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 內容簡介: |   
          | 陆文雄编著的这本《中国皇帝传》沿着自秦汉至明清的历史脉络、按照一定的原则,精心选取了我国封建专制时期的300多位皇帝。并且对被收录皇帝的生平政绩、轶事典故做出了阐述和总结,更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对其帝王生涯做出了评价,希望能够以此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看待这些曾经显赫一时、威风至极的帝王天子,并从中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一抹剪影。 |  
         
          | 目錄: |   
          | 秦朝 秦始皇:太阿一斩浮云荡,寰宇六合群雄伏
 秦二世:指鹿为马,亡秦终胡
 两汉
 西汉
 汉高祖:古来壮士行何畏,斩蛇方知天命归
 汉惠帝:治国权柄虽有尽,奉行仁道庶无愧
 西汉前少帝:宫门深似海,帝王亦多哀
 西汉后少帝:纵为天子,不得天眷
 汉文帝:尝汤孝子能为帝,德怀天下汉家兴
 汉景帝:承先祖之旧业,启后世之雄图
 汉武帝:秋风不见茂陵客,至今犹思轮台身
 汉昭帝:八岁孤孺子,十四昭明君
 汉废帝:昏聩之帝,抑或失时之君
 汉宣帝:汉廷莫疑公孙氏,吾身原是帝王家
 汉元帝:好儒而懦,多才非材
 汉成帝:卿本穆穆天子尊,何故驱燕啄皇孙
 汉哀帝:为政不知善始终,后世徒留断袖典
 汉平帝:外戚一枝独大,为君又能奈何
 新太租:周公辅成空寄望,安汉终究沦笑谈
 汉更始帝:不承先祖德智,却袭前人弊缺_l
 东汉
 汉光武帝:红光乘牛君莫笑,安知非仆策铜驹-l
 汉明帝:金人曾入帝子梦,日月重辉润慧德
 汉章帝:生性淳厚尊嫡母,以柔济刚固汉邦
 汉和帝:永元又见宣霍事,汉室昌隆在吾身
 汉殇帝:百日明堂主,一岁早天儿
 汉安帝:父荫及子终称帝,任宦疏贤难称德
 东汉前少帝:孰料北乡子,也入帝王宫
 汉顺帝:心有柔善,身无政才
 汉冲帝:可惜帝王福祚短,未及长成整河山
 汉质帝:可奇慧眼识跋扈,不知韬晦也成哀
 汉桓帝:既施妙策诛奸佞,何轻贤臣重五侯
 汉灵帝:驴车狗冠宫廷市,长使后世掩太息
 东汉后少帝:帝身辗转北邙山,史侯见迫何艰难
 汉献帝:衣带传诏事不竟,犹能济世法神农
 三国
 魏
 魏文帝:阿瞒不幸子桓幸,文土豪迈治升平
 魏明帝:失恃幼子哭幼鹿,仁孝铺展帝王途
 魏齐王:纵乐且畏决断,帝祚岂能久长
 魏高贵乡公:司马之心不可逆,宁为高贵乡公死
 魏元帝:未代亡国一废帝,天子礼仪两陈留
 蜀
 蜀汉昭烈帝:老来何惧髀肉生,夷陵焚尽枉前功
 蜀汉后主:夜梦北斗吞入腹,素车白马衔璧逢
 吴
 吴太祖:拥日入怀帝子兆,白虹六剑射虎郎
 吴废帝:可恨糊涂老翁丈,孤弱明主下朝堂
 吴景帝:雉小而直犹可赞,三让乃受除权奸
 吴末帝:昔为令主誉国内,今做降臣吾惧谁
 两晋
 西晋
 晋武帝:三分一统真帝业,羊车风流枉焚裘
 晋惠帝:莫笑蛤蟆肉糜事,侍中忠血愚亦知
 晋怀帝:可鄙旧臣悲旧事,累杀豫章天子身
 晋愍帝:为国岂忍百姓死,叔侄同辱亦同悲
 东晋
