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429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435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539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539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59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352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296
 
 
 | 
         
          | 編輯推薦: |   
          | 文化自信,从阅读这套书开始! 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
 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
 全球限量6666套!!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全部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  
         
          | 內容簡介: |   
          |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24选录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顾恺之的《画评》、唐寅的《唐伯虎全集》、陶潜的《陶渊明集》等。《齐民要术》是中国的一部农业书,也是世界的一部农业书,内容包括农艺、园艺、森林、畜牧、渔业、农产品制造各方面的每个细节,对于当今的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的文集,选录的都是陶渊明的诗词等著作,体现出他无比豁达的胸怀,以及与世无争的心态。 |  
         
          | 關於作者: |   
          |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  
         
          | 目錄: |   
          | 齐民要术 导读  002
 序一  003
 序二  008
 序三  010
 杂说  012
 卷一  015
 耕田第一  015
 收种第二  019
 种谷第三  021
 卷十  033
 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033
 画评
 导读  080
 画评  081
 魏晋胜流画赞  083
 画云台山记  085
 唐伯虎全集
 导读  088
 书  089
 上吴天官书  089
 与文徵明书  090
 答文徵明书  092
 又与徵仲书  093
 尺牍  094
 答周秋山  094
 序  095
 柱国少傅守溪先生七十寿序  095
 送文温州序  096
 送陶大痴分教抚州序  097
 送徐朝咨归金华序  098
 作诗三法序  098
 啸旨后序  099
 中州览胜序  100
 谱双序  101
 记  102
 许旌阳铁柱记  102
 荷莲桥记  103
 爱溪记  104
 王氏泽富祠堂记  104
 竹斋记  105
 筠隐记  106
 菊隐记  107
 守质记  108
 碑铭  109
 齐云岩紫霄宫元帝碑铭  109
 墓志铭  111
 刘秀才墓志  111
 徐廷瑞妻吴孺人墓志铭  112
 唐长民圹志  113
 刘太仆墓志铭  114
 吴东妻周令人墓志铭  114
 徐君墓志铭  115
 许天锡妻高氏墓志铭  116
 墓碣  117
 沈隐君墓碣  117
 墓表  119
 吴君德润夫妇墓表  119
 祭文  121
 祭妹文  121
 招辞  122
 招辞  122
 疏文  123
 治平禅寺化造竹亭疏  123
 姑苏寒山寺化钟疏  123
 启  125
 廖通府帐词启  125
 论  127
 莲花似六郎论  127
 表  130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  130
 赞  132
 达摩赞  132
 又赞  132
 钟馗赞  133
 赞林酒仙书圣僧诗后  133
 释迦如来赞  133
 友人赞  133
 伯虎自赞  134
 第十二尊半渡波山那迦犀尊者赞  134
 联句  135
 戊寅八月十四夜梦草制其中一联云  135
 题画竹三联  135
 题周东村画  136
 补遗  137
 寿王少傅  137
 金阊送别王尚宝  137
 茂苑  138
 
 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  138
 严子陵钓矶  139
 自题画扇  139
 自题画寒蝉  139
 招仙曲  140
 制义  141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1
 愿无伐善无施劳  142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43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143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14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全章  145
 鲁卫之政兄弟也  146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6
 舜亦以命禹  147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三节  148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49
 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  149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150
 
