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347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454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250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194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冀晓峰主编的《品读龙山》不执着于对龙山历史 文化的全面探究和求证,而重在导引和分享。书里有 走读龙山的感慨和抒怀,有对龙山佛教遗存、道教文 化的介绍和解读,有对历代文人咏诵龙山诗赋、龙山 楹联匾额的评注和赏析,还有对龙山民间故事的讲述 和演绎。 本书用柔和的文字,配上精美的图片,陪着大家 一起走进龙山,一起去品味龙山的文化、诠释龙山的 品格、感受龙山的魅力。
 |  
         
          | 目錄: |   
          | 前言 走读龙山
 诗与爱开满的丁香谷
 画与香濡染的桃花谷
 丹与青铺陈的锦绣沟
 佛与道共鸣的遥远禅音
 龙山佛教遗存
 童子寺遗址
 姑姑洞遗址
 石门寺遗址
 白云寺遗址
 明仙寺遗址
 龙山道教文化
 八仙亭
 吴天观
 龙王洞
 龙山石窟
 古代文人咏龙山诗赋评注
 龙山楹联匾额赏析
 新编龙山故事
 竹报平安
 沉醉丁香谷
 八仙龙山布雨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画与香濡染的桃花谷与丁香谷比邻的是桃花谷。 一边是清香阵阵的丁香世界,一边是桃之天天的 桃花仙境,站在龙山之巅,俯视脚下的两条花沟树谷 ,犹如仙女两条善舞的长袖随意地伸展着。
 顺着蜿蜒的山路,步入龙山的怀抱,四月的阳光 照在身上是那么舒适惬意,仿佛空气里都充满着诗情 画意。蓦地,一片灿烂如光、明媚如霞的美丽闯进眼 帘,那是簇簇娇艳的桃花,静静地倚在路边,在春日 的照耀下现出可爱的面庞,尽展婀娜的身姿,好似在 山口静候已久的迎宾姑娘。季春时分,成片的桃花如 布满天空的火烧云,生机勃勃,热力四射,它们犹如 龙山的形象大使,传达着龙山的美丽,龙山的热情。
 桃花的美无疑是众所认可的,成语里便有艳若 桃李一说,那是因为桃花与李花在春天开放的花期 接近而称,事实上,桃花的绚丽多姿才是真正的春之 花魁。桃花生来就是诗意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里,她便占据了那首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榜 首,经岁月的淘洗更添经典的华光,自此而一发不可 收地洒落在千年来的诗词歌赋曲文画乐里:东晋大诗 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乱世中无数失意绝望的人 带来了世外桃源的希冀与向往;唐代诗人崔护的 人面桃花相映红催绽开了历代情窦初开的年轻男 女的爱意;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桃花庵》里那车 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贫者缘的安逸达观又令多 少文人艳羡;清代文人孔尚任所写《桃花扇》中,女 主角李香君才貌双全,既有桃花般的美貌,又具桃花 一样的风骨,凛然大义,视死如归,民族气节流芳百 世。桃花以它火一般的赤诚点燃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 墨客的激情,正所谓桃李不言自成蹊,于无声处闻 惊雷。
 桃花谷里不仅仅只有桃树。在沟壑与路边,与桃 花比邻而生的还有疏淡清美的杏花。如果说桃花像一 位妩媚活力的少女,那么杏花则像是天然质朴的邻家 小妹,秀外慧中,纯真可爱。它既非金枝玉叶,也非 奇花异草,它是世间最普通的一种花,在乡间田野、 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是在坡、梁、沟、壑处处皆可成 活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北方的黄土大地上, 杏花的开放要比梨花、桃花都早,毫不掩饰对春风春 雨的喜悦满怀,宛若人间的报春使者。绿杨烟外晓 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烂漫的杏花绽放时,簇簇 花朵辉映春光,恰似一群活泼的邻家小妹欢快地嬉戏 ,刻画出活灵活现的一幅春意盎然图。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在我国古籍《管子》中就有 了记载,迄今至少已有两干多年的栽培历史。杨万里 的诗句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道出了杏花的 一大特点:变色。含苞欲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 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仿佛水墨画中的一笔, 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清丽淡雅。龙山的杏花最佳 欣赏期是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倘若天空再飘洒丝丝春 雨,则更加诗意盎然。在湿淋淋的山谷里,撑一把油 纸伞,细赏着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的画卷, 想象着不远处若有一张摇曳的酒旗,不必再有骑牛的 牧童指引,你便进入了杜牧的诗境。
 P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