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500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39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1367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755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281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39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2030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296
 
 
 | 
         
          | 編輯推薦: |   
          | 1.用家政工自己的故事鼓舞家政工,启发家政工发现自我; 2.让众多的家庭雇主了解家政工真实生存状态;
 3.为社会学提供家政工从业人员样本。
 |  
         
          | 內容簡介: |   
          | 家政阿姨有很多,每个人的故事也都不一样。本书特别筛选出31位具有代表性的阿姨,从阿姨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以及心路历程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旨在向广大的社会各界展示家政员工的真实状态,让家政员工走进大众视线,并引起大部分人的关注,让大家了解生活在中国农村底层家庭的真实情况,促进家政员工相关政策的建立,保障家政工的权益,同时对雇主及潜在雇主起到指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 |  
         
          | 關於作者: |   
          | 周袁红,北京嘉乐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袁红,阿姨来了创始人兼CEO,曾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部记者,因为找保姆,发现了家政市场,2007年创业,她首创了家政经纪人制的模式,让每一个员工成为自己的老板,集约化经营;2013年,她带领公司从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推出阿姨来了品牌,成为一个互联网改变传统家政行业的典型代表,获得清科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长久以来,周袁红致力于帮助不同阶层女性的平等沟通、包容互惠,带领弱势女性通过家政职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获得心灵成长与职业提升,为职业女性提供放心的家庭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十年来,她创造性把生意做成了公益,把公益做成了生意。 |  
         
          | 目錄: |   
          | 庞清珍:孩子,是我最骄傲的勋章-001 
 没能多陪伴孩子,是我的终生遗憾-002
 
 选择做育儿,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孩子-002
 
 我只把我能想到的、做到的,全部做好-003
 
 
 
 刘术静:把爱留给女儿,把愧疚留在心中-005
 
 一把锈死的锁,差点把我的一辈子锁在家里-006
 
 一场婚姻,支撑我度过了难熬的时光-007
 
 几个巴掌,让女儿离开了我两年-008
 
 因为家政,我的女儿又变成了我的女儿-009
 
 
 
 刘奕宁:背负母亲的影子,走自己的路-011
 
 关于童年时候的爸爸妈妈,我的脑海一片空白-012
 
 人生,一辈子,我不想就这样-013
 
 不想和妈妈一样,但还是成为了她-013
 
 
 
 陈素琴:劳动完成梦想,舞蹈点亮人生-016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落魄-017
 
 那些我曾经无法坚持的瞬间,终变成我日后路上的榜样-018
 
 不服输,才会有成功的可能-020
 
 
 
 高建华:因为努力,所以幸运-021
 
 生活给了我一副拐杖,我便用它勇闯天下-022
 
 不做金钱的奴隶-023
 
 上天很公平,它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024
 
 
 
 李运兰:会动手,才会成功-025
 
 赌博,让原本幸福的家支离破碎-026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不需要付出-027
 
 做家政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028
 
 
 
 刘慧侠: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029
 
 走出大山,不愿被农村生活束缚手脚-030
 
 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031
 
 经验,是生活永远的老师-032
 
 
 
 任冬梅:用充满阳光的心来感受多姿的生活-034
 
 丈夫突然离世,留给我的只剩支离破碎的家-035
 
 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035
 
 不羡慕任何人,只求安稳过我的小日子-036
 
 
 
 孙希芬:把责任扛在肩上-038
 
 明明是他背叛婚姻,却让我变得一贫如洗-039
 
 生活很苦,但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040
 
 
 
 李玉秋:一人养家供子,五年尽显芳华-041
 
 突如其来的下岗和母亲的瘫痪,摧毁了我原本的生活-042
 
 阿姨来了,点燃了我的第二次生命-042
 
 涅槃重生,才能破茧成蝶-044
 
 
 
 王桂琴:残缺的手撑起完整的家,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回归初心-046
 
 贫穷,没有限制我的想象力,但却限制了我的自由-047
 
 两段失败的婚姻,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学会爱自己-047
 
 做家政,是我生命的重大转折-049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走自己想走的路-051
 
 
 