 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  151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全章  152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153
 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154
 画谱  155
 自序  155
 叙画源流  155
 制作楷模  157
 图画名意  158
 画训  158
 画意  164
 画题  166
 画格拾遗  168
 山水诀  169
 山水赋  171
 画说  172
 山水节要  173
 画诀  173
 六法三品  175
 六要六长  176
 三病  176
 十二忌  176
 书画一法  178
 画龙辑议  178
 写像秘诀  179
 采绘法  180
 调合服饰器用颜色  180
 合用颜色细色  181
 衬绢色式  182
 用笔  182
 用墨  182
 皴法  184
 辨古今名画优劣  184
 画古真迹难存  185
 古画用笔设色  185
 名画无对轴  185
 士夫画  185
 无名人画  186
 没骨画  186
 院画  186
 粉本  187
 御府书画  187
 画难题名善  187
 题跋画  187
 赏鉴  188
 古画绢色  188
 古画绢素  188
 装褫  189
 装褫定式  189
 嵇中散集
 导读  192
 声无哀乐论  193
 难自然好学论  212
 杂诗  215
 赠秀才入军  216
 幽愤诗  218
 元元棋经
 导读  222
 原序  223
 棋局篇第一  224
 得算篇第二  225
 权舆篇第三  226
 合战篇第四  227
 虚实篇第五  228
 自知篇第六  229
 审局篇第七  230
 度情篇第八  231
 斜正篇第九  232
 洞微篇第十  233
 名数篇第十一  234
 品格篇第十二  235
 杂说篇第十三  236
 原跋  237
 司马文园集
 导读  240
 长门赋  241
 蔡中郎集
 导读  250
 述行赋  251
 孔北海集
 导读  264
 报曹公书  265
 答虞仲翔书  268
 论盛孝章书  270
 遣张纮书  272
 荐祢衡表  274
 杂诗  275
 陆士衡集
 导读  278
 文赋  279
 陶渊明集
 导读  302
 卷一?诗四言  303
 停云  303
 时运  304
 荣木  305
 赠长沙公  307
 酬丁柴桑  310
 答庞参军  311
 劝农  313
 命子  313
 归鸟  317
 卷二?诗五言  319
 形影神  319
 九日闲居  322
 归园田居  323
 游斜川  325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327
 乞食  328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329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330
 答庞参军  330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331
 连雨独饮  332
 移居  332
 和刘柴桑  333
 酬刘柴桑  334
 和郭主簿  335
 于王抚军坐送客  336
 与殷晋安别  337
 赠羊长史  338
 岁暮和张常侍  339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340
 悲从弟仲德  340
 卷三?诗五言  342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7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  349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350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350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5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353
 还旧居  353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354
 己酉岁九月九日  355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355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356
 饮酒  357
 止酒  367
 述酒  367
 责子  372
 有会而作  373
 蜡日  374
 卷四?诗五言  375
 拟古  375
 杂诗  379
 咏贫士  383
 咏二疏  386
 咏三良  387
 咏荆轲  389
 读山海经  390
 挽歌诗  396
 联句  397
 归园田居  398
 问来使 399
 四时  399
 卷五?赋辞  400
 感士不遇赋  400
 闲情赋  403
 归去来兮辞  405
 卷六?记?传?述?赞  411
 桃花源记  411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414
 五柳先生传  417
 读史述九章  418
 扇上画赞  421
 尚长禽庆赞  422
 卷七?疏祭文  423
 与子俨等疏  423
 祭程氏妹文  425
 祭从弟敬远文  426
 自祭文  427
 |  
         
