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編輯推薦:  
         
         
           
            ☆全球十大自然博物馆之一,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馆藏*丰富的大学自然博物馆之一。耶鲁大学权威科学家领衔出品。游耶鲁,必去皮博迪自然博物馆。
 ☆国内首部介绍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导览图书 自然标本、灭绝古生物化石、古代文明文物、科考队传奇经历,足不出户,领略世界*博物馆150年的收藏史及其藏品背后的故事。
 ☆从1300万藏品中臻选*经典、珍稀的精华,多件首次向公众呈现。200多幅珍贵图片,展示馆内经典藏品:世界上*、*完整的雷龙骨架;*后一只北美旅鸽的活体标本;2012年发现的猴子新品种的头骨;巴普洛夫的狗之唾液收集器等。
 ☆《天演论》作者赫胥黎 赞叹:世界上没有别的脊椎动物化石馆藏能与这里相媲美了!
           
         
      
      
      
      
      
         
          內容簡介: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于1866年建立,至今拥有超过1300万件藏品。从标志性的恐龙化石、引人注目的人种遗迹到远古繁盛的古植物群、灭绝的古动物标本,奠定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重要基石。本书用200余幅珍贵史料图片,展示了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的经典藏品,如世界上*的、完整的雷龙骨架;*后一只北美旅鸽的活体标本;2012年发现的猴子新品种的头骨等。
 回顾这座博物馆的诞生、科学家的科考远征,以及为守护大自然而采取的保育行动,重申了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过去150多年探索与发现的重大意义。皮博迪一代代探索者和思想家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包括对地球的现在、过去以及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这种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關於作者:  
         
         
           
            大卫K. 斯凯利(David K. Skelly)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馆长,耶鲁大学林学和环境学院的生态学教授,现居康涅狄格州麦迪逊县。
  托马斯 J. 尼尔(Thomas J. Near) 皮博迪自然博物馆宾厄姆海洋科考标本的策展人,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副教授,耶鲁大学塞布鲁克学院院长,现居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县。鱼类进化史研究(北美三角鱼、太阳鱼和黑底鱼等)
  罗伯特洛伦兹(Robert Lorenz) 洛伦兹摄影工作室负责人,现居康涅狄格州老塞布鲁克镇。
           
         
      
      
      
      
         
          目錄  : 
           
         
         
           
            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探索、发现、领悟 
  第二章 认识大自然 
  第三章 从远古而来 
  第四章 守护大自然 
  第五章 科学在进步 
  第六章 万里挑一 
  第七章 变化中的地球 
  致谢 
  图片来源
           
         
      
      
      
      
         
          內容試閱  : 
           
         
         
           
            前言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走进这座新哥特式建筑,望着大王乌贼的标本
  从天花板上悬垂下来,心中充满敬畏。有关大王乌贼的介绍中写道,这种生物曾经能
  够在深海中与鲸鱼搏斗。从接待处前台转个弯,我又走进宏伟的恐龙展厅,伸长了脖
  子观察一具巨大的化石骨架。这具骨架属于一头史前巨型爬行动物,体形和鲸鱼一样
  大,曾经一度是陆地的主宰想到这些,就一阵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展厅右侧是一幅壁画鲁道夫F. 查林格绘制的恐龙进化史。这幅画是所有博
  物题材的壁画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描绘的那个百万年前、无人可见的精彩世界,
  是其他图画或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另一侧的角落里,陈列着一匹史前的马、一块印加
  文明的挂毯、一组尖状石器和捕鱼工具。这些展品背后都有着什么意义呢?小时候我
  并不能完全理解,直到现在我还在揣测这些东西怎么会聚在同一个地方我的推测
  是它们体现了千奇百怪的自然形态,以及人类为探索多样性的大自然而付出的努力。
  有人说,参观皮博迪自然博物馆能给人种下成为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的梦想,而对我
  来说,这里却让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
  直到今天,我还会回来,从这些展品中走过,感受进化带来的奇迹。进化的奇迹不
  但体现在动植物上,更体现在人类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人造物上。生命的进化创造了我
  们,我们又创造了绘画、精美船只、珠宝首饰、彩绘容器这些东西就应该聚在一起,
  这有非常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自然博物馆,更是一座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博物馆。
  耶鲁大学校园的另一侧,还有两座大型美术馆,与皮博迪自然博物馆相得益彰。
  但这座自然博物馆却对我意义特殊,一部分原因是这座博物馆没有那么专业,它还
  停留在那个科学与艺术尚未分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类文明
  的创造和人类智慧的发明可以共处一室这里的价值绝非寻常。今天,这样的博物
  馆越来越少了。也许,我们也能从这种综合性的展出中窥见未来?为什么鸟儿的筑巢
  和芦苇编成的篮子不能放在一起呢?它们都是编织高手的杰作,不论是出于实用的目
  的,或仅仅出于美学的考量。这样并置的问题严肃地诘问着艺术和科学的根本,诘问
  着人类有没有把自己和大自然疏远开来。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皮博迪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以及这座博物馆背后的策展
  人、科学家、艺术家,正是他们,让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卓越的学术圣地之一。
  詹姆斯普罗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