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 編輯推薦: |   
          | 《千古一帝秦始皇 文景之治套装共3册》包括:《千古一帝秦始皇上册》、《千古一帝秦始皇下册》、《文景之治》共3册。《千古一帝秦始皇 文景之治套装共3册》不仅展现了秦始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开创者所创建的雄伟霸业,也对秦始皇其人功过是非进行了多方面的评述。《千古一帝秦始皇》媒体推荐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6年11月中国好书
 ★ 2016年8月 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百道网书新闻-推荐图书(2016-09-19~09-25)
 ★百道网书新闻频道文章推荐
 ★ 2016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历史类)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推荐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荐
 ★ 《天津日报》分享阅读栏目推荐(2016年8月15日)
 ★《中外书摘》2016年12月摘选《吕不韦之死》推荐
 ★《读书杂志》推荐
 《文景之治》媒体推荐
 ★ 2016年7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畅销书(社科类)
 ★ 2016年6月 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 2016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历史类)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30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荐书
 ★ 百道网书讯书摘书评,真诚推荐(2016年7月)《
 |  
         
          | 內容簡介: |   
          | 《千古一帝秦始皇 文景之治套装共3册》包括:《千古一帝秦始皇上册》、《千古一帝秦始皇下册》、《文景之治》共3册。《千古一帝秦始皇 文景之治套装共3册》是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之作《秦始皇》的新版本,既为新,自然融入了更多的新材料、新思路、新认识、新感想。《千古一帝秦始皇 文景之治套装共3册》对秦始皇的解读可以说是王立群先生个人学识与思想融汇的高峰,其谨慎周密的考证与大胆创新的推测、其行云流水的表述与旁征博引的阐释都会令读者叹为观止。 |  
         
          | 關於作者: |   
          |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学术主讲人。先后出版了读《史记》系列之《汉武大帝》《无冕女皇吕后》《大风歌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王立群读《宋史》系列之《宋太祖》《宋太宗》,《王立群智解成语1、2、3、4、5》。 |  
         
          | 目錄: |   
          | 《千古一帝秦始皇》目录: 引子/1
 一荆轲刺秦王/3
 两件重礼一出悲剧
 百密一疏前功尽弃
 荆轲死了还有来者
 一个荆轲众多评说
 二襄公立国
 看似弼马温其实很关键
 三个任性的天子把西周给整没了
 从卿士到诸侯抓住机遇是关键
 由余建言称霸西戎
 三穆公东扩
 五张羊皮换来两位王佐之才:百里奚与蹇叔
 三救晋难大打政治牌
 拉下一个扶上一个
 襄助晋文公全面合作
 不听老人言失败在眼前
 四孝公变法
 魏惠王看走眼有他后悔的时候
 魏国不用鞅自有用鞅处
 政治经济全改革富国强兵有一套
 自古变法多艰难商鞅为何能成功
 五合纵连横
 连横失败落魄受辱发愤读书重出江湖
 东方六国合纵成功苏秦佩带六国相印
 苏秦设局张仪入套
 苏秦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各个击破:破解统一战线的很好方法
 六昭襄王称霸
 昭襄王即位:朝中有人是关键
 自魏奔秦范雎死里逃生
 远交近攻确立统一大计
 七异人奇缘
 落魄王孙:看似无缘未必无分
 奇货可居长线投资
 抓七寸各个击破讲利益步步双赢
