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296
			 
			 
	
			  
			《 
			一寸灰(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352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203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653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439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551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857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对基层政府概念作出界定。介绍相关理论与研究概况。揭示了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作出重点领域预判和重点区域预判。进行了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七个方面能力的实地实证调查研究。作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及评价。进行了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进行了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结合个案和访谈的已有资料,作出了对策研究、可行性评估。进行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的研究。并作出了结论与研究展望。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对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收集、分析、归纳和提炼,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理论和实际,概括性地提出九点结论,并对每个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以及构建和谐社区,列举和分析了两至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体现了案例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在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纠纷方面,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县乡(镇)基层政府治理与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周松柏,1949年生,男,汉族,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主要从事民族历史和民族经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职贵州近现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贵阳王阳明研究会理事。
           |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00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007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010
 第四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概况/016
 第二章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033
 第一节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033
 第二节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特点/036
 第三章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预判/046
 第一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领域预判/047
 第二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区域预判/092
 第四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七个方面能力的实地实证调查研究/102
 第一节 源头治理的制度创新能力/104
 第二节 预防为主的机制构建能力/105
 第三节 舆情信息监测与预测能力/107
 第四节 响应联动机制与应急反应能力/108
 第五节 柔性处置的治理平息能力/109
 第六节 矛盾化解与善后恢复能力/113
 第七节 基层党委和政府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能力/115
 第八节 对乡(镇)基层党委和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总结/117
 第五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与评价/125
 第一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的评价方法及内容/126
 第二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综合能力评价实测/136
 第三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分析/139
 第六章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142
 第一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预测能力及对策/142
 第二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及对策/146
 第三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善后能力及对策/162
 第四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协调发展能力及对策/166
 第七章 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
 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180
 第一节 促进县、乡(镇)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180
 第二节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为基层政府应对与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185
 第三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方式/189
 第四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征地程序的规范/203
 第八章 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207
 第一节 龙滩水电站:化解站群矛盾、构建和谐库区/207
 第二节 溪洛渡水电站: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和谐库区/210
 第三节 云南省陆良县:826群体性事件处置亮点/213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构建矿群和谐关系,实现促企、惠民双赢/215
 第五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各县(区):化解矿群矛盾、建设和谐矿区/218
 第六节 河北滦县:以三提一统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0
 第七节 江苏兴化:努力当好三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2
 第八节 胶州市:城管进社区,打造百姓城管执法品牌/225
 第九节 中山市火炬区:创新城管机制,平安建设取得实效/227
 第十节 海南省:推行河长制,构建上下游和谐社区/229
 第十一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以河长制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化解上下游矛盾纠纷/232
 第十二节 北京新机场: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征地拆迁/235
 第十三节 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制定六有原则,确保和谐征地拆迁/237
 第十四节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化解征地矛盾纠纷/239
 结论与研究展望/242
 主要参考文献/249
 附件1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调查访谈问卷/274
 附件2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实地实证调查研究/280
 附件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专家意见咨询表/306
 附件4 相关研究成果/310
 表目录
 表3-1 川黔滇桂四省区六座大中型水电站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2 川黔滇桂四省区独立核算国有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3 贵州省西电东送主要水电站重要财务指标/053
 表3-4 全国各地区水资源情况(2014年)/093
 表3-5 全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情况(2014年)/095
 表3-6 西部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7
 表3-7 西部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8
 表3-8 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099
 表5-1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32
 表5-2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总排序/134
 表5-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阶段划分/136
 表5-4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得分/137
 表5-5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计算评价得分/138
 图目录
 图5-1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127
 图5-2 树状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130
 图5-3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分量模型/131
           |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立项批准号为12XZZ007,结项证书号为20161432。同时,本书也是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暨研究成果。
 参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展编辑的提议,本书出版时,定名为《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这一书名,有着哲学意蕴,包含了将群体性事件转化为秩序的积极取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开创者之一,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的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y),在其著作《社会过程》中,对冲突与合作、群体冲突和现代的一体化,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控制,阶级和种族等,进行了专门研究。他对庸俗达尔文进化论过度夸大冲突作用进行矫正的同时,提出一种独特的、从正面看待群体冲突的观点,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有助于进步,在它的作用下,更人道、更理性、更具协作性的形式,将取代那不够人道、不够理性、协作性较差的形式。他的社会冲突理论,强调了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的巩固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出版社提议的书名,同样强调了群体性事件对于建构新秩序的积极作用。因此,本书作者毫不犹豫地欣然采用了这一蕴含哲理和锦上添花的书名。正是在此意义上,本书强调,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相关决定,为从源头上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当特别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这是指导我国当前减少社会矛盾,积极预判、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提升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新理论,也是对本书研究针对性、时效性最强,最具有方针、原则和指导意义的重要理论。
 本书特别重视,在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一系列思想和方针指引下,在经历了社会群体性事件尤其是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惨痛教训之后,基层政府在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取得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本书相关部分,尤其是第八章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中的14个案例,对此进行了评述。这14个案例展现的基层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谐社会的事实,涉及本书归纳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电资源开发领域、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关系领域、城管执法领域、环境领域、征地拆迁领域等六大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每个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构建和谐社区,列举和分析两至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体现了案例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在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纠纷方面,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处置能力、善后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县乡(镇)基层政府,治理与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最能激起我们的学术热情和进一步拓展研究冲动的,就是社会柔性管理概念。我们对以社会柔性管理这个创新概念为亮点的进一步研究,充满了期待和热情,对为相关学科、理论、实践追加人文关怀精神,充满着学术信心,期盼着以人为终极目标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够转化为实践,最终有助于人,尤其是有助于在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的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中,生存和发展遭受一定损失的贫困群体,促使其能够顺利地融入公平、公正、发展和富裕的时代主流,能够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