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 內容簡介: |
|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是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前日本通产省专利厅评审部主任评审员富田彻男先生大作,由辽宁师大廖正衡先生组织翻译为中文出版。本书以日本为例,详细记述日本二战后如何发展经济与技术的过程,特别在专利技术领域,如何与美国针锋相对进行抗争,书中的记录详尽完善,还坦诚披露国际间专利斗争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日本以二战战败国的惨状,国家经济整体凋敝的现实,告诉世界:日本国家还要发展,技术还要壮大,那么,如何与诸如美国这样的技术大国进行贸易,贸易的策略,以及政策推进都有什么?有哪些措施?书中记录了日本使用一系列方法抗衡美国的国际技术霸权,今天读来令人思虑良多。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不无借鉴价值。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末叶,经过20年的发展,技术主义似乎并没有完全占上风,相反,由于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缺位,使得专利遭受侵权的风险极大,逐渐挫伤着技术发明创作的后劲,侵蚀与毁坏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秩序环境,无形之中也从一个侧面阻碍了中国技术进步,以及自有知识产权的成长空间。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似乎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 關於作者: |
|
富田彻男,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1934年生于东京,1957年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1957年考入日本通产省专利厅,任评审部主任评审员,直到1995年退休。1967年参编《日本科学技术史大系》,1973年组织翻译德国贝克曼《西洋事物起源》,获得翻译出版文化奖。1980年主编《工业产权制度百年史》《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变迁》,合译《希特勒的专利战略》。出版专著《技术有国境吗技术转移与气候、风土、社会》《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合著《中小企业与专利战略》。廖正衡,1931年生,辽宁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要研究领域: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张明国,1963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日本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领域: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徐书绅,192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化学。金路,大连大学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经济与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