 人生四行缺一不行
 八生父之谜
 难道异人喜当爹
 异人真是秦始皇的亲爹
 吕政赵政到底谁说得对
 《史记》记载有没有被篡改
 九赵姬之乱
 赵姬吕不韦再续前缘
 找替身金蝉脱壳是上上策
 缪毒弄权赵政果决灭族
 茅焦冒死劝谏秦王迎回生母
 十吕不韦之死/109
 一封信,一道令:吕不韦自杀
 明因与暗因
 君权与相权
 后果与影响
 十一李斯为政
 李斯的老鼠哲学
 一场间谍案引发的驱逐门
 一封上书改变命运
 一位天才的毁灭
 十=通天大计
 先打谁不单是顺序问题还有立场
 能用钱摆平的就不要用兵
 谁该为韩非之死负责
 十三韩氏初兴
 实力毁了规则:晋国的丧钟响了
 任性再毁规则:种下内乱的种子
 战争造就新贵亡晋势力崛起
 十四三家分晋
 欲壑难填:作死
 明明可以靠实力拼的偏偏是智慧
 十五韩国之亡
 教国君如何玩阴的:改革走错了路
 强国环伺韩国如同待宰羔羊
 朝秦暮楚弱国无外交
 十六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造就辉煌赵武灵王不一般
 宠爱女人废长立幼赵武灵王一般般
 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十七秦赵之争
 完璧归赵:外交斡旋有能人
 渑池之会:不仅仅靠外交,还有军事
 阏与之战:打仗作战有能人
 将相和:团队精神很重要
 十八长平之战
 天上掉下的馅饼能吃吗
 反间计易将:庸主误国
 一个心存幻想,一个纸上谈兵:君臣皆误
 十九邯郸之战
 战争是个集体活缺一不可
 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了目的,还得有手段
 毛遂自荐胸有成竹
 抱团取暖:弱国群殴强敌
 虞卿力排众议:洞悉利害
 反败为胜回光返照
 二十赵国之亡
 自毁长城焉能不亡
 有才不用天地不容
 黑白颠倒天不佑助
 主次不分秦国坐收渔利
 国土都不要了死路一条
 二十一水灌大梁
 吴起奔楚痛失全才
 商鞅不见用,范雎险丧命:亡国之始
 孙膑逃齐一落千丈
 信陵君遭嫉:魏国玩儿完了
 二十二秦灭燕国
 祸起刺秦
 燕王哙玩儿禅让:玩儿砸了
 燕齐相争秦国得利
 鼠目寸光疲赵自弱
 二十三楚国之亡
 王翦大搞心理战
 改革虎头蛇尾
 鱼烂土崩的无奈
 瞎子领路
 二十四不战而降
 不抵抗就当亡国奴
 方向决定前途
 一个女人的治国之道
 方向选择是大智慧
 二十五股肱之臣
 王翦父子、蒙氏父子:上阵父子兵
 尉缭、吕不韦、李斯:人才济济
 错误面前不逃避,责任面前敢担当:王者风范
 虚心纳谏,宽厚待臣:王者胸怀
 二十六六世余烈
 七位英主:老子英雄儿好汉
 人才、人才、人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太多的偶然就是必然
 二十七集权皇帝
 始皇帝
 奉天承运皇帝
 郡县制:集权、集权、集权
 二十八统一制度
 书同文
 统一货币
 一法度车同轨
 二十九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防御第一
 哭倒长城骂倒秦
 贡献与罪过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
 三十生死茫茫
 海市蜃楼的仙界诱惑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
 求长生,修陵墓:两手都要抓
 三十一焚书坑儒
 秦始皇的一把火
 秦始皇的一个坑
 焚诗书焚不尽思想坑术士坑不完怨恨
 事与愿违
 三十二秦始皇之死
 灾异连连吓死朕了
 预言成真始皇驾崩
 秦始皇是怎么谢幕的
 三十三秘不发丧
 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
 秘不发表:稳定压倒一切
 未立太子权力有真空
 逃避立储迷恋求仙
 三十四沙丘政变
 诏书变遗诏千古遗恨
 赵高生贼心:政治漏洞是诱因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
 三十五李斯变节
 李斯败阵:又缘利害
 李斯变节:趋利避害
 到底该谁负责:人性不能考验
 三十六二世诈立
 扶苏自杀:信息不对称
 蒙恬被囚,胡亥即位:政治制度的胜利
 蒙氏兄弟被杀:野心是一把屠刀
 得益者受害者可悲可叹
 三十七巩固帝位
 装样子壮胆子做贼心虚
 杀手足除旧臣白色恐怖
 历史偶然与必然的偶然联手
 三十八李斯之死
 赵高挖坑,李斯中招:阴谋家赢了
 胡亥发飙,赵高暗算,李斯夷灭三族:内斗开始
 流血的仕途
 大秦帝国命悬一线
 三十九指鹿为马
 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一命呜呼:内斗升级
