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NT$
398.0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雪的练习生
》
售價:NT$
347.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編輯推薦:
本书共分为10章,各章讲解内容分别如下。第1章:物联网概论。主要介绍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和市场应用前景。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主要介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定义和应用。第3章:传感器智能设备及智能终端。主要介绍传感器设备性能、原理、分类;智能终端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各技术的协议、标准。第5章:宽带无线与通信网。主要介绍宽带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的相关技术。第6章:云计算基本技术。主要介绍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包括什么是云计算,了解云计算的发展演进、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层次结构、关键技术、典型的云计算原理。第7章:物联网中间件。主要介绍物联网中间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联网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在物联网中的作用,物联网中间件系统总体架构,物联网中间件设计的方法以及物联网三个典型的中间件。第8章:物联网数据融合与管理。主要介绍数据融合以及技术的定义与应用。第9章:物联网安全与测试技术。主要介绍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特征、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物联网的测试技术定义、特点以及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10章,内容涵盖了物联网概论、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智能设备及智能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宽带无线与通信网、云计算基本技术、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数据融合与管理、物联网安全与测试技术、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交通。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可读性强,便于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适合其他物联网相关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物联网概论11.1 物联网概述21.1.1 物联网的定义与特点21.1.2 物联网市场的技术驱动31.1.3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31.2 物联网体系结构61.2.1 物联网的参考体系架构61.2.2 物联网的形态结构81.2.3 物联网体系9小结11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132.1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142.1.1 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142.1.2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142.2 条形码技术152.2.1 条形码概述152.2.2 条形码的分类和编码方法152.2.3 条形码识读原理与技术182.2.4 二维码212.2.5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222.3 射频识别技术232.3.1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232.3.2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242.3.3 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242.3.4 射频识别技术标准242.3.5 EPC规范262.3.6 射频识别的应用292.4 机器视觉识别技术302.4.1 机器视觉识别概述302.4.2 机器视觉系统的典型结构302.4.3 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322.5 生物识别技术322.5.1 生物识别技术概述322.5.2 指纹识别352.5.3 声纹识别372.5.4 人脸识别402.5.5 手掌静脉识别412.5.6 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42小结42第3章 传感器智能设备及智能终端433.1 传感器设备443.1.1 什么是传感器设备443.1.2 传感器的特性453.1.3 代表性传感器的原理483.2 智能终端553.2.1 智能终端的定义553.2.2 智能终端的特点553.2.3 智能传感器与智能终端573.2.4 智能终端的应用583.2.5 智能终端发展现状与趋势59小结62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63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644.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644.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技术架构664.2 低速无线网络规范概述684.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协议684.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架构694.3 IEEE 802.15.4技术714.3.1 IEEE 802.15系列标准714.3.2 IEEE 802.15.4协议簇724.3.3 IEEE802.15.4协议栈结构734.3.4 IEEE 802.15.4物理层协议734.3.5 IEEE 802.15.4的MAC协议764.4 ZigBee技术794.4.1 ZigBee技术的特点794.4.2 ZigBee协议体系804.4.3 ZigBee网络的构成824.5 6LoWPAN技术834.5.1 6LoWPAN技术的优势834.5.2 6LoWPAN标准协议栈架构844.5.3 6LoWPAN网络拓扑和路由协议854.5.4 6LoWPAN网络层帧格式854.6 蓝牙及蓝牙4.x技术874.6.1 蓝牙技术概述874.6.2 蓝牙4.x技术894.7 体域网技术904.7.1 体域网的架构904.7.2 无线体域网的节点设计934.7.3 体域网面临的挑战944.8 面向视频通信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954.8.1 关键技术954.8.2 面临的挑战96小结96第5章 宽带无线与通信网975.1 宽带无线网985.1.1 互联网定义与发展985.1.2 宽带无线网络的定义与发展995.1.3 无线局域网1015.1.4 无线城域网1085.2 移动通信网1115.2.1 移动通信的出现1115.2.2 移动通信技术1135.3 移动互联网1195.3.