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对当年中国的社会发展进行全局性、总括性、趋势性的分析,对下一年度的社会发展进程做出预判的研究报告。自1993年出版第1本,到2016年已出版了25本。本书是历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的汇总,忠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纵观中国的发展变化、政策走向,进而把脉今后的社会形势,厘清发展思路。
|
| 關於作者: |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1972年在山东师范毕业大学附中高中毕业。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考取出国留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集中学法语。1983年赴法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与夫人一起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城乡社会学研究室。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任工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享受政府特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2011年3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12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1972年在山东师范毕业大学附中高中毕业。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考取出国留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集中学法语。1983年赴法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与夫人一起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城乡社会学研究室。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任工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享受政府特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2011年3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12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
陈光金,男,1962年5月出生,湖南醴陵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专著)、《新经济学领域的拓疆者贝克尔评传》(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 (合著)、《内发的村庄》(合著)、《中国小康社会》(合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合著)等;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有《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城市化引领中国新成长阶段》《城市化引领中国新成长阶段》等。
赵克斌,男,1963年出生,北京市人。1988年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纪委书记。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秘书长等职务。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村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企业保障社会化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合著有《中国国情丛书:陵县卷》《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等,主编《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撰写《国际家庭年话家庭》《应关注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等论文和研究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