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的成书,起因于这样的追问和思考:西部地区的社会工作是否有其发展路径上的独特性?会不会走向东部地区经验和运行模式的自然承继?目前地方政府的基本思路是肯定的,但伴随着调研与思考的不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逐渐偏向否定,一言以蔽之,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区特性,而即便给西部100年的事件,也不会自然走到东部地区目前社会工作已经发展的路径上去,这基本是由西部地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决定的,也是有社会工作的特性决定的,更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形势有关。 |  
         
          | 關於作者: |   
          | 任文启,男,中共党员,1981年生于甘肃庆阳。社会工作师中级,2009年,法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哲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司法社会工作与西部社会工作等。主持教育部2012年人文规划青年项目1项结项,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重点项目1项结项,2015年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项在研。先后在《宗教学研究》、《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著有《社会工作专业经典选读》、《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等。 |  
         
          | 目錄: |   
          |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中国特性 第一节社会工作三化研究综述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综述
 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综述
 三、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综述
 第二节中国社会工作的强政治性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工作呈现政治性的起因及其判断依据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强政治性的现实表征
 四、中国社会工作呈现强政治性的缘由探究
 五、讨论与小结:中国社会工作的强政治性及其推进策略探析
 第三节利他使群:社会工作本质的中国表述
 一、问题:助人自助作为社会工作的本质表述是否恰当?
 二、反思:目前社会工作本质研究的现状
 三、分化:助人自助的两种理解意向及其文化意蕴
 四、质疑与共识:从分配正义到修复社会关系
 五、利他使群:社会工作本质的中国表述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西部迷思
 第一节西部社会工作的五大问题
 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社会工作专业建立路径的中西比较
 二、西方理论与东方传统: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二元话语
 三、经验社工与理念社工: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结构性擦
 四、体制外埋单还是体制内消化:社会工作发展的东部与西部比较
 五、高校、政府、社会: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三重问责
 第二节西部社会工作的政策概况
 一、为何要研究政策?
 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现状
 三、政策的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政策需求
 第三节西部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以青少年矫正为例
 一、西部地区青少年矫正工作的现状
 二、西部地区青少年矫正的困境
 三、对西部地区青少年矫正实践与困境的反思
 第四节西部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现实状况
 二、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初步尝试
 三、课内实践教学目前应当改进的方面
 四、反思与讨论:西部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西部认知与现状
 第一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认知度调研
 一、调研概况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三、调研结论
 第二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现状调研
 一、调研概况
 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三、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方面
 第三节社会工作发展的西部概况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西部出路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西部问题与内在特征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本问题
 二、西部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在特征
 第二节三化与增量改革:现有的分析框架
 一、本土化、专业化与职业化:三化何谓
 二、增量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考量
 三、三化与增量改革的解释力及其现实困境
 第三节四位一体与存量改革:基于东部实践与西部特征的考量
 一、何谓事业化以及为何要提事业化
 二、四位一体:事业化、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
 三、为何要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
 余论:几点意见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二、西部社会工作:理论学西方、实务学东部还远远不够
 参考文献
 附1: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附2:西部地区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的调查问卷
 附3:西部地区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访谈提纲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本书更像一部自选集,是近5年来对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思考的一个合集,当然,也可以上溯到10年前,那时候我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就从社会学转向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关注社会工作的发展,具体地说,关注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本书的成书,起因于这样的追问和思考:西部地区的社会工作是否有其发展路径上的独特性?会不会走向东部地区经验和运行模式的自然承继?我们起初的判断是肯定的,目前地方政府的基本思路也是肯定的,但伴随着调研与思考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逐渐偏向否定,一言以蔽之,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区特性,而即便给西部100年的时间,也不会自然走到东部地区目前社会工作已经发展的路径上去,这基本是由西部地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工作的特性决定的,更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形势有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并不是按照时间依次写出的,而是基于对西部社会工作不断思考而不断展开的。第一部分尝试思考社会工作的中国特性,主要是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强政治性与社会工作本质的中国表述。第二部分考察西部社会工作的概括性问题,从宏观格局、政策现状、实践困境、教育问题四个方面做了管窥。第三部分主要是两次调研,一次关于社会工作在西部地区的社会认知,另一次关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状况调研。第四部分尝试对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做出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在余论里具体地提出一些具体策略,是查缺补漏式的建议。
 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日益蓬勃,尤其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最为显著,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为缓慢,面向西部地区的社会工作研究更是跟进不足,这就注定本书是一个起步和尝试,试图以西部的视角解答西部的问题,又是一次总结与提炼,既将西部的社会工作发展实践进行总结,同时站在西部的立场上去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概貌,也将目前社会工作在东部地区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做了相应的提炼,以期借镜于西部社会工作的发展。既然是一个尝试,也就意味着其中很多地方尚不成熟,希望能立起一个靶子,供后进批评指正,早日产生有效的指导实践的经验模型和理论概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