 晋元帝:牛氏代马岂为辱,更恨因私苦万民
 晋明帝:望日遗鞭梦绕城,哀哉晋祚不得长
 晋成帝:叛将丑言有何惧,但悲不见白头公
 晋康帝:皇兄有后而年幼,皇弟年长宜承君
 晋穆帝:晋室偏安无他志,拓土幸赖有桓温
 晋哀帝:王事不若长生事,服食丹药帝政绝
 晋废帝:不曾失德却失势,有心复辟却复还
 晋简文帝:晋室中兴何必远,庙堂昏昏望霞举
 晋孝武帝:国祚久来待昌明,孰料戏言祸加身
 晋安帝:不辨冬夏真愚子,政令无出假君王
 晋恭帝:晋祚早断吾何惜,奈何心甘身就死
 十六国
 前凉
 前凉威王:僭号不知笼人心,荒淫无道拜玄冥
 前燕
 前燕景昭帝:三代同乘逐天下,死胡岂敢惊活君
 前燕幽帝:尝言一意死首丘,奈何二心欲乱秦
 后燕
 后燕成武帝:同室遭忌难相容,中兴燕祚又谁功
 后燕惠愍帝:无志岂是仁明主,杀母终非济世雄
 后燕灵帝:残杀五百不知省,困杀饿殍终自戕
 后燕僖帝:叛父背兄幸不死,数度谋逆终难容
 后燕昭武帝:非周伊而称桓甲,用苛刑而远人心
 后燕昭文帝:宠幸爱后国人伤,自毁门庭日不长
 南燕
 南燕献武帝:广聚儒生纳良议,不容相欺固君臣
 南燕末帝:先祖遗梦曾得望,臣民离心终失国
 西燕
 西燕威帝:一雌一雄乱紫宫,文玉含恨凤凰城
 西燕武桓帝:昔时落魄贩履仆,今日复为亡国君
 前秦
 前秦景明帝:天地有奇亦有命,苻氏顺受承太平
 前秦废帝:独眼泣血不知畏,纵名长生岂容生
 前秦宣昭帝:卅付应王漳水梦,徒哀新平壮烈魂
 前秦哀平帝:危难曾寄中兴望,猜忌岂免身死局
 前秦高帝:人肉亦可充飨,国乱何不立长
 前秦文宣帝:叹国祚兮早衰,难回天兮徒哀
 后秦
 后秦武昭帝:叛贼何德敢求玺,负恩有愧君王期
 后秦文桓帝:小子大才足建业,身后诸事无我求
 后秦末帝:以德服人仁厚主,扶危无力亡国君
 汉赵
 汉赵光文帝:角鱼日华贵呈子,安世不忍祸及孙
 汉赵废帝:猜忌不能容弟,君位终不久期
 汉赵昭武帝:父子同承日华梦,毕竟乱世一豪雄
 汉赵隐帝:害叔淫母乱常伦,纵有才能不似君
 汉赵昭文帝:千里宝驹不曲意,二尺浩光耀管涔
 后赵
 后赵明帝:鹿死谁手犹未定,三郎如何比轩辕
 后赵文帝:天命既已去,孤身复何言
 后赵武帝:虎毒犹能不食子,暴主奈何戮儿孙
 后赵少帝:十岁登基一月死,孺子何德复何辜
 后赵成帝:穷途莫问谁为叛,残杀幼弟愧称贤
 后赵仁武帝:吾不能久汝岂久,悲哉石氏自此休
 胡夏
 胡夏武烈帝:可叹龙雀冠神都,折辱负恩一凶徒
 胡夏秦王:败擒莫咎马失蹄,须知明主不容欺
 胡夏末帝:阴槃狐鸣泣故国,天道不彰莫多说
 成汉
 成汉武帝:虹断蟒盘双吉兆,先死后贵一人君
 成汉哀帝:哭灵岂料随君去,厚仁何故不长生
 成汉幽公:为君无道复昏庸,贬黜何枉郡县公
 成汉昭文帝:一日天子犹心满,何必寄念百世侯
 成汉末帝:疏亲诛贤,亡不在天
 冉魏
 武悼天王:夷狄禽兽尚谋逆,豪杰胡不树帝基
 南北朝
 南朝
 宋
 宋武帝:寄奴雄气如龙虎,恶例先开帝胄孤
 宋少帝:独力岂能擎帝业,天渊龙舟空悲月
 宋文帝:道济枉死弹冠庆,徒悔自崩万里城
 宋元帝:弑父难为人子,戮上终究元凶
 宋孝武帝:荒淫竟是专情帝,一片痴心可称奇
 宋前废帝:兽行岂是人君相,禽畜尚不乱伦常
 宋明帝:扶危平乱可称善,偏逞残奢问鬼神
 宋后废帝:执棒戮民荒远道,援弓射脐葬河山
 宋顺帝:引颈受戮去便罢,此后不生帝王家
 齐
