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NT$
403.0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NT$
857.0
|
內容簡介: |
传统中国民事法律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契约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献史料。传统民间社会,田宅、奴婢、畜产以及其他财产的买卖,都需要以契约的方式来相互约定促成交易。刘高勇所*的《清代买卖契约研究--基于法制史角度的解读》以清代的买卖契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法制史的视角出发,将其置于国家成文法、司法实践、民间习惯的多重视角,对清代的买卖契约进行全面的分析。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十一章。导论和前两章梳理了中国古代买卖契约的历史源流,以及国家法下契约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第三章至第七章关于田宅买卖契约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也是该书的重点,细致分析了田宅买卖启动前的相关程序、契约的格式与内容、契约订立后出现的纠纷,并就“一田两主”“典”的性质进行了一些新的解释。第八、九、十章分别就奴婢、畜产及其他财产的买卖契约和行为进行了阐释。
|
關於作者: |
刘高勇,1975年生,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事法律史、民法学。已在《比较法研究》《云南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理论月刊》《湖北社会科学》《西部法学评论》《亚洲研究》(韩国)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五项。
|
目錄:
|
导论
**章清代买卖契约概述
**节中国古代买卖契约的历史
第二节清代买卖契约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清代买卖契约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清代田宅买卖契约的国家规制
**节国家法对买卖契约主客体的法律限制
第二节对买卖契约的书面规范
第三节契税制度对买卖契约的影响
第四节税粮过割与买卖契约的法律规范
第五节官牙:国家对民间买卖契约干预的途径
第三章田宅买卖的启动
**节田宅买卖契约订立的主体资格
第二节“草约”与田宅买卖契约的发起
第三节田宅买卖中的先买权
第四节契约订立中的第三方群体:功能及其意义
第四章订立的田宅买卖契约:格式与内容
**节形式变异与内容自治
第二节并不清晰的“四至”:“形式主义”及其功能
第三节契约内容的片面性:功能要求下的“合谋”
第四节“无重复典挂”的含义:兼论存在权利负担的买卖契约
第五章契约订立之后:不易完成的交易
**节标的的交付与契约的效力确定
第二节“画字银”:看似不合理的“理性”存在
第三节契税:影响民间立契方式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税粮过割程序对民间买卖契约的影响
第五节难了的“纠缠”:田宅买卖后的找价和回赎
第六章“另类”的交易:“一田两主”下的“田皮”买卖契约
**节“一田两主”的内涵
第二节官方对“田皮”的立场与清代“田皮”的流行
第三节“田皮”买卖契约的特点
第七章清代田宅“活卖”契约的性质:与典的比较
**节典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典非活卖”:差异性分析
第八章清代奴婢和子女买卖契约
**节奴婢买卖契约的源流概述
第二节奴婢买卖契约概念的“定型化”
第三节奴婢买卖契约的形式特点:重在担保
第四节“凸显”的母亲:以子女为标的的买卖契约的主体特点
第九章清代的畜产买卖契约
**节国家成文法对蓄产买卖契约的形式要求
第二节民间畜产买卖契约的程序和一般内容
第十章清代的其他财产买卖契约
**节国家法对买卖标的的种类限制
第二节民间的契约实践
第十一章余论:变化尚未真正发生——清末修律背景下的买卖契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