          | 內容試閱: |   
          | 上吴天官书 寅再拜:昔王良适齐,投策而叹;欧冶去越,折剑言词。艺不云售,慨犹若此;况深悲极愤者乎?寅夙遭哀闵,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明星告旦,而百指伺哺;飞鼠启 夕,而奔驰未遑;秋风飘尔,而举翮触隅;周道如砥,而垂头伏枥。舆隶交叱,刀锥并侵;烟爨就微,颠仆相继。彷徨阇之下,婆娑里巷之侧。飞尘扬波,行人如蚁;恫恫,不可与处,此乃有生之忧,非寅之所畏也。至若槿树辞荣,芳林引暮;学书不成,为箕未货;艳色废于群丑,齐音咻于众楚。鸡既鸣矣,而飘摇远游;日云夕矣,而契阔寤叹;九衢延丝,而穷辙涟如;高门将将,而败刺无从。又汉纲横施,略瑕录腐;驽马效其驰躯,铅刀砺其铦锷,有志功名之士,扼腕攘袂之秋也。若肆目五山,总辔辽野;横披六合,纵驰八极。无事悼情,慷慨然诺;壮气云蒸,烈志风合。戮长猊,令赤海,断修蛇,使丹岳;功成事遂,身毙名立。斯亦人生之一快,而寅之素期也。乃至冻蝇垂翅,绝望骥后;斥栖蒿,仰思鸿末;念言自致,力薄羽微。人生若朝露,百年犹飞电;一旦先犬马,何从效分寸哉?使童牛踯躅于重基,狐狸跳梁于玄穸;皮毛并没,草木同尘。雍门援琴,吁其伤矣!墨子悲丝,殊乎昨矣!华省陈筵,不可作矣!虫悲风暄,时代及矣!此寅所以抚案而思,仰天而叹,不能不为之愤悒而哀伤也!执事俊榜魁元,清时宰相;羔羊有不渝之节,鸣鹤得靡怍之道;木铎警众,魏象诏民。裁成风雨,旋转日月,朝廷之师臣,海内之人望,所谓域中银斗高标,海内瑶山共仰矣。寅瞻桑仰梓,得俱井邑;感于斯之义,冒通家之请;仅录所著投贽。嗟乎!平子缛才,乃假声于三都之赋;孟阳后进,敢托途于剑阁之铭,所以得旁展丰谈,直施利笔;苟其不尔,别前愆并聚,后悔何寻?寅窃不料,反顾微躯,块然一物;若得充后陈之清问,被壁上之余光,则枯骨不朽。故敢伏光范门下请教,不胜惶恐之至!
 壮甚。(袁中郎评)
 与文徵明书
 寅白:徵明君卿:窃尝听之,累吁可以当泣,痛言可以譬哀。故姜氏叹于室,而坚城为之隳堞;荆轲议于朝,而壮士为之征剑。良以情之所感,木石动容;而事之所激,生有不顾也。昔每论此,废书而叹;不意今者,事集于仆。哀哉哀哉!此亦命矣!俯首自分,死丧无日,括囊泣血,群于鸟兽。而吾卿犹以英雄期仆,忘其罪累,殷勤教督,罄竭怀素。缺然不报,是马迁之志,不达于任侯;少卿之心,不信于苏季也。
 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颉颃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没,丧车屡驾,黄口嗷嗷,加仆之跌宕无羁,不问生产,何有何亡,付之谈笑。鸣琴在室,坐客常满,而亦能慷慨然诺,周人之急。尝自谓布衣之侠,私甚厚鲁连先生与朱家二人,为其言足以抗世,而惠足以庇人,愿赍门下一卒,而悼世之不尝此士也。
 芜秽日积,门户衰废,柴车索带,遂及蓝缕。犹幸藉朋友之资,乡曲之誉,公卿吹嘘,援枯就生,起骨加肉,猬以微名,冒东南文士之上。方斯时也,荐绅交游,举手相庆,将谓仆滥文笔之纵横,执谈论之户辙。歧舌而赞,并口而称。墙高基下,遂为祸的。侧目在旁,而仆不知;从容晏笑,已在虎口。庭无繁桑,贝锦百匹;谗舌万丈,飞章交加。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洟泗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缋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马氂切白玉,三言变慈母。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整冠李下,掇墨甑中,仆虽聋盲,亦知罪也。