 齐太祖:射脐幸赖假弓矢,桑盖独荫真君王
 齐武帝:大檐龙盘自有兆,治国升平岂无良
 齐前废帝:可笑富儿犹胜我,孰谓帝室有洪福
 齐后废帝:三月帝王岂容羡,一身生死尽受连
 齐明帝:福薄奈何得天幸,德恶未料失家国
 齐炀帝:黄金铸莲步生花,玉奴岂愿负东昏
 齐和帝:吾有醇酒堪一死,何必周折费黄金
 梁
 梁武帝:应知虚名招实祸,偏纳奸邪误身家
 梁元帝:翻读万卷犹今日,宫台枉焚金楼子
 梁敬帝:政令征伐不由己,身家性命尽在人
 陈
 陈武帝:且邀将士啖鸭肉,再整河山百废修
 陈文帝:微寒方晓帝业艰,王化未行憾九泉
 陈废帝:孺子难负国器,废君易遭天亡
 陈孝宣帝:侄子懦弱无大任,捍卫神器有真龙
 陈后主:清漪流光后庭树,照来心肝半点无
 北朝
 北魏
 北魏道武帝:复国兴宗有帝业,忌亲诛贤无善终
 北魏明元帝:孝子何尝羡昭帝,小惩可受大则驱
 北魏太武帝:雄壮可竟道武业,悔杀难防杀身灾
 北魏隐王:长幼乱序常有忌,厚赐无方不及心
 北魏文成帝:虽小亦似天子,长大不惧叛逆
 北魏献文帝:少时常悬济世,长来独慕出尘
 北魏孝文帝:身虽异族慕汉化,南迁洛都革旧俗
 北魏宣武帝:子贵不忍母死,朝权终倾外戚
 北魏文景帝:奢靡不知克己,帝王大梦难期
 北魏孝明帝:仁父岂愿误子,恶母竟害亲儿
 北魏少帝:权争所殃不由身,沉作黄河一缕魂
 北魏孝庄帝:高贵乡公是吾愿,死犹须为岂贪生
 北魏顺帝:荒淫有负中兴志,忘恩枉费复国心
 北魏惠哀帝:傀儡帝业易短,弃子命途难长
 北魏前废帝:苍天纵不语,死劫亦难逃
 北魏后废帝:同室岂料异路,殊道终究同归
 北魏孝武帝:乡农终不可,远投亦无明
 东魏
 东魏孝静帝:小小青雀志在天,羽翮未成堪哀怜
 西魏
 西魏文昭帝:一女岂劳百万兵,使我无颜对三军
 西魏废帝:谁忍大权旁落,我必万人独往
 西魏恭帝:姓氏尚不保,身家亦难全
 北齐
 北齐文宣帝:乱刀斩麻英雄帝,酗酒疯魔桀纣君
 北齐废帝:君位自取言在先,胡不留吾享天年
 北齐孝昭帝:君臣有道称贤,私德累杀百年
 北齐武成帝:失德淫靡如兄长,逞杀一夕毁朝堂
 北齐后主:向使旧时能治政,何惧惭为亡国君
 北齐元成帝:摒恶祛邪成壮志,临危应难彰正心
 北齐末帝:亡国君主无咎,谋反幼子何辜
 北周
 北周孝闵帝:所托不堪倚,命贵不能长
 北周明帝:愿乘帝辇招四隐,昭明圣化弘三光
 北周武帝:沉默不言言有中,韬光养晦晦成明
 北周宣帝:伪饰竟能欺上,荒淫终致误围
 北周静帝:国将亡而受位,命难全兮徒悲
 隋朝
 隋文帝:革治旧弊顺汉化,一扫南北定国家
 隋炀帝:佳人倘能知戒奢,好头何须问谁斫
 隋恭帝:家国既已倾,幼主又何从
 隋恭帝:气数若尽何须禅,可笑老臣太不堪
 唐朝
 唐高祖:双箭援引射雀眼,万马长驱奔晋关
 唐太宗:天策上将奋巨阙,驰骋六骏整河山
 唐高宗:立幼保兄长,天敕仁君皇
 唐中宗:苍天若许石不坠,当迎吾身出房陵
 唐恭宗:君位非汝有,不必淹久留
 唐睿宗:劝人本当律己,传德更可避灾
 则天大圣皇帝:墨凌天下至尊主,犹忆榴裙如意娘
 唐玄宗:家事自有明皇问,外姓何德敢谮声
 唐肃宗:帝业得来多不易,波折常伴少安宁
 唐代宗:三龙同殿贤天子,痴聋有福好家翁
 唐德宗:侍父莫问鬼神,寻母不避欺蒙
 唐顺宗:享国惜日短,革新憾功亏
 唐宪宗:吾乃第三天子,中兴当自我身
 唐穆宗:骋乐不纳忠良谏,累身枉费生母情
