌
第二节 马坊牛王会文化共同体民神创造及牛王爷信仰祀神社事仪式
第三节 鱼河府城隍文化共同体城隍信仰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陕北生殖与节令文化
第一节 陕北红枣文化的生殖、生命象征意义
第二节 陕北驴文化趣说
第三节 陕北熬冬习俗的天文、农事科学文化解说
第四章 陕北民间艺术
第一节 立稷神以祭之的献场祭斗农事习俗
第二节 一代知县的生态情结丁锡奎《劝民种树俚语》的遗产意义
第三节 花儿与陕北方言和关中方言
第五章 陕北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研究
第一节 陕北地域性农村民俗资源田野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第二节 从名城榆林及四合院看建筑民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
第三节 榆林民间艺术产业化研究报告
第四节 传统窑洞古村落文化生态的保护意义
第五节 把破帽年年拈出陕北方言地名文字符号亟待规范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