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香港/國際用戶 |
|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 ![]()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售價:NT$ 556 ![]() 《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售價:NT$ 347 ![]() 《 水电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技术实践 》 售價:NT$ 398 ![]() 《 出版的力量:清末至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工业化出版 》 售價:NT$ 357 ![]() 《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修订版) 》 售價:NT$ 367 ![]() 《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NT$ 704 ![]() 《 五个夸张的数学故事:支持儿童直接建立数学思维 》 售價:NT$ 255 ![]() 《 书写中国:从书迹流变溯源中华文明史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寻根汉字追踪文脉溯源中华理解中国 》 售價:NT$ 806 |
| 編輯推薦: |
|
全面呈现赵福全教授战略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赵福全简介: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导,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发展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 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英国锰铜公司董事、以及浙江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家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 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2018-2020),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移动出行理事会理事,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电动汽车总体专家组成员,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精英智库联合执行主席,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主流车企的首席战略顾问。 |
| 內容簡介: |
| 《赵福全论汽车产业》是编者将赵福全先生在各种场合,以演讲、专访、专论和主持点评等不同形式发表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分类、核对完善和精修提炼,再精心修订和重新编排汇总而成。全书共计编录文章46篇,体系脉络清晰,涵盖了社会、产业、企业、产品、技术和人才等各个层面,涉及到现状分析、症结识别、方向判断、未来目标、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等诸多要素。汽车产业发展的种种难题,在本书中都有相应的解答或阐释,或简明扼要直指要害,或旁征博引开具良方。这本书也可视作汽车产业的解惑之作,无论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还是各类企业、研究机构,都能从中觅得“养分”。 |
| 關於作者: |
|
刘宗巍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汽车企业技术管理研究,侧重于研发方法论,产品开发流程与项目管理,以及技术战略评价与决策方法论等。 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博士。毕业后一直追随赵福全左右。曾在吉利研发一线工作六年,直接领导过企业产品战略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以及商务管理等五大业务板块。2014年加盟清华大学。 目前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管理分会秘书长。近年来参与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战略研究项目20余项。特别是作为专家组成员和主要执笔人,参与了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中国制造2025”)汽车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的编撰。领导编撰企业、产品及技术战略等各类研究报告近百万字。已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2部(合著)。 |
| 目錄: |
|
序
前言 第一部分强国篇 强国论系列之一:汽车强国战略不坚定是要害/002 强国论系列之二: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基础/012 强国论系列之三:汽车强国需要正确的战略判断/021 强国论系列之四:汽车强国的系统性评价指标/030 强国论系列之五:汽车强国需要科学、稳定、统一的法制管理/039 强国论系列之六:汽车强国建设重在行动/049 第二部分产业篇 汽车产业变革的特征与未来战略机遇/058 为何传统汽车巨擘们对产业重构深感焦虑?/062 应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看待“工业4.0”/070 “工业4.O”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075 “智能机器人”强大,“智能稻草人”无用/085 汽车产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载体/091 确保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新角色思考/097 电动汽车碳排放争议辨析/107 发展智能汽车:战略意义重大、顶层设计关键/1 13 谈合资股比放开/123 ?汽车产业应该怎样放开?/125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将持续增长/135 自主品牌“2.0时代”:品牌提升是核心/137 治理雾霾:执行到位是关键/144 C-NCAP要在C上下功夫/147 第三部分企业篇 自主研发的体系建设与绩效管理/151 正规化与国际化:中国自主品牌做强的基础/176 自主创新的两化论/185 体系建设和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90 自主创新:可为与不可为/193 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能力正在发生质变/199 自主品牌破局亟须夯实质量关/213 中国车企“走出去”战略选择的思考/219 油耗法规考验自主品牌竞争力/225 第四部分技术篇 企业面向百公里5升油耗法规的节能技术路线思考/23 1 智能汽车不是彼此颠覆,而是跨界合作/236 造车不是“造手机”/239 自主品牌车企更应加强平台化建设/245 本土零部件企业需积极应对平台化模块化战略/248 谈谈汽车造型设计/250 汽车设计的“中国风”与“国际风”/253 汽车安全是自主品牌最佳的突破口/257 混合动力是满足未来油耗法规的必然选择/261 第五部分人才篇 关于赵福全 关于编者 |
