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296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301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500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403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296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551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1760
|
| 內容簡介: |
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界已有多年的历史,学术基础丰厚。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展开研究,要求我们要有所反思与开辟,不仅要在史料的丰富、问题研究的深入上有所进步,还应该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有自觉而系统的反思,构建出中外文学交流史的基本框架。 中美文学交流史 的研究者主要对中美文学关系的基本概念、史料整理与分析、研究范型的确立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
中外文学关系史或交流史研究,就学科本质属性而言,属史学范畴,从比较文学研究传统内部分类和研究范式来看,归于 影响研究 ,所以重 事实 和 材料 的梳理。对中外文学关系史、交流史的整体开发,就是要在占有充分、完整材料基础上,对双向 交流 、 关系 、 史 的演变、沿革、发展作总体描述,从而揭示出可资今人借鉴、发展民族文学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因此它要求拥有可信的手思想素材,要求资料的整一性和真实性,掌握丰富的原典材料,永远是此种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是*需要研究者下工夫的所在。前辈学者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使用的方法永远没有过时。早在20世纪我国比较文学举步之时和复兴之初,我国前辈学者季羡林、钱锺书等就卓有识见地强调 清理 中外文学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它提到创立中国比较文学特色建设和拥有比较文学研究 话语权 的高度。
|
| 目錄:
|
总序
前言
章 萌芽期:晚清时代的文学交流与异国想象
节 初识中国文学
第二节 遥远的 异邦
第三节 中国诗歌在美国
第四节 早期美国作家笔下的 华人 形象
第五节 美国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章 过渡期:清末民初美国文学的译介
节 早期美国诗歌的译介及其影响
第二节 面貌模糊的美国小说
第三节 早期汉译美国小说的基本类型
第三章 转折期:文化互动与文学接受
节 爱默生、梭罗及其对儒家思想的接受
第二节 庚款留美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第三节 意象派与中国新诗
第四节 新文学作家对美国小说的接受
第五节 中国戏剧在美国的演出
第六节 留美学生的戏剧实践及其文化位置
第四章 成熟期:异国形象的重塑
节 《现代》杂志之 现代美国文学专号
第二节 赛珍珠的 中国世界
第三节 跨文化想象与林语堂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奥尼尔与中国戏剧
第五节 梅兰芳访美演出
第六节 现代主义与 九叶诗人
第七节 战时中国的生存图景与中美文学的互动
第五章 对峙期:批判中的选择与接受
节 片面引介的美国诗歌
第二节 美国小说的 政治 解读
第三节 年代的 内部读物
第四节 港台地区美国文学的传播
第六章 繁荣期(上):中美诗歌的互动交流
第七章 繁荣期(下):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
附录:中美文学交流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