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售價:NT$
1010

《
大浪淘沙:从五代到十国 王宏杰五代史三部曲系列 一部生动而富有深度的乱世长卷 一幅反映人性的丰富画卷
》
售價:NT$
490

《
第八个侦探
》
售價:NT$
305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NT$
281

《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售價:NT$
857

《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售價:NT$
301

《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售價:NT$
500

《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售價:NT$
281
|
| 編輯推薦: |
丛书推荐:
2016年特邀同济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副教授李渊等一批空间行为学界的新锐学者,共同精心打造旅游行为研究丛书(投稿方式:扫二维码或发件至547021565@qq.com)。2017年1月《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面市,为丛书分册之一;2017年,将延续此书风格,完成GIS、RS(遥感),即3S技术在空间研究方向的专著出版。
李渊博士作为中国高校GIS新锐,主动承担起为新人解惑及学术交叉融合桥梁的责任,希望通过旅游行为研究,与国内外城市规划同仁及跨界学者一起努力,探索人类适宜生存环境智慧旅游景区、智慧社区,乃至智慧城市的发展。
专著一 《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融合GPS GIS技术,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景区建设推动的专著,涉及手机信令数据、微博数据、GPS数据在旅游者空间行为中的应用。
专著二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
| 內容簡介: |
《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以鼓浪屿为例介绍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是以GPS轨迹和配套问卷为研究数据源,以旅游者空间行为可视化分析、模型分析、仿真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景区的提升、优化为目标,以鼓浪屿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上的探索。全书共分为五篇,*篇介绍研究基础,包括相关概念和鼓浪屿案例的介绍;第二篇从行为特征、行为精度、行为冲突3个方面介绍行为可视化分析;第三篇从空间句法、社会网络模型、聚类分析、Logit模型4个方面介绍行为模型分析;第四篇从典型路径、人流分布两个方面介绍行为仿真分析;第五篇扩展介绍微博数据行为分析和手机信令数据行为分析,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鼓浪屿旅游空间行为分析可行性。
本书内容丰富,研究规范,结论科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作为城乡规划、旅游地理、空间行为分析等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
| 關於作者: |
李渊,中国高校GIS新锐,博士,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旅游发展及土地开发咨询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工作。20102011年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城市规划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132016年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开展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委员会委员,为中国旅游行为研究学术联盟共同创始人。
教育背景:
2001年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荷兰ITC联合培养城市规划方向双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GIS博士学位
荣获奖项:
ISPRS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高校GIS新锐奖
中国旅游年会优秀论文奖
|
| 目錄:
|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本书内容框架
Part 1 基础研究
第1章 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
第2章 鼓浪屿案例介绍
Part 2 可视化分析
第3章 基于GPS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可视化分析
3.1 文献综述:GPS记录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
3.2 GPS结合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3.3 鼓浪屿问卷基本特征分析
3.4 GPS的基本可视化分析
第4章 基于GPS与回忆日志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精度可视化分析
第5章 基于GPS与意向地图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冲突可视化分析
Part 3 模型分析
第6章 基于GPS与空间句法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匹配分析
第7章 基于GPS与社会网络模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关系分析
7.1 文献综述:社会网络模型表达行为选择的网络结构特征
7.2 社会网络模型评价指标
7.3 扩展应用:基于中心度的景区开发分析
7.4 扩展应用:基于中心度的旅游线路设计
第8章 基于GPS与聚类算法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第9章 基于GPS与Logit模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机理分析
Part 4 仿真分析
第10章 基于GPS与典型路径的旅游者空间行为评估仿真
第11章 基于GPS与情景规划的旅游者空间行为调控仿真
Part 5大数据背景
第12章 基于微博数据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比对分析
第13章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比对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內容試閱:
|
序 一
本书从数据出发,分析和探讨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包括人流路径、内部活动分布特征,并在技术层面,运用空间句法、社会网络模型、行为仿真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鼓浪屿的空间结构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为空间行为与城市环境这一交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王 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实验室主任
序 二 吴承照 《游客行为研究景区规划与管理的科学基础》
无论是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游憩与旅游是其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李渊博士后利用自身GIS专业的技术优势,运用GPS、微博、手机信令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鼓浪屿景区游客行为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研究成果系统性比较强,开拓性、创新性比较明显。很高兴,利用写序机会,先睹为快,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欣然写序。
吴承照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博导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旅游学刊》学术委员会委员
前 言
相比于区域和城市尺度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更具微观性、局部性和细致性,在研究意义上也具有特殊性。着眼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研究成为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学科的共同关注点,而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向存量转型、国内外旅游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旅游者消费精细化的需求逐步提高,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以鼓浪屿为例》(GPS-based Spatial Behavior Analysis of Intra-attraction Tourists: A Case of Gulangyu)一书是在大数据及个人GPS时空轨迹日渐普遍的背景下,以鼓浪屿为例介绍基于GPS的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分析,是以GPS轨迹和配套问卷为研究数据源,以旅游者空间行为可视化分析、模型分析、仿真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景区的提升、优化为目标,以鼓浪屿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上的探索。
著 者
2016年10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