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1195.3.2 移动互联网的目标1205.3.3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1215.3.4 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122小结124第6章 云计算基本技术1256.1 云计算概述1266.1.1 云计算定义1266.1.2 云计算体系结构1286.1.3 云计算关键技术1296.1.4 云计算技术层次1306.2 谷歌文件系统云计算原理应用1316.2.1 谷歌文件系统1316.2.2 分布式数据处理MapReduce1356.2.3 分布式锁服务1376.2.4 分布式结构化数据表Bigtable1376.2.5 分布式存储系统Megastore1406.3 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方式141小结143第7章 物联网中间件1457.1 物联网中间件简介1467.1.1 什么是物联网中间件1467.1.2 中间件在物联网中的作用1477.1.3 物联网中间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77.1.4 物联网中间件系统总体架构1487.1.5 物联网中间件设计方法1507.2 物联网典型中间件1517.2.1 传感网网关中间件1517.2.2 传感网节点中间件1527.2.3 传感网安全中间件154小结155第8章 物联网数据融合与管理1578.1 数据融合概述1588.1.1 数据融合的发展1588.1.2 数据融合的定义1588.1.3 数据融合的发展1598.2 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1608.2.1 数据融合的体系结构1608.2.2 数据融合技术的理论方法1618.2.3 数据融合模型介绍1648.3 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技术1668.3.1 物联网数据融合的作用1668.3.2 传感网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1678.3.3 基于信息抽象层次的数据融合模型1698.3.4 多传感器算法1708.4 物联网数据管理技术1708.4.1 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特点1708.4.2 传感网数据管理系统结构171小结171第9章 物联网安全与测试技术1739.1 物联网安全概述1749.1.1 物联网安全特征1749.1.2 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1759.1.3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1769.2 物联网的安全关键技术1779.2.1 密钥管理机制1779.2.2 数据处理与隐私性1789.2.3 安全路由1799.2.4 认证与访问控制1809.2.5 恶意代码防御1819.2.6 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技术1829.2.7 基于IPv6物联网的安全技术1829.3 物联网的安全管理1839.4 物联网的测试技术概述1859.4.1 需求分析1859.4.2 测试标准1899.4.3 传感网网络测试的特点1909.4.4 传感网测试架构1929.5 物联网安全测试1939.5.1 安全测试系统概述1939.5.2 系统的搭建与测试报告198小结198第10章 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交通19910.1 智能交通概述20010.1.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20010.1.2 智能交通系统功能与特征20210.1.3 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技术20210.2 智能交通系统平台架构20510.3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20810.3.1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方案设计20810.3.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案例21010.4 车联网21110.4.1 车联网概述21110.4.2 国内外车联网的发展史21210.4.3 车联网的功能与关键技术21310.4.4 车联网发展展望215小结216参考文献217
內容試閱 :
前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依然是互联网,只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非常有利于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技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已经与互联网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物联网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它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之中。本书共分为10章,各章讲解内容分别如下。第1章:物联网概论。主要介绍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和市场应用前景。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主要介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定义和应用。第3章:传感器智能设备及智能终端。主要介绍传感器设备性能、原理、分类;智能终端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各技术的协议、标准。第5章:宽带无线与通信网。主要介绍宽带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的相关技术。第6章:云计算基本技术。主要介绍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包括什么是云计算,了解云计算的发展演进、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层次结构、关键技术、典型的云计算原理。第7章:物联网中间件。主要介绍物联网中间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联网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在物联网中的作用,物联网中间件系统总体架构,物联网中间件设计的方法以及物联网三个典型的中间件。第8章:物联网数据融合与管理。主要介绍数据融合以及技术的定义与应用。第9章:物联网安全与测试技术。主要介绍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特征、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物联网的测试技术定义、特点以及系统的搭建与测试报告。第10章: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交通。以交通为实例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本书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韦鹏程、石熙、邹晓兵、付仕明、李莉、李志根据部分物联网参考资料、文献及自身科研成果撰写而成。全书体系完整,内容专业、语言流畅,容易理解。该著作支持项目为重庆市交互式教育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心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交互式儿童电子产品协调创新中心。本书在合作过程中,还借鉴了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成果以及案例作为参考,在此表示敬意和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业内专家、同行以及广大读者积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