 当衡者哀怜其穷,点检旧章,责为部邮。将使积劳补过,循资干禄。而蘧篨戚施,俯仰异态;士也可杀,不能再辱。嗟乎吾卿!仆幸同心于执事者,于兹十五年矣!锦带县髦,迨于今日,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焦不可伸,履缺不可纳;僮奴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户而噬。反视室中,甂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西风鸣枯,萧然羁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将春掇桑椹,秋有橡实,余者不迨,则寄口浮屠,日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吁欷乎哉!如此而不自引決,抱石就木者,良自怨恨。筋骨柔脆,不能挽强执锐,揽荆吴之士,剑客大侠,独当一队,为国家出死命,使功劳可以纪录。乃徒以区区研摩刻削之材,而欲周济世间,又遭不幸,原田无岁,祸与命期,抱毁负谤,罪大罚小,不胜其贺矣!
 窃窥古人,墨翟拘囚,乃有薄丧;孙子失足,爰著兵法;马迁腐戮,《史记》百篇;贾生流放,文词卓落。不自揆测,愿丽其后,以合孔氏不以人废言之志。亦将括旧闻,总疏百氏,叙述十经,翱翔蕴奥,以成一家之言。传之好事,托之高山,没身而后,有甘鲍鱼之腥而忘其臭者,传诵其言,探察其心,必将为之抚缶命酒,击节而歌呜呜也。嗟哉吾卿!男子阖棺事始定,视吾舌存否也?仆素佚侠,不能及德,欲振谋策操低昂,功且废矣。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辟若蜉蝣,衣裳楚楚,身虽不久,为人所怜。仆一日得完首领,就柏下见先君子,使后世亦知有唐生者。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使朋友谓仆何?使后世谓唐生何?素自轻富贵犹飞毛,今而若此,是不信于朋友也。寒暑代迁,裘葛可继,饱则夷犹,饥乃乞食,岂不伟哉?黄鹄举矣,骅骝奋矣!吾卿岂忧恋栈豆吓腐鼠邪?此外无他谈,但吾弟弱不任门户,傍无伯叔,衣食空绝,必为流莩。仆素论交者,皆负节义。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则区区之怀,安矣乐矣,尚复何哉!唯吾卿察之。
 答文徵明书
 寅顿首徵明足下无恙幸甚!昔仆穿士击革,缠鸡握雉,恭杂舆隶屠贩之中,便投契足下,是犹酌湜沚以,采葛覃而为绤也。取之侧陋,施之廊庙,冠剑之次,人以为不类,仆窃谓足下知人。比来痴叔未死,狂奴若故,遂致足下投杼,甚愧甚愧!且操奇邪之行,驾孟浪之说,当诛当放,载在礼典,寅固知之。然山鹊莫喧,林鹗夜眠;胡鹰耸翮于西风,越鸟附巢于南枝;性灵既异,趋从乃殊。是以天地不能通神功,圣人不能齐物致;农种粟,女造布,各致其长焉。故陈张以侠正,而从断金之好;温荆以偏淳,而畅伐木之义。盖古人忘己齐物,等众辩于鷇音;出门同人,戒伏戎之在莽也。寅束发从事二十年矣,不能翦饰,用触尊怒;然牛顺羊逆,愿勿相异也。谨覆。
 又与徵仲书
 寅与文先生徵仲交三十年,其始也草而儒衣,先太仆爱寅之俊雅,谓必有成,每每良燕必呼共之。尔后太仆奄谢,徵仲与寅,同在场屋,遭乡御史之谤,徵仲周旋其间,寅得领解。北至京师,朋友有相忌名盛者,排而陷之,人不敢出一气,指目其非;徵仲笑而斥之。家弟与寅异炊者久矣,寅视徵仲之自处家也,今为良兄弟,人不可得而间。寅每以口过忤贵介,每以好饮遭鸠罚,每以声色花鸟触罪戾;徵仲遇贵介也,饮酒也,声色也,花鸟也,泊乎其无心,而有断在其中,虽万变于前,而有不可动者。昔项槖七岁而为孔子师,颜路长孔子十岁,寅长徵仲十阅月,愿例孔子以徵仲为师,非词伏也,盖心伏也。诗与画寅得与徵仲争衡;至其学行,寅将捧面而走矣。寅师徵仲,惟求一隅共坐,以消镕其渣滓之心耳,非矫矫以为异也;虽然,亦使后生小子,钦仰前辈之规矩丰度,徵仲不可辞也。
 真心实话,谁谓子畏狂徒者哉?(袁中郎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