 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定先让其疯狂:秦二世的死期近了
 陈涉起兵,二世被杀:应对乏术
 四十赵高之死
 子婴是谁
 耍阴谋玩手段赵高被夷灭三族
 赵高是个坏人
 四十一子婴亡国
 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寻欢作乐
 赵高作威,章邯投降:帝国完了
 子婴补天乏力:历史没有给他机会
 子婴被杀大秦帝国灰飞烟灭
 四十二皇陵之谜
 时间与人力都是问题
 神秘地宫秘在何处
 秦陵缘何太豪奢
 四十三盗陵毁陵之谜
 盗墓嫌疑人之一:项羽
 盗墓嫌疑人之二:天下盗贼
 盗墓嫌疑人之三:无名氏
 毁陵者谁牧童躺枪
 幽幽地官未见光
 四十四汉儒评秦
 洛阳才子纵论秦亡之因
 评秦皇入骨七分深
 全面否定服务现实
 四十五唐人论秦
 反面教材秦始皇
 骄奢罪证阿房宫
 郡县制再获评骘
 四十六千古一帝
 焚书坑儒:两千年公案渐趋真实
 郡县制分封制又起争议
 掀翻一个世界自是千古一帝
 绝对的暴君:民间的声音
 四十七难说再见
 统一是很大的贡献
 很大的敌人是自己
 帝国覆灭原因几何
 尾声
 秦皇吟(代后记)
 
 《文景之治》
 |  
         
          | 內容試閱: |   
          | 异人奇缘 秦昭襄王在位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长子没能熬到继位的那天就与世长辞了。昭襄王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继位,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作为次子的安国君竟然意外地当上国君,可谓人生奇缘。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排在中间,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庶出的异人是没有可能当上太子的,然而当时在邯郸做质子且不被看重的异人,最终既意外又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子,这一切都与一个精明的商人密切相关。这个商人凭借着家累千金的经济基础、精明的商业投机头脑,在贩贱卖贵的商业环境中,瞄准了目标,以商业的操作方式,对异人进行了全面的包装、宣传与公关,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异人人生的重要转型。这个商人是谁?
 他是如何把异人推上了太子宝座的?
 落魄王孙:看似无缘未必无分
 异人是怎么当上秦王的呢? 可用四个字形容:苦心经营。说苦心经营,主要是因为异人根本没有资格、没有条件成为太子。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异人也没有成为太子的奢望,他只不过是秦国派往赵国的一个无足轻重的质子,一个落魄的王孙。
 异人没有条件成为太子,缘于这样几个因素:
 第
 一,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时,他的祖父秦昭襄王还健在,父亲安国君还是太子,他是王孙,不是公子,这中间隔了一层,他的祖父是不会想起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孙子的。第二,安国君妻妾一大堆,儿女成群,光儿子就有二十多个,异人刚好处在中间,不是长子,不具备立为太子的条件。第三,异人的母亲夏姬很不得宠,经年都见不上安国君一面,异人不但是庶出的孙子,还是不受器重的儿子,在他祖父秦昭襄王、他父亲安国君心中,就好像根本没有这个人存在一样。也正因为地位无足轻重,他才具备了光荣入选作为质子进驻赵国邯郸城的资格。所以,作为落魄在异国他乡的邯郸城内的异人,自然不敢奢望成为王位的继承人。
 战国时期,有一个习惯,就是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常常互派公子为人质,简称质子。质子制度在秦国也是一个惯例。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人人都要为国立功,国君的儿子(公子)也不能例外。当然,国君的儿子立功不一定非要上战场,他们可以到另一国去做人质,这是公子为国服务的一种方式。表面上看,各国在结盟时,推心置腹,互派质子,质子的地位非常尊荣。其实,质子就是人质,国与国之间一旦翻脸,质子是首先遭殃的,是泄愤的首选对象。