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NT$
500

《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
》
售價:NT$
1112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NT$
449

《
草原帝国
》
售價:NT$
653

《
战争日记(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NT$
403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347

《
新加坡科学之路:从1965年至今(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602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NT$
3050
|
| 內容簡介: |
|
《试点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发展》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变迁中的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现象入手,通过对其总结与分析,从而揭示其对刑事诉讼立法的影响,探讨刑事诉讼立法如何回应司法机关的试点改革,并从经验层面归纳中国刑事诉讼立法变迁的变革路径、总体特点、实际成效以及内在局限,进而提出并论证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实现学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 關於作者: |
|
郭松,1977年生,湖北省潜江市人,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至今已在《法学研究》《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或转摘,并独著或与他人合著著作五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四项。博士论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博士论文提名奖。
|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框架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目的
第二章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变革
一、导言
二、展开路径
(一)承继固有、借鉴外来
(二)先采苏联、后习英美
(三)立法主导、多方参与
(四)理性建构、经验确认
三、总体特点
(一)借鉴域外、取法西方
(二)回顾过去、总结经验
(三)回应社会、适应发展
(四)利益争夺、权衡妥协
四、实际成效
(一)逐步确立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二)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制度趋于充实、条文较为清晰的法律文本
(三)相对有效地规范与指引了刑事诉讼的实践运行
五、小结
第三章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的现实分析
一、导言
二、兴起缘由
(一)动力机制
(二)支撑条件
三、实践样态
(一)基本形态
(二)内在特质
四、优势与局限
(一)比较优势
(二)内在局限
五、小结
第四章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的实践运行
一、导言
二、实践操作
三、技术缺陷
四、弥补措施
五、小结
第五章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与刑事诉讼立法关系的分析
一、导言
二、实际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三、刑事诉讼立法回应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
(一)回应的必要性
(二)回应策略
四、小结
第六章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导言
二、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总体特点与基本经验
三、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面临的困境
四、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路径确定
五、小结
第七章余音: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
一、导言
二、刑事诉讼地方性试点改革的制度形成机制
三、司法机关在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变迁中发挥作用的制度逻辑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