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起,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积累工作,已陆续进行。
 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
 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
           | 
         
       
      
      
      
      
         
          | 內容簡介: |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 
 
           | 
         
       
      
      
      
         
          | 關於作者: | 
         
         
          |  
            金宜久,男,汉族,祖籍安徽寿县,1933年出生于上海市。195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60年调入东方哲学教研室任教师,后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旁听阿拉伯语。1961年获大学毕业文凭。1964年5月,转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简称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伊斯兰教研究。1965年秋赴埃及开罗进修阿拉伯语,1967年初奉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1978年恢复业务活动后,任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退休。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2007年底,参加国家清史工程的典志组工作。
           | 
         
       
      
      
      
         
          | 目錄: 
           | 
         
         
           
            第一章 导言马注与《清真指南》
 一 马注学术活动的时代背景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注之前的发展
 三 马注活跃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四 马注的生平和学术活动
 五 马注的《清真指南》
 第二章 马注与伊斯兰苏非主义
 一 马注时代苏非主义的发展
 二 真光
 三 宝藏
 四 客旅
 五 栈道
 六 功修
 七 神智
 第三章 马注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16世纪以来的穆斯林学人
 二 无极太极
 三 三纲五常
 四 修齐治平
 五 格物致知
 六 典籍典故
 七 中医中药
 八 评儒释道
 九 后人评议马注
 第四章 本体论
 一 真一
 二 原有
 三 本然
 四 保养
 五 体-用
 六 隐-显
 七 代理
 第五章 宇宙论(上)
 一 余光说
 二 无极说
 三 大命说
 四 仙笔说
 五 余光与无极-大命-仙笔
 第六章 宇宙论(下)
 一 造化
 二 先天后天
 三 宇宙万有
 四 世界
 五 四行
 第七章 认识论
 一 认主
 二 体认-教道-认己
 三 形认理认
 四 返照
 五 经权
 六 语词概念
 第八章 命性观
 一 命
 二 性
 三 命-性
 四 心
 五 复命
 第九章 天道观
 一 教派归属
 二 真赐
 三 天命
 四 戒律
 五 前定
 六 至圣
 七 谟民
 第十章 人道观
 一 持身之道
 二 施济
 三 寻学
 四 尊师重道
 五 教育
 六 从教人员
 结束语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