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依据2016食品安全法,深度解读热门食品安全案件。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选取了食品安全领域*有代表性的十个案例,分别从案情简介、焦点梳理、学理分析、专家评析、法条索引五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为食品行业企业和政府监管提供智力支持。本书的作者群都是有着食品科学、法学、环境科学等综合、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其从法律问题出发,调动相关知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有益探索。 |  
         
          | 關於作者: |   
          |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简介:为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有效聚集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研究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的途径和方法,加快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大学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环保部等所属的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大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于2013年8月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的合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等机构和部门支持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共同担任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担任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教授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心以实现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目标,根据食品安全治理的一般规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重大需求出发,从治理主体多元协作、治理机制协调整合、治理环节无缝对接、强化法治保障四个层面,在食品安全法治、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与国家安全等七个方向展开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改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全面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化为建设使命,全面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汇聚和培养食品安全治理专门人才,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研究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 |  
         
          | 目錄: |   
          | 目录 浙江省温州市赖某某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崔美晨
 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王光耀
 江苏省南京市721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孔倩
 广西柳州市桂坤酒厂、德顺酒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配制酒案
 雪莲
 广东省惠州市老铁烤鱼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陈才
 海南邓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糖精枣案
 周梦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天然居大酒楼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案
 徐双
 河北省邢台市冉某某、崔某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白酒案
 张月丹
 浙江省金华市串串香食品有限公司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肉制品案
 叶程程
 广东省连州市红楼宾馆加工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案
 谢劲
 |  
         
          | 內容試閱: |   
          | 《食品安全典型案例(2015)》编写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将组织学生编写我国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的工作。案例分析也是法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内容。然而,引导、组织学生编写一部围绕食品安全案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的书籍,在法学界还不多见,这项编写工作自身也有诸多特点,是我们协同创新中心的开创性尝试。
 第一,案例分析打破了传统以部门法为界限的选材标准。传统的案例分析都是局限在某一个部门法领域之内,由经受了特定部门法训练的作者来完成。但食品安全案例本身就涵盖了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诸多部门法,是多个部门法纠纷与争议集中爆发的领域。因此,我们选取的案例也就具有综合性,以全方面反映食品安全领域自身的问题,而非固守在某一个部门法领域之内,作为选材和分析的标准。
 第二,将合法性判断与制度分析进行结合。传统的案例分析往往集中在对某一个具体法律关系的分析或对裁判结论是否合法进行评析,很少由个案的法律问题衍生到对个案中的制度问题和政策问题的分析,因此分析结论往往也就只具有个案效应,很难抽象出对一般性制度的反思。本书的案例分析遵循从规范分析到制度分析的思路,各位作者不但要对案件本身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借助案件纠纷的微观窗口,进一步反思和评判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但分析个案暴露出来的合法性问题,也分析个案暴露出来的治理有效性问题,这样一种思路是对传统司法中心主义立场下狭隘理解法律问题的超越,应该说既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反思个案提供了更加综合、深入的思路。
 第三,案例选取具有权威性、实效性和典型性三者结合的特点。这10个案例都来自国家食药总局遴选出来的典型真实案例,具有权威性。同时,本书对案例的选择也特别注意实效性,那就是必须选取2015年《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后的案例,以确保案例分析能对新颁布的法律起到更好的反思与评价作用。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各位作者也都注意突出案例背后反映的典型问题,任何一个个案可供分析的角度很多,但只有抓住最典型的问题,才能将个案的价值释放到最佳的程度。
 编写这样一种跨部门法、融合法律分析与制度分析为一体的案例书具有相当的难度,作者也都是接受了食品安全法律与相关领域知识训练的硕士研究生,知识和能力也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还请学术界和实务界同人多提宝贵批评意见。
 王旭
 2017年2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