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曲未终人已远:梅兰芳家族

書城自編碼: 295388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家族研究/谱系
作者: 李仲明 谭秀英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24175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4/2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雪的练习生
《 雪的练习生 》

售價:NT$ 347.0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24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
+

NT$ 331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編輯推薦:
致敬大师,新增传承精要;潜心修订,史事严谨铺陈。梅兰芳家族*经典著作,多次再版。
本书介绍中国京剧的翘楚梅兰芳家族,叙述梅氏家族的京剧渊源,包括观众、演员、剧本、剧团、剧场,以及市井风情,社会变迁,书中有详尽的史料追踪考证、后人与学者的访谈纪录,并附有多帧梅氏家族珍贵的纪录照片,足称了解梅兰芳家族和他的时代*完整的书。
《更优秀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內容簡介:
每个时代自有其说故事的方式,而梅家的故事特别动听。因为台上虽常丝竹悠扬、水袖飘荡,台下却逢改朝换代、烽火动荡。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是诞生于这样的时代,以其优异的戏曲天赋和忠贞的爱国情操,谱出一代名伶梅兰芳,跨越时代的传奇一生。
本书诉说梅氏四代人台上、台下的身世流转。从同光十三绝的祖父梅巧玲、到绽放短暂艺术生命的父亲梅竹芬,再到改革新戏、独创一派,肩负梅派承传大任的后人梅葆玖、梅葆玥与众多梨园子弟,共同在时代舞台上搬演一出史诗大戏。
關於作者:
李仲明
1950年生于北京。1980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后在图书馆、《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工作。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抗日战争史的研究、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李少春传略》《梨园宗师梅兰芳》《百年家族梅兰芳》《百年家族谭鑫培》《何应钦大传》《抗日战争时期中的中国文化》《报刊史话》《梁漱溟口述实录》(合著)《解密:何应钦与蒋介石》(合著)等。
谭秀英
1951年生于沈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审。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类学术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编辑出版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杂志社副社长、《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12年就职于国际关系学院,任《国际安全研究》期刊主编。曾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外交六十年:历史、利益与战略的研究,与王逸舟共同主编学术著作《中国外交六十年》。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欧盟对区域外暴力性民族冲突干预。
目錄
目录

梨园世家
生不逢辰
胡琴圣手
闻鸡起舞
蕙仙举火
剪掉辫子

岁寒三友
广采博师
亦师亦友
武生宗师
戏剧奇才

青衣翘楚
成名沪上
耳目一新
创排新戏
艺冠京华

淳朴家风
热心公益
洁身自好
相敬如宾
伉俪情深
五 国难岁月
巾帼精魂
避居香港
蓄须明志
返沪拒敌
迎春消息
六 德艺双馨
重登舞台
艺传弟子
养身之道
博采众长
七 姹紫嫣红
梅家子女
人民演员
简朴随和
杨门女将
八 蜚声海外
艺满天涯
三渡扶桑
赴美演出
四访苏联
再度梅郎
九 梅韵长存
故乡之行
梅派传人
爱戏如命
两代挚友
梅家后代
梅魂永驻
十 梅派传承
艺术传承
家风传承
內容試閱
前言

北京城这个地方,因为京剧的盛行(徽班进京已超过二百年),京剧世家颇多。
在前门丰泰楼摄影馆拍摄第一部中国无声黑白影片《定军山》的京剧老生谭鑫培(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其后代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皆为京剧名家,直到谭孝增、谭正岩六代,皆为谭派京剧老生,从谭志道算已是七代京剧演员。五代梨园的有徐承瀚(工小生)、徐宝芳(工老生)、徐兰沅(梅兰芳的琴师)、徐元珊(工武生)、徐佩玲(工青衣)。四代同工武生的茹莱卿、茹锡九、茹富兰、茹元俊。此外,尚有萧家(萧长华的父亲与子孙)、叶家(叶盛章、叶盛兰的祖父、父亲与后代)等。
梅家从梅巧玲到梅雨田、梅竹芬,到梅兰芳,再到梅葆玖,除梅雨田为琴师外,亦是四代旦角。
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少年学艺时充满艰辛,他在主持四喜班后,善待班社里的演员,侠肝义胆,扶危济困,在同治皇帝、皇后驾崩国丧期间,只有四喜班照开全薪。梅巧玲把艺术传给后人之时,同时也把艺德梅家的淳朴家风传之后人。
年幼的梅兰芳在祖母、伯父、母亲的扶持、教育下,刻苦学艺,敬重并仿习祖父、父亲的为人处事,从艺术和家风上均继承了梅家的祖风。随着清廷覆亡、中西文化交融、新文化新艺术思想的影响,梅兰芳身边有幸聚居了一批有文化、有创新思想又热爱京剧的文化人,他们对梅本人及梅家族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长久的。梅兰芳因此创排了大量的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成为中国现代京剧史上改革创新的先锋。同时,梅兰芳把京剧艺术介绍到日本、美国和苏联,促进了中外戏剧文化艺术的交流。
和梅巧玲一样,梅兰芳不但把自己的表演艺术传给诸多弟子和儿子梅葆玖,同时把梅家谦虚谨慎、俭朴随和、乐善助人的纯朴家风传给了子孙后代。
梅兰芳逝世后,梅家子女为传承梅派艺术不懈努力,梅葆琛、梅绍武编有多种梅兰芳艺术研究的著作和文集;梅葆玥、梅葆玖多年合演梅派剧目。梅葆玥逝世后,梅葆玖为传承梅派艺术,除坚持上演梅兰芳的传统剧目,还创排了《梅韵》和《大唐贵妃》,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魏海敏等五十余名女弟子和男弟子胡文阁。奔走海内外,宣传中国京剧和梅派艺术。梅葆玖和哥姐的后代秉承了梅家淳朴、热心、助人为乐的家风。梅葆玖虽然于2016年4月逝世,但梅派艺术的影响深远,后继有人,在当代中国京剧演艺史上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不断努力前行,再创辉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