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 內容簡介: |   
          | 蒲松龄一生著述宏富,对诗、文、词、俚曲、杂著等雅俗文体多有涉猎,现存诗1000余首,词118阕。《蒲松龄诗词论集》是*本系统展示蒲松龄诗词研究成果的选集,蒲松龄纪念馆精选发表在《蒲松龄研究》等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文章四十一篇,汇聚了路大荒、王利器、赵俪生、赵伯陶、邹宗良、马瑞芳、赵蔚芝、白亚仁、八木章好等中外名家力作,涉及蒲松龄的生平思想、诗词遗稿搜集、作品编年和辨伪、本事考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等,相对完整地呈现出蒲松龄及其诗词的面貌。蒲松龄研究专家袁世硕教授题写书名,并倾情作序。 |  
         
          | 目錄: |   
          | 序 袁世硕
 蒲松龄诗词简说 袁世硕
 聊斋诗词摭谈  马振方
 暗锁愁云咽秋雨 漏下无眠月满床
 试论蒲松龄的落魄心理及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王志民
 从聊斋诗词看蒲松龄的自适生涯罗敬之
 试论蒲松龄的诗词创作 雷群明
 世事阅尽海天宽
 浅谈蒲松龄诗词中的哲理 吴九成
 蒲松龄《抱病》《病足》 《念奴娇》 等诗词编年推断  王光福
 石隐园是蒲松龄的精神家园
 从聊斋诗词探析蒲松龄的心理状况  孙启新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南游诗草》 介绍 路大荒
 记 《聊斋诗余》 手稿 王利器
 论蒲松龄的诗及其与 《聊斋志异》的关系 赵俪生
 关于旧抄本蒲松龄的 《聊斋诗文集》  范 宁
 窜入 《聊斋诗集》 中的几首赝品 李伯齐
 《聊斋诗集笺注》 商斠举隅 赵伯陶
 蒲松龄南游写景诗蠡测  程小青 王枝忠
 蒲松龄诗笔中的 鬼气 万
 昭 陈文新
 试论蒲松龄康熙甲申年 流民 诗及写作的历史背景
 盛
 伟
 谈 《听秋声馆钞书》 本 《聊斋文稿》 《聊斋诗草》 [英]
 白亚仁
 从用典化句看蒲松龄诗的艺术周其森
 论蒲松龄诗歌中的灾害描写  王 立 赵伟龙
 《聊斋草》 解题[日]
 八木章好
 醇美雅趣 诗文妙品
 蒲松龄诗作初论
 王同书
 蒲松龄济南行踪 宋家庚
 蒲松龄近体诗创作中用韵与入声字使用探究 林宗源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 赵怀珍
 论蒲松龄悯农诗 王海燕
 论蒲松龄的灾难诗 王建平
 蒲松龄的悼亡诗 曹立波
 接地性 : 蒲松龄诗歌的生态意蕴  郭 琼
 试论蒲松龄的悼内诗及其自悼意识  殷晏梅 王晓梦
 蒲松龄和顾青霞马瑞芳
 蒲松龄与杨万春(松年)
 聊斋诗 《求邑令支发贡金》 中的 良友贵官 析
 杨海儒 杨晓林
 蒲松龄与黄叔琳
 从蒲松龄的青州组诗说起 邹宗良
 读 《张历友、李希梅为乡饮宾介,仆以老生参与末座, 归作口号》
 孙树木
 谈蒲松龄的 《聊斋词》
 《聊斋词集笺注》 前言 赵蔚芝
 蒲松龄的词[日] 户仓英美作 雷群明译
 《山花子》 与婴宁形象 周先慎
 论一组聊斋词 张宇声
 蒲松龄词作中科场失意自我归因论析
 从聊斋词看蒲松龄的自我意识 (之一)  尚继武
 蒲留仙与辛稼轩词作比较谈 张成水
 聊斋词与 《聊斋志异》  王伟伟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蒲松龄纪念馆的王清平同志电话告知,馆中将精选《蒲松龄研究》创刊以来发表的价值较高的诗词研究的文章,结集出版,邀我作序。我虽老耄,思维枯涩,难以为文,但还是慨然应允了。因为我做蒲松龄《聊斋志异》研究,于纪念馆多所打扰,受惠甚多,对馆里举办的活动,一向是当作义务去支持的。但由于精力不及,也只能勉为一短文,聊表欢喜推毂之意。 蒲松龄以《聊斋志异》著名于世,中外都有众多研究者,论著不计其数,是理所当然。同时他又是位多面手,古今雅俗文体都曾一试身手,都有一定的成就和价值,也都是应当做研究的。在蒲松龄的多类著作中,诗词有待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蒲松龄终身不废吟咏。早年诗皆佚,存而立之年以后诗,凡千馀首,篇什可称富赡。其为诗,都是因境写情,率性而发,真情实意,质朴平实,可见其生平苦乐辛酸,其中多伤时讥世之作,亦可见其亢直磊落之性情。我稽考其生平事迹,对向来不为人知却大有益于理解《聊斋志异》之深蕴及作法之隐微人事,赖其诗多有发现,如今多位研究者津津乐道的称之为蒲松龄梦中情人的顾青霞就是一例。由此而初识蒲松龄诗词之可贵,而其诗词实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更大的价值,他应戴上诗人的桂冠。
 蒲松龄诗词总的特征是质朴平实,然因境写情,体裁不一,风格也是多样的。其中有的过于直露,如《日中饭》写自家口粮不足、儿女争食之苦状,多首纪灾诗直陈式地叙写流民苦难实状。但其中也有简约清新、饶有韵致的,如《张历友、李希梅为乡饮宾介,仆以老生参与末座,归作口号》等;还有些十分郑重、匠心经营的格律诗,如《赠医士卢鹤友》《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等,多用典故,意象繁富,对仗工整,各有其非常的造诣。即便是最朴实、少韵致的篇什,也有其独到的意义和价值,如那些纪灾诗,其中有《齐民叹》,讥讽地方大员为供奉皇帝南巡路经省城之需用,耗银甚巨,都派入赋税中征收,有胆有识,当时居里的诗人们没有敢作的。
 可能是因为蒲松龄诗浑朴平实,少韵致,当时当地的名诗人,都没有看重他的诗词,后世诗家或由于《聊斋志异》的光辉声名的遮掩,少有人关注、评说,实为一件憾事。现在蒲松龄纪念馆把数十年来研究蒲松龄诗词的文章结集出版,弥补过去诗词专题研究出版的缺憾,也必将推动聊斋诗词的研究,丰富、深化对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其人其著作的认识。感谢纪念馆做此甚有意义的研究整理工作。
 是为序。
 
 八十六拙叟袁世硕
 2015年11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