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NT$
305.0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NT$
653.0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NT$
571.0
|
內容簡介: |
《上海市肥胖超重小学生运动健康促进效果评价》是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成果,试图探索出一套适合“肥胖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身、心、教三维一体的综合干预模式,找到运动条件下适合肥胖超重小学生的干预策略,为青少年肥胖的遏制、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小学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为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
關於作者: |
杨剑:197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国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著有《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专著)、《大学生心理健康》(编著)等6部著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第二章 肥胖发生机制
第一节 肥胖发生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肥胖发生的神经与内分泌机制
第三节 肥胖发生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肥胖发生的心理机制
第三章 肥胖超重小学生健康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小学生肥胖的筛查
第二节 小学生肥胖的预防和干预
第三节 运动干预对肥胖小学生的影响
第四节 小学生健康认知研究现状
第四章 肥胖超重小学生健康认知问卷的研制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被试和工具
第三节 研究程序及数据处理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短期干预肥胖超重小学生健康相关指标效果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干预小学生总体肥胖率的效果
第三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干预影响肥胖小学生体格的效果
第四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干预影响肥胖小学生体成分的效果
第五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干预影响肥胖小学生体质的效果
第六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对肥胖小学生血脂的干预效果
第七节 运动为主的综合方式对肥胖小学生健康认知的干预效果
第六章 运动为主的学校综合长期干预对肥胖小学生健康相关指标效果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肥胖/超重与正常小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第三节 运动为主综合长期干预影响肥胖/超重小学生自我意识的效果
第四节 运动为主综合长期干预影响肥胖/超重小学生身体形态的效果
第七章 家庭综合干预对肥胖超重小学生体质、体力活动和饮食习惯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家庭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家庭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营养习惯的影响
第八章 运动为主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健康相关指标促进效果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运动为主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身体成分和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为主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短期综合干预对肥胖小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第九章 肥胖小学生日常体育活动与其体质健康关系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肥胖小学生步数与体质
第三节 肥胖小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身体形态
第十章 肥胖小学生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调研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肥胖小学生活动步数、身高、体重、BMI分析
第十一章 基于阶段变化模型理论的肥胖超重小学生锻炼行为转变过程的心理因素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节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小学生阶段变化量表修订与检验
第四节 影响肥胖/超重小学生锻炼阶段转变的心理因素
第十二章 基于阶段变化理论模型理论指导的运动干预对肥胖小学生相关健康指标促进效果的研究
第一节 跨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第十三章 总结
附录A 个体实际情况问答
附录B 家长知情同意书
附录C 学生健康认知问卷
附录D 锻炼态度量表
附录E 身体自尊量表(PSPP)
附录F 锻炼诱导情绪问卷(EFI)
附录G 同学关系量表
附录H 中小学生阶段变化量表(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