 唐敬宗:开弓枉射风流箭,打狐难镇不臣心
 唐文宗:凭高何倚凭谁问,无限怅惘无人知
 唐武宗:无才可假贤士,有志能驱宦奸
 唐宣宗:光耀病躯梦乘龙,严训治家老儒生
 唐懿宗:游宴无节继昏庸,天子醉宿在月宫
 唐僖宗:蒙尘方知靖乱,除弊奈何恨晚
 唐昭宗:有心怎奈时不与,尽将壮志付唏嘘
 唐哀帝:幼帝难撄强佞,孤子未报父仇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后梁太祖:平乱有幸僭神器,暴淫无道葬身家
 后梁废帝:御卜无方,一郡亦多
 后梁末帝:用人未料失人,身亡不免国亡
 后唐
 后唐庄宗:三箭诛伐立天下,一曲伶台误国家
 后唐明宗:勤政何须祈圣,猜忌方愧群臣
 后唐闵帝:权臣恃挟天子,贪卒悔杀菩萨
 后唐末帝:可笑士卒畏生铁,败军无志空自悲
 后晋
 后晋高祖:奴颜婢膝空事父,国祚短天枉称儿
 后晋出帝:暴政失德,风骨何用
 后汉
 后汉高祖:焉能卑膝事契丹,早知割地祸中原
 后汉隐帝:锄奸无所用,枉死酒茶使
 后周
 后周太祖:人主无明摒善劝,无奈拥兵着黄袍
 后周世宗:吾身利民犹可饲,佛陀如何不舍身
 后周恭帝:点检岂无意,幼子终有欺
 十国
 前蜀
 前蜀高祖:天子奉贤唯恐少,何必多劝贼王八
 前蜀后主:献国终难保,三光枉证明
 后蜀
 后蜀高祖:全身不欲中门使,自立唯恨两代亡
 后蜀末帝:明君何须七宝器,所用不过贤能臣
 南唐
 南唐烈祖:金杯劝酒非为寿,歹心累杀申渐高
 南唐元宗:高楼乍起比景阳,但比后主少一桩
 南唐后主:本意寄情于诗画,无奈生于帝王家
 闽
 闽太宗:弑父终遭子弑,龙跃难护腾龙
 闽康宗:为君骄纵无德,为臣不必有节
 闽景宗:抬棺死谏犹不省,枉为君王不枉杀
 闽世宗:同室操戈空遗笑,劝君仁德反无德
 南汉
 南汉高祖:招贤而成帝业,酷刑而坏声名
 南汉殇帝:长夜饮不尽,未觉命已休
 南汉中宗:古来谁人不死,弑兄杀弟恶极
 南汉末帝:结珠奉帝畏赐酒,持棒率降愿领头
 北汉
 北汉世祖:当初悔信雕青雀,名实不符算甚君
 北汉睿宗:有志不愿称子,无幸难振家邦
 北汉废帝:受掣权奸意难展,未料头颅亦值钱
 北汉末帝:自崩长城幸不死,流连享乐做阿斗
 两宋
 北宋
 宋太祖:一棒荡尽四百州,如日逐星驱残月
 宋太宗:开卷常有益,读来何劳神
 宋真宗:男儿有志当读书,读书效贤好辅孤
 宋仁宗:金銮久坐未嫌长,天感其哀日无光
 宋英宗:待师不容无礼,嗣君岂敢为先
 宋神宗:英主志当怀天下,所乐从不在宫游
 宋哲宗:夷狄亦人何可畏,忠臣明义不须责
 宋徽宗:河清圣主不现,望断南北归雁
 宋钦宗:用贤不能久,帝业自此休
 南宋
 宋高宗:幸赖泥马负帝子,偏黜忠将裂山河
 宋简宗:君临非幸,执鼎无缘
 宋孝宗:高志无愧太祖后,守怀不乱明主风
 宋光宗:白须何必问药,朝权受制妇人
 宋宁宗:出深宫方知民艰,思饥寒无心饮宴
 宋理宗:功业将崩犹不省,自矜夸耀比明皇
 宋度宗:四时代君理政事,奸佞欺主乱朝纲
 宋恭帝:脱去黄袍着僧袍,不拜宗庙拜释迦
 宋端宗:忠臣有信捐躯,幼子无福中兴
 宋怀宗:孤臣孽子共殉身,沉作崖山一缕魂
 辽金西夏
 辽
 辽太祖:一箭定帝业,四时循国邦
 辽太宗:汉人难为契丹主,汉地亦不容契丹
 辽世宗:仁义不能御下,宽厚难辨大奸
 辽穆宗:逞暴孰人敢谏,凌虐庖仆敢杀
 辽景宗:长成可继帝业,有为能启中兴
