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南北朝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文、史、儒、玄、佛、道等各门均有新变代雄,其中诗文体式之新变尤为显著。本书*章探讨南朝雅乐歌辞的文体新变,以宋、齐、梁三朝祀五帝歌辞的体式变化为考察线索;第二章讨论促成汉语诗歌从自然协韵之古诗发展至讲究平仄粘对之近体诗的声律审美实践;第三章讨论此期五言四句体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绝句文体观念;第四章探讨梁代文士标举《柏梁台联句》为七言诗始篇的背景及其对七律兴起的影响。结语剖析南朝文体新变与学术文化的走向,认为文士自觉的新变追求和实践,是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形成的重要动力。南朝文体新变所表现出文化取向与创新精神,是其时学术文化创造极为活跃的重要原因,为隋唐文化开放的盛世到来奠定了基调。全书在多学科视野中考察南朝的文体新变现象与其时学术文化的内在互动,准确、深刻地揭示此期史籍所言诗体甚新变属文好为新变的表现形式与深层内涵,有助读者认识古代文化价值系统的阶段性演变机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 內容簡介: |   
          |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一书系统探讨南朝雅乐歌辞、永明体、绝句体、七言诗等代表性文体之新变现象。全书交叉运用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朝学风与士族文化的考察,对乐府以数立言的体式创新与九言诗之兴、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绝句诗确立的文化语境、《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地位确立与南朝新兴文士的自我士大夫化等论题做出富有新意的研讨,展示出中国文学体式从汉魏风骨走向盛唐气象的内在脉络。 |  
         
          | 關於作者: |   
          | 李晓红,1982年生,2001-2013年就读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后证书,2013年7月起就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体学、南北朝文学与历史文化,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 目錄: |   
          | 序 绪论
 第一节 南朝文体新变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南朝文体新变研究概况与本书思路
 
 第一章 雅乐歌辞文体新变以五帝歌为中心
 第一节 《宋明堂歌》五帝歌辞以数立言之创制
 第二节 以数立言造作五帝歌辞的原因与寓意
 第三节 以数立言制辞方式的传播及其历史意味
 小 结
 
 第二章 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
 第一节 声律审美发现时代与创首者之争
 第二节 永明声律审美与生民歌咏
 第三节 音韵尽殊与易读诵中的自然旨趣
 第四节 通融旧传统与新学风之文化品格
 第五节 永明声律审美对诗体的影响
 小 结
 
 第三章 绝句体的确立与其文化背景
 第一节 绝句是否为唐题与唐前的绝句观
 第二节 五言四句体的兴盛与士族文化取向
 第三节 绝句的名义与其文体特色
 第四节 从绝句至截句及其文体史意义
 小 结
 
 第四章 齐梁七言诗起源论
 第一节 《柏梁诗》与齐梁文人对七言体的接受心态
 第二节 南朝诗体观念对兮字句式的扬弃
 第三节 《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之影响
 小 结
 结 语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走向
 附录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塑造
 一、先行研究及存在问题
 二、形塑的起点:《钱唐苏小歌》
 三、苏小小多重性格的形塑
 四、苏小小传奇:情欲与浪漫主义
 五、从幽魂到人:生死存亡的选择
 小 结
 附录二
 论八言诗及其相关问题
 一、八言与其诗体的界定
 二、卢群与庾信八言诗考
 三、翟灏八言诗及其诗体创新尝试
 四、八言诗世罕见的原因与其特点探析
 小 结
 附录三
 卞彬童谣与宋齐革易之历史书写
 从《南齐书`卞彬传》据《南史》补字说起
 一、《南齐书》与《南史》对卞彬童谣的不同记载
 二、童谣文体与卞彬之指刺
 三、《南齐书》卞彬童谣的历史语境解析
 四、《南史》卞彬童谣的历史语境解析
 五、文学修辞与历史书写的复数镜像
 小 结
 本书各章节发表说明
 参考文献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 李立信 
 南朝是我国学术文化产生巨变的时期。一则儒学渐衰,老庄抬头;再则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此时不仅出现大量的翻译佛经,而且文士与高僧交往频繁;三则胡、汉由以往之对峙而渐趋于融合,胡人固极汉化,而汉人之胡化,尤甚于以往;四则声律说及文笔说之出现,对文坛产生正面且直接之冲激;而士族集团之兴起,亦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新的变数。以上诸端,对南朝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文体新变,正是在此一转变契机中,得以突显。
 作者在书中谈到庙堂之音的雅乐歌辞、永明声律、绝句及七言诗等几种文体。除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去讨论文体新变之外,更深入探讨出其文化背景之所以然。由于文化背景的清晰呈现,使我们对问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如五帝歌辞之所以有各种言数之作,实因以数立言,而以此制歌之原因与寓意,作者均作了详细的论述;至于论永明声律,除了一般学者谈论的问题之外,作者更深入探讨其文化渊源与知识背景。论绝句之兴盛,则又与当时士族之文化取向相结合;论七言之起源,则提出南朝诗体观念对兮字之扬弃。在在都呈现出可圈可点之敏锐观察。这是许多谈到文体新变的作者,往往忽略而不论的。
 相信这本大作,对研究文体新变的学者,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这本大作,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后浪推前浪,新人替旧人的学术界荣景。
 甲午岁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