何况在那个时代,诸侯国之间说翻脸就翻脸,今天歃血为盟、明天就兵临城下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虽然在有些国家做质子并不坏,而且有时甚至是太子做质子,特别是强国为了表示怀柔而派在弱国的质子,弱国臣民都要奉迎他、巴结他,全国上下也都怀着近乎感恩的心情将其视为上宾;但异人作为强秦的质子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这是因为赵国一向是合纵之约的约长,再加上秦国不停顿地东进,力图并吞六国,秦赵之间的战事经常爆发,所以异人时时刻刻都是在刀架在脖子上的环境中生存,两国稍有风吹草动,首先祭刀的自然是质子,何况秦国根本就没有放弃东进统一步伐的打算,这也恰好说明异人在秦国王室中地位是如何不值一提。秦国人都不在意质子,赵国对质子异人就更不客气了。本来,各国国君对派在异国或他国派在本国的质子,或者为了要面子,或者为了表示内心的歉疚,在经济上都尽量供应。然而,生活在邯郸的异人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他在赵国的生活非常窘迫困顿(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史记吕不韦列传》),上轻下慢的事情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异人就是这样的一个落魄王孙,在秦国无足轻重,在赵国邯郸更没有受到礼遇(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史记吕不韦列传》)。所以,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公子异人基本上无缘太子之位。
 不过,缘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外部条件的集合,一旦加入某个新元素,无缘可成奇缘,无缘未必无分。如果说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意外地继承王位是他人生中的第 一个奇缘,那么此时他正遭遇人生的第二个奇缘。
 奇货可居 长线投资
 在异人的第二次人生转变中,有个精明的商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商人凭借着家累千金的经济基础、精明的商业投机头脑,在贩贱卖贵的商业环境中,选准了目标,以商业的操作方式,完成了异人人生的重要转型。
 这个商人就是阳翟(d,敌。阳翟在今河南禹州一带)人吕不韦。
 吕不韦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按说,他已是财经巨子,可以笑傲江湖了。但金钱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账户上的数字,吕不韦有更大的欲望。他的这一欲望,可以《战国策》中记载的他与父亲之间的一番对话为证: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 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秦策五》)
 吕不韦问了三件事:一是耕田,二是经商,三是从政。耕田之利最薄,只有十倍;经商之利次之,可达百倍;立主定国之利比较大,无数倍。当然,一项比一项困难,但利润一项比一项更具有诱惑力。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追求的欲望使这位财经巨子不满足于仅仅在商界贩贱卖贵了,他要把这套商业规则在政界运营。于是他以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盯上了奇货可居的质子异人。
 异人是秦国公子,这具备了日后成为秦王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进入了赌博天下、投资政治的大商人的视野。腰缠万贯的吕不韦虽然从商,却与各国政界要人有密切的关系,对政界的操作规则更是熟稔,而且,他相信自己有翻云覆雨、点石成金的能力,自信凭自己精明的商业头脑,能够重新包装一个准秦王。
 隔行如隔山,经商与从政能够兼容吗?
 经商要讲究投入与产出、付出与回报,这与政治非常接近。在商界与政界的相互转换中,《史记》记载了两个非常典型的范例:一个是范蠡,一个是吕不韦。范蠡是政治家经商,
 吕不韦是商人从政。
 人们不禁会问:一个政治家下海经商能够成功吗?
 能! 因为政治家经商有其独到的资源,但是,能否最终成功,还有其他诸多因素。范蠡
 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反过来,一位出色的商人能够从政吗?
