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 編輯推薦: |   
          |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真实还原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 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按照时间线讲述周恩来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对党一以贯之的忠诚热爱
 富民强国的抱负和担当
 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
 珍贵图片为首次集中公开发表
 极强的可读性适合各类读者
 对于想了解重大决策怎么形成,周恩来的生平等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图书。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真实地记叙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关于国内外重大问题决策的来龙去脉,如炮击金门、解决台湾问题方式的提出、解决边境问题方针的确定等;阐述了周恩来为我国统一战线、外交、民族宗教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周恩来践行党的优良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伟人风范;记述了中共*代领导集体形成的过程,及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通过多位亲历者的回忆,讲述了文革中周恩来为保护老干部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记述了几位对党史研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的业绩。 作者依据多种史料,并加以深入分析研究,所著文章内容丰富、真实生动、文笔流畅、条理清晰;澄清了某些流传失实之事和错误认识;充分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政治智慧和胆略,是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出版价值和意义。
 |  
         
          | 關於作者: |   
          | 廖心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参加过《*传》《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的撰稿,编辑过不少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著作集,并长期主持研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生平思想并编辑他们文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原主任。 |  
         
          | 目錄: |   
          | 序言(金冲及) 
 1、1958年毛泽东决策炮击金门的历史考察
 2、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3、特赦国内战犯方针的提出
 4、争取李宗仁回国的前前后后
 5、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24字方针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办法
 7、成功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思路和作法
 8、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的对策方法
 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打破西方封锁和包围的决策历程
 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邓小平等打破苏联包围
 的战略思想与决策历程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发展中非关系的两个里程碑
 1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纠左历程
 |  
         
          | 內容試閱: |   
          | 序 言 
 金冲及
 
 十分高兴,看到廖心文同志把她多年来所写的文章结集出版。这是一本值得关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读者们一读的书。
 我和心文同志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事30多年。她参加过《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的撰稿,编辑过不少党和国家老一代领导人的著作集,并长期主持研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生平思想并编辑他们文稿的第二编研部工作。熟识她的人都深知她为人处事的特点:勤奋、严谨、负责、低调、乐于助人,几十年如一日。
 正因为如此,她从事党史国史研究有几个重要优势:30多年来系统地研读过大量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文稿、函电、有关会议记录等,比较深入地了解一些重大决策形成的过程;为了弄清一些从文字档案还难以明白的问题,访问过众多同这些主要领导人有关的老人,并且同他们中一些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听取他们对这些事情的观察和分析;工作中遇到一些前人没有多少研究成果而又必须恰当处理的问题,常驱使她认真思索;她的文笔流畅,条理清晰,特别是一些回忆文章富有深情,对读者有感染力。在党史国史研究者中,具有这种机会和条件的人,并不算多。
 翻开这本书就会注意到,老一辈领导人如何处理台湾问题、边界问题、打破外国包围问题、非洲问题等,这些都是中国常常面对的极为重要、政策性和政治敏感性极强,而以往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书中10多篇论文依据大量原始档案和熟知实情的有关人士口述,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考察,并对其中重大决策的过程能够抓住要点,做出细腻的剖析,使读者对这些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智慧和胆略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分崇敬的对象。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对周恩来的研究在全书中占有很大比重。从他的入党时间到最后岁月,作者都依据档案和知情人提供的事实做了细致的论述。其中如《周恩来生命最后的历程》那篇长文,根据他的病历和大夫、随行人员的口述,朴实地再现了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读后使人深深感动。有些社会上流传失实的事情,书中做了澄清。
 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较少为人所了解。作者根据现在保存下来的100多篇朱德调查报告综合起来,写出《朱德与调查研究》一文,体现出朱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和由此形成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许多真知灼见,帮助读者从心目中树立起一个更加完整的朱德形象。
 廖心文同志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工作任务一直十分繁重,往往一个任务还没有完成,新的任务又等着她了。她的精力主要都投入这些集体性的工作中。收入本书的文章大多属于随着工作发展的需要而写成的,写作的时间也往往比较匆忙。书稿中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分析,却大多没有充分展开,这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她一定能够在以往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过通盘筹划,为党史国史事业提供新的更加系统的研究成果。这可以说是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