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1422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39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255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959
 
 
 | 
         
          | 編輯推薦: |   
          | 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思危集大成之作
 人民币国际化是下一个制度红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瓶颈在哪里?
 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世界需要人民币成为第三种国际货币。
 |  
         
          | 內容簡介: |   
          |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第二版)》在这本书中,作者系统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提出了10年内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和时间表的安排建议。作者还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并对影响汇率安排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日本、智利、波兰和新加坡这四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顺序以及金融发展的关系,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过程,对每个时期汇率制度变化的背景、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  
         
          | 關於作者: |   
          | 作者:成思危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致力于将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著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三卷)、《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启示》等多部学术著作。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曾致力于将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著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三卷)、《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启示》等多部学术著作。
 |  
         
          | 目錄: |   
          | 1 序言 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可兑换
 资本项目开放
 10年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
 虚拟经济视角下的汇率问题
 货币的虚拟化
 货币的两类购买力
 资本跨境流动与实体经济脱钩
 虚拟经济规模日益膨胀
 汇率:政治博弈的工具
 汇率安排选择上的难题
 3
 汇率安排的选择:实证分析
 汇率安排的变迁与分类
 IMF最新事实分类法
 汇率安排的影响因素
 4
 汇率安排的选择:案例研究
 资本项目开放:时间和顺序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智利汇率制度改革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新加坡汇率制度改革
 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2年)
 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时期(1973~1978年)
 转轨经济时期(1979~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I(1994年~2005年7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II(2005年7月至今)
 6
 人民币中心汇率的确定
 相关理论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构建/
 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的计算
 人民币均衡汇率向中心汇率的转化
 7
 资本项目开放
 8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资本项目开放的含义及趋势
 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战略分析
 流通货币
 结算货币
 投资货币
 储备货币
 附录IMF资本项目下的7大类40个子项
 |  
         
          | 內容試閱: |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开始关注虚拟经济方面的问题,汇率问题也是其中之一。1999年,我提出了中国汇率改革“三步走”的战略,从钉住美元到钉住一篮子货币,最后到自由兑换。此后,我一直从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系统改革等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我于2009年写了一篇文章—《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下一步—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双层目标区》,报送给中央领导。此文经胡锦涛主席批示“请送家宝同志阅研”,温家宝总理批示“请岐山同志阅后转人民银行参考研究”。此文后来收入2009年出版的我所著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三集中,并发表在《经济界》杂志2010年第1期及第2期上,在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9年7月,我担任主任的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相关问题研究,由我担任项目总负责人。此项目于2011年年初完成,共提交了以下5份报告:《汇率制度选择和关键因素分析》《国际经验研究: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顺序、金融发展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与评价》《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的构建》和《汇率政策与管理—构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重要问题》。
 鉴于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1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从而使我产生了将多年来的研究与思考成果写成一本专著的想法。在我的门生和弟子们的支持下,以我的那篇文章为基础框架加以扩充,历时一年多才完成了这部呈献给读者们的著作—《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本书共分为8章,第一章带有总论的性质,主要从目标、手段和过程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开放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提出了10年内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和时间表的安排建议。
 第二章根据我在1998年提出的虚拟经济论点,分析了与汇率有关的6个问题,探讨了货币脱离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后的虚拟化倾向、两类购买力理论、资本流动的虚拟化、虚拟经济膨胀的影响、汇率作为政治博弈工具以及在汇率安排选择上的难题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第三章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来发布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中对各国汇率安排新旧事实分类法的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并对影响汇率安排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四章以已经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制的日本、智利、波兰和新加坡这4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4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顺序以及金融发展的关系,为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五章分6个时期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过程,对每个时期汇率制度变化的背景、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第六章对均衡汇率的决定理论、实际有效汇率权重因子选择理论以及学术界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及低估程度测算结果进行了总结,使用多国竞争力模型确定一篮子货币权重,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将此人民币汇率指数为标的,使用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以此作为人民币目标区中心汇率的参考依据。
 第七章探讨了资本项目开放的含义和趋势,评述了各种测度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方法,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资本项目开放情况,回顾了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并使用实际资本流动规模指标、金融市场指标、储蓄—投资相关分析三种方式分析了中国1992~2012年的资本项目开放程度。
 第八章从流通货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这4个层次分析和论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途径。
 本书的一些章节是按照我的总体思路并在我的具体指导下,由我的门生和弟子杨海珍、李平、龙文、李自然、郭琨、熊园、荆中博、周舟、董慧妍、王轩和曹丁木等人搜集文献并整理数据,写出初稿后再经我审改后定稿。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在集体劳动成果的基础上,由我作为这个集体的导师和代表最后完成的。为此,书中凡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均用“我们”,而我个人的观点则用“笔者”来表述,以示区别。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尽管按照我的要求努力做到论点与论据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统计推断和案例研究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但仍可能存在不少不当之处,欢迎读者们批评指正。
 成思危
 2013年10月9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