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 內容簡介: |   
          | 《风花雪月 乡愁大理:在京白族及大理乡亲庆祝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文选》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年的思乡情、从别以后、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乡思三月、记忆中的大理、淡淡乡愁深深思念、三道沟周边往事、我目睹的下关人民街60年变迁、绝版的乡愁、我和洱海的蓝色生死恋、冰我的童年等。 |  
         
          | 目錄: |   
          | 散文篇 苍洱英华
 张公耀曾生平及家世
 答近代史研究所信底稿/梁漱溟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理论家
 张伯简/王锋
 缅怀首任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烈士/杨雄飞
 民族精神代代传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并缅怀施滉同志/刘亚坪
 我的父亲周保中在北伐战争中/周伟
 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寸丽香
 白族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赵琴仙/李雪巧
 创造生命奇迹的送子观音
 怀念杰出的白族女科学家张丽珠教授/马抒雅
 怀念白族语文研究的奠基者
 徐琳老师/王锋
 乡情乡思
 美丽的乡悠闲的愁/卜维美、
 鹤阳琐记/陈勇
 清明/杜海清
 我的奶奶/段雪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韩敏
 挂在树上的风/洪学佳
 爰得我所/李蕾
 走出大理?/李煊
 清波云梦一米阳光/刘智晗
 二十年的思乡情/罗庆东
 从别以后/马抒雅
 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马抒雅
 乡思三月/王士娥
 记忆中的大理/王永梅
 淡淡乡愁深深思念/吴银娇
 三道沟周边往事/熊郁灿
 我目睹的下关人民街60年变迁/杨聪
 绝版的乡愁/杨飞龙
 我和洱海的蓝色生死恋/杨飞龙
 冰我的童年/杨加方
 脉脉乡情满浪穹
 最浓家乡情/杨雄飞
 诗歌篇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风花雪月 乡愁大理:在京白族及大理乡亲庆祝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文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无限怀念白族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党员张伯简同志。
 张伯简,小名庚喜,别名稚青、红鸿或洪鸿。1898年生于云南省剑川县金华镇桥头街。父亲张鹤裳学识渊博,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任教于剑川高等小学堂。在性情耿直严厉的父亲的教导下,张伯简受到了严格的旧学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理省立第二中学。读中学期间,他就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尚的理想。虽然大理地处偏远的滇西,但救亡图存的革命火种却时时激荡着他年轻的心。
 中学毕业后,张伯简目睹国家满目疮痍,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又出现了封建军阀割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任何变化,全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禁忧心忡忡,苦苦思考着救国的道理。当时他想到四川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但因故未能成行。1918年,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离开剑川,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最初张伯简在广州的驻粤滇军中担任文职工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风暴席卷全国,张伯简也积极投身其中,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但在热情参与的同时,张伯简的头脑仍然十分冷静。他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道路等问题都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思考。1920年,受当时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张伯简认为勤工俭学是应世界潮流而产生,是一种最光明显著的社会运动。因此,在他得到一个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时,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广州的工作,远渡重洋,到西方寻求救国之路。
 在巴黎,张伯简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同时也在不断地观察和思考。通过和欧洲无产阶级的接触,他逐渐接近了马克思主义。加上一大批国内的同志也都在巴黎勤工俭学,其中包括周恩来、赵世炎、李立三、王若飞等,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使张伯简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二月巴黎二二八运动前后,赵世炎等同志成立了以互助、劳动、改革社会为宗旨的劳动学会(后来发展成勤工俭学学会),张伯简、王若飞等人也积极响应,并加入了学会。在不断的观察和研究世界形势和国际政治的基础上,张伯简积极追求真理,努力提高自己的无产阶级觉悟,最终成为了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同时也和旅欧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周恩来、赵世炎以及来自共产国际的同志都取得了联系。1922年,中国共产党旅德支部建立,根据共产国际的相关规定,他也相应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支部的组织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