 也能! 因为经商与从政看起来虽然毫不相干,其实,二者做到高超之时是完全相通的。
 任何一个执政大党都经历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在至关重要的发展过程中靠什么?
 靠三条:战略、人才与管理。同理,一个小公司,从最初的几十个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成为一个巨无霸的跨国公司,靠的是什么?
 也是三条:战略、人才与管理。因此,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能够经商,也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反之,一位优秀的商人也一定能够从政,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不但从政与经商可以相通,世界上任何职业只要做到高超,都能够相通。这是一条铁律!
 但是,这是就大的方面而言,个体差异的因素尚未计入其中。
 所以,作为一位优秀商人的吕不韦,要上岸从政,与作为一位优秀政治家的范蠡下海经商,看起来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只要优秀,无论上岸从政还是下海经商,都能够获得成功。
 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他凭什么独独挑中穷困潦倒的异人呢? 异人能否就此改变人生走向、点石成金呢?
 这就要看吕不韦的经商策略了,他之所以发家,完全是依靠贱买贵卖,依靠囤积居奇,在吕不韦锐利的商人眼中,异人是一支具有巨大升值空间的潜力股。所以,他称异人是奇货可居。所谓奇货可居,就是说异人是一种稀缺资源,应当预先收购,等待升值。那么,异人真如他的名字一样,有什么奇异之处吗?
 吕不韦打定了弃商从政的主意后,立刻去拜见异人。异人此时在赵国生活得正非常郁闷,连乘车都很困难,经济拮据,听说有一位大商人要来拜访自己,便立刻接见了。看来,异人潦倒并不颓废,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吕不韦见到异人之后,劈头第 一句话就说:我能够光大你的门庭(吾能大子之门。《史记吕不韦列传》)。
 异人听了,淡淡地说: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再说光大我的门庭吧(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史记吕不韦列传》)!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异人尽管潦倒,却不卑怯。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你吕不韦不过有几个臭钱,怎么就敢吹破牛皮?
 本公子门庭再落魄也是王室子弟,是你能光大的吗?
 吕不韦听了异人的话,不急不恼、不紧不慢地说了第二句话:你不知道,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会光大(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史记吕不韦列传》)。这个吕不韦也不得了,竟敢把自己的生死和王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虽然落魄却并不颓废的公子,一个是雄心勃勃又非常现实的富商。这样两个男人一相遇,怎么能不做出点改天换地、气吞山河的大事业呢!
 异人闻此一言,立即发现吕不韦非同寻常。一句为之奈何,您认为该怎么办呢? 放下架子,向智者问计。这公子果然虚怀若谷,有王者气派。
 于是,吕不韦向异人精辟地分析了秦国国君与王储的现状:
 一是安国君继位在即。秦昭襄王已经年迈了,安国君作为太子,很快就会即位。
 二是华阳夫人是个关键人物。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无子。华阳夫人虽然无子,但是她却拥有确立太子的能力!
 三是异人比不过自己的兄弟。异人有二十多个兄弟,异人不是长子,又长期在外做质子,如果秦昭襄王仙逝,安国君继位为秦王,异人肯定比不过天天在安国君面前的那些兄弟。
 四是异人本人无经济实力包装自己。异人客游他乡,毫无经济能力,因此无法结交达官贵人,更无从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推崇。也就是说,在上流社会,没有经济实力进行自我包装,就拉不到足够的政治选票。
 吕不韦一席话,让异人彻底折服了。而当吕不韦分析完秦国国内的形势,竟然声称要包装他为嫡嗣(正妻之长子,此指当作正妻之养子)时,异人发现吕不韦是一个出色的营销策划人,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于是他坚定地对吕不韦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分秦国与君共之就是共享天下。能够说出共享天下这种话的人,在整个秦汉史中只有两个:一个是异人,一个是后来的刘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