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367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 內容簡介: |   
          | 《社会建设与法治发展年度观察报告》立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法治中国"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和构筑法治的社会根基为落脚点,从公共领域、民间组织、公民性品格、法治动力四个方面,对我国每年的社会建设与法治发展状况、特征、问题与趋势进行理论观察、实证分析与学术研究,从而为推进新时期法治建设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持。 
 |  
         
          | 關於作者: |   
          | 马长山,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马金芳,女,1979年生,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法哲学与法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政法论坛》、《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等。
 陆宇峰,男,1983年生,法学博士、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政法论坛》、《清华法学》、《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上海哲社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王涛,男,1983年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马长山,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马金芳,女,1979年生,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法哲学与法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政法论坛》、《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等。
 陆宇峰,男,1983年生,法学博士、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政法论坛》、《清华法学》、《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上海哲社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王涛,男,1983年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
 张文龙,男,1983年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清华法治论衡》、《学术交流》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  
         
          | 目錄: |   
          | 导论从国家构建走向共建共享 一、中国法治秩序的国家构建主义倾向
 二、国家构建主义法治的当下问题
 三、探索双向构建、平衡治理的法治秩序之路
 四、本书的关注视域与问题发现
 第一部分社会建设与法治发展年度观察报告2014
 第一章面向转折的道路选择:交锋、摇摆与合作
 引言
 第一节放权、监管与扶持中的制度性尴尬
 第二节壹基金与嫣然基金风波暴露组织缺陷与制度困境
 第三节集体行动中的诉求表达机制亟须规制
 第四节双向立法运动中的互动、冲突与管制
 结语:道路选择中的困境、张力与希望
 第二章面向法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策略重构型
 网络舆论
 引言
 第一节余杭联合通报事件与加速改革的呼声
 第二节取消律师年检与扩大改革的诉求
 第三节郭美美报道风波与法治议题的重置
 第四节死磕律师之争与法治理念的更新
 结论
 第三章公民的成长与国家治理转型
 引言
 第一节户籍改革与治理转型中的市民化模式
 第二节衡阳贿选与制度夹缝中的选举意识
 第二部分社会建设与法治发展年度观察报告2015
 第一章政府、社会与市场的新一轮博弈:立法框架
 与政策选择
 引言
 第一节立法领域的局部突破与艰难跋涉
 第二节政社关系领域的一波三折与阶段性徘徊
 第三节社会组织领域的党组织覆盖与空间拓展
 结语
 第二章稳健务实型网络法律舆论的兴起
 引言
 第一节专车合法化:违法者的改革诉求
 第二节淘宝大战工商总局:售假者的维权主张
 第三节税收法定之争:法治捍卫者的妥协
 第四节围剿《穹顶之下》:环保英雄的溃败
 第五节结论与反思
 第三章公民与司法:权利保障与有效参与
 引言
 第一节陈传钧案与疑罪从无的法治原则
 第二节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公民的司法参与
 第四章邻避时代的城市社区治理:制度问题与
 法理反思
 第一节邻避运动兴起与城市社区治理:20142015年
 的变化
 第二节重新发现社区:邻避如何促成社区行动
 第三节中国式邻避困局:政府、企业与社区的关系
 第四节社区邻避治理的制度问题:法律的作用与限度
 第五节解决之道:社区邻避治理的法律供给侧对策
 结语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