| 內容試閱: |
|
痛并快乐的生活
第一次见到赵总是在2005年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五十周年院庆的典礼上,彼时我有幸作为在校学生代表登台发言,而在我前面代表所有校友致辞的就是时任华晨金杯副总裁的赵总。犹记得赵总现场无稿、即兴发挥,毫无官样套话、句句命中痛点,特别是谈到对母校汽车学院的深情,令人感怀,而话锋一转,直言学校对汽车学科关注和投入太少,以致于后来校长致辞时特意脱稿,专门做了一番回应,表态一定要全力做好富有历史传承和重要地位的汽车学科。现场的校友们,心中直呼痛快! 这是赵总的演讲魅力给我的第一次震撼,“超级牛人”的标签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而比同台“亮相”更可谓巧合的是,母亲听了典礼录音后一个劲地说,那你毕业了不如就去追随这位赵总吧。我只付之一笑,因为自己很有把握——赵总当时肯定没有记住我:)不曾想到母亲竟然一语中的,后来真的在赵总身边长期工作。如此看来,人生果真因缘际会! 如今追随赵总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从2007年博士毕业后受恩师王登峰教授推荐来到吉利汽车投奔赵总,到2013年随他转战清华大学;从赵总的贴身大秘,到吉利汽车研究院的部长、院长助理,再到今天清华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的副教授。这一路走来,赵总于我既是领导,更是师傅。在朝夕相处中,赵总的以身示范兼细微指点,让我受益良多、无法尽言,也使我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重要转型。 虽然最初那点震撼,现在早觉稀松平常。但赵总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触类旁通的渊博知识和纵横捭阖的语言能力,至今仍然时不时地“冲撞”我的心灵,每每让我激动不已。看战略,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如一本教科书,每次旁人以为攀上巅峰之时,他早已谋划开启下一个征程;说认真,他成名虽早,却无半分懈怠,做每件事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力求精品;论渊博,上至国家战略、产业政策,下至企业管理、技术细节,几乎方方面面他都有系统思考和精辟观点;谈语言,他能够流利运用英语、日语,几乎如同汉语,甚至可以直接对着中文稿做外文演讲。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其自我激励、不断求索的勤勉精神。可以说,相处越久我的“粉丝情结”就越重,也让我不断感受到得遇名师、自我提升的窃喜。 当然,跟着赵总做事也不容易,个中滋味,如人饮水。毫不夸张地讲,这十年也是一种痛并快乐的生活。因为他想做的事情总是太多,而且一旦开始做起来就忘我般地“较真”。这也让作为“陪练”的我,感到“苦不堪言”。就说演讲吧,外人看到的是,几乎各个方面的不同话题,他都能讲,而且场场出彩,似乎真知灼见用之不尽,妙语连珠取之无穷;即使同一个主题,他每次也总能讲出诸多“新意”。而唯有我最知道,在这背后的是,赵总对自己远超常人的高标准要求,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几乎每一次演讲,他都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要求自己一定讲出高度、讲出深度,并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不断完善。有多少次,已是深夜,他还打来电话要我增加几页新内容;又有多少次,临到登台之前,还叫我赶紧修改一处图表或者更新一组数据。他之所以在“台上”能对演讲内容熟稔于心、信手拈来,能在演讲表达上挥洒自如、淋漓尽致,原因无非“台下”认真、执着而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正因为这种近乎“洁癖”的自我要求和倾情投入,使赵总的每一次演讲几乎都被奉为经典,备受追捧。经常是赵总这边刚刚讲完,那边一大堆人就围将上来,边换名片边交流,争相索要讲稿。甚至于“爱屋及乌”,连我身边也往往会聚上不少人,想让我“通融”一下,把讲稿分享。另有很多领导和专家,不止一次地向我叮咛:赵总这些思想太有价值了,你在赵总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固然得益匪浅,更应该将这些宝贵的材料整理出来,结集成册,广为传播,从而让行业内更多的同仁都能受益!一些较为熟悉的前辈,更直言这是我的责任,嘱我务必早日完成这项工作!谆谆教诲,殷切希望,如何敢不从命?! 其实,作为最能体会赵总思想精华和价值者之一,我自己也早就想整理赵总的各种言论和观点,形成文集,流传于世。只是一方面彼时身在企业,总有一些不便;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做起来也必然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所以迟迟难下决心。而如今身处高等学府的中立学术平台,兼且以研究汽车产业、企业和技术战略为主业,顿感条件成熟、时不我待。纵然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把这件“功业”完成。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本无意独自欣赏,更从未想过“独吞”,而是愿意奉上赵总的思想盛宴,让多少渴望者与我一起分享品读智者心声的快乐,相信必能使广大读者同仁,对汽车工业有更加深入、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本《赵福全论汽车产业(一)》终于如愿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本书是我将赵总在各种场合,以演讲、专访、专论和主持点评等不同形式发表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分类、核对完善和精修提炼,再编排汇总而成。全书共计编录文章46篇。为准确传递赵总的思想,我自问尽了最大努力:一些材料由于间隔时间较久,记忆已趋模糊,便重新去听当时的现场录音,以求准确;更有不少材料是之前不曾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tw | |
|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