 辽圣宗:高居帝榻执美宝,子孙世替国永昌
 辽兴宗:为人子不得母宠,为人君难继父功
 辽道宗:崇文惜不生汉邦,却摇国本乱朝纲
 辽恭宗:身俘国亡与君同,辗转天涯叹相逢
 辽德宗:百骑共望天山月,回首他乡是故邦
 辽仁宗:先父只手辟帝业,人了一肩担乾坤
 辽末帝:庸主哪怀帝业艰,唯念一己废河山
 金
 金太祖:幼子长成无所惧,大国沉沦亦可吞
 金太宗:祖业多艰怎容侈,君王破例亦须责
 金熙宗:受辱权臣悍后,偏向无辜泄愤
 海陵王:受位岂吾愿,予不得已也
 金世宗:夷狄亦尧舜,异邦有贤君
 金章宗:承盛业以开盛世,施明政而成明昌
 卫绍王:忠厚原是假冒,明主枉自托孤
 金宣宗:有志无胆,帝业难安
 金哀宗:无恶偏恨生末世,竟与桀纣沦一端
 金昭宗:君无亡君意,臣有忠臣心
 西夏
 夏景宗:英雄岂惜锦玉,万里汀山为期
 夏毅宗:汉礼可纳,汉地可侵
 夏惠宗:有心难施汉礼,无援难踞庙堂
 夏崇宗:大肆征伐假偏安,左右逢源真诡奸
 夏仁宗:汉制可守北地,德政能服四邻
 夏桓宗:安逸滋灾,承盛而衰
 夏襄宗:鹬蚌相争谁得利,家国两败愚何极
 夏神宗:所附非人咎在己,状元称帝枉称奇
 夏献宗:末路回天却乏力,徒悲家固亡旦夕
 夏末帝:困兽有斗志,苍天无垂怜
 元朝
 元世祖:异族骋铁骑,奔逐定一统
 元成宗:称宗可成盛业,滥赏空费国资
 元武宗:宽大方称德政,三教俱为正宗
 元仁宗:拥兄终承帝业,背约反造祸端
 元英宗:朝官岂能轻任,王法不容私情
 元文宗:君心从来难测,卧榻岂容他身
 元明宗:易知是天命,难防是人心
 元宁宗:父亲无罪遭弑,人子无幸承基
 元惠宗:未有忠义犯帝座,唯见昏聩毁国基
 明朝
 明太祖:淮右布衣加天下,日月同辉耀中华
 明建文帝:帝业虚无缥缈,孤身辗转飘零
 明成祖:亲身入漠驱鞑虏,万国来朝仰明邦
 明仁宗:圣主当行仁政,贤臣岂轻民生
 明宣宗:彬彬皇仪显儒质,却向民间索促织
 明英宗:轻信累杀忠正,善恤成就贤名-
 明代宗:临危再捍帝业,享荣不能全德
 明宪宗:帝位失而复得,真情得而先失
 明孝宗:生于险恶,成于宽厚,治于仁德
 明武宗:聪颖不类晋惠帝,失人辜负先君期
 明世宗:忠臣有心效比干,明君岂愿做桀纣
 明穆宗:二龙无缘得见,一朝有幸逢君
 明神宗:循圣治中兴国事,赌意气动摇家邦
 明光宗:轻性命逞欲无休,重丹药帝业东流
 明熹宗:不好治政好工事,天子茫然不知书
 明崇祯帝:有心难能为尧舜,无力终究死国门
 南明弘光帝:不忧家国多祸难,但愁梨同少佳人
 南明隆武帝:坐亡岂是天子事,向死不失君王心
 南明绍武帝:俯首纵使一瓢饮,无颜再对十八君
 南明永历帝:任人不能自断,国亡何处可逃
 清朝
 清太宗:天命无常君有道,惟德有辅亲上苍
 清顺治帝:一入明堂多烦忧,却向禅林羡悠游
 清康熙帝:聚人心方成共志,锢思想有悖人文
 清雍正帝:帝王自有仁暴辨,圣德岂无华夷分
 清乾隆帝:恃十全而废文化,矜天朝岂是上图
 清嘉庆帝:瞻精奥唯见任重,统天下但叹力薄
 清道光帝:登帝位而无帝政,有君德却非君才
 清咸丰帝:知仁厚不能治政,行节俭不能救亡
 清同治帝:乱世虽享太平,难挽大厦将倾
 清光绪帝:旧邦维新方有救,君臣孤弱偏无谋
 清宣统帝:天命早有尽数,帝业到此全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