 高桂菊:陪客户走过最难的路,伴父亲守护最初的家-053
 
 我的出生,要感谢那一场令人唏嘘的地震-054
 
 家政,给了我自己想要的生活-055
 
 那个患有癌症的女人,是我毕生的榜样-055
 
 
 
 康彦梅:从事业女强人到家政阿姨的转变-057
 
 渴望爱情,却被现实狠狠抽了耳光-058
 
 一夜之间,我变得一贫如洗-058
 
 放下包袱,重新书写人生-059
 
 
 
 姚素霞:苦难可以承担,唯有梦想不愿辜负-061
 
 投奔丈夫,来到北京-062
 
 那些艰难的日子,终教我成长-063
 
 不劳而获,真的是痴人说梦-064
 
 如果没有走出这座大山,我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066
 
 
 
 郭力心:对自己要求得更高,才会变得更好-068
 
 凡事尽最大努力,不求结果,顺其自然-069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069
 
 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而不是做得太多-070
 
 
 
 高远俊:忍耐可以承受的委屈,守护不可触碰的底线-072
 
 破镜不能重圆,因为那道疤盖不住抹不掉-073
 
 困住自己的,往往是那一只不敢向前迈步的脚-074
 
 尽量沟通,满足雇主对我的工作需求-074
 
 
 
 王艳:为自己的女儿走进家政,对他人的宝宝奉献青春-076
 
 因为赌气,我毁了自己的前半生-077
 
 来到北京,用爱填补遗憾-078
 
 愿将我的一生奉献,只为你们安好-079
 
 
 
 王宝莲:执著做事,感恩待人-082
 
 被迫辍学,是我的终身遗憾-083
 
 在阿姨来了,接受正规的育婴和早教培训-083
 
 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085
 
 
 
 文俊艳:端正态度,常怀感恩之心-086
 
 背负着无奈,我离开了老家-087
 
 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给所有人看-088
 
 学会自行减压,去释放心中的魔鬼-089
 
 
 
 辛红: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从事家政-091
 
 乐观开朗,是我的生活信条-092
 
 知足努力,是我的工作信仰-092
 
 
 
 徐秀平:瘦弱的身躯,背负家庭的重任-094
 
 那些无法言说的痛,我只能自己咬牙承担-095
 
 纵然生活压得我无法喘息,我依然会顽强对抗-096
 
 万般的无奈和委屈,都化作为我努力的力量-097
 
 
 
 杨凤宇:平凡家政,百味人生-099
 
 普通的人生,也有专属的小确幸-100
 
 始于偶然,陷入其中-100
 
 心怀感恩,不忘初衷-102
 
 
 
 贾慧凤:生活即是奔波苦,病痛方知世间情-104
 
 那些艰苦又难熬的岁月,终叫人怀念-105
 
 因为一条招工信息,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10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感受了人间真情-107
 
 有梦想就要坚持,万一实现了呢?-110
 
 
 
 海云(鲍玉娟):海阔凭鱼跃,云舒自在飞-112
 
 早年丧母,中年失业,但生活从来没能将我打倒-113
 
 曾经的磨难,练出了今天的我-114
 
 冲破尘埃的岁月,我从不觉得遗憾-115
 
 
 
 魏晶晶:胸中常怀大志,内心仍系家人-118
 
 纵然前途坎坷万分,我依然心向阳光-119
 
 跪着干活,站着接钱-121
 
 不能光做思想上的巨人,而要做行动上的巨人-123
 
 
 
 朱晓兰:我是家政阿姨,更是家政妈妈-124
 
 爷爷家的那扇大门,是我记忆深处的一道光-125
 
 我骄傲,因为我是这里的一员-126
 
 经济独立,是女人最美的样子-127
 
 
 
 刘桂新:性格的转变,即是命运的转折-128
 
 三段婚姻,都让我遇见了爱情里最初的美好模样-129
 
 第一段婚姻:因车祸结束-129
 
 第二段婚姻:因观念不同结束-130
 
 第三段婚姻:平平淡淡也是情-131
 
 一次偶然的遇见,一次命运的转折-132
 
 所有事情的终点,一定都是美好的-133
 
 
 
 潘祝英:任何时候,上天都不会亏待努力的人-135
 
 丈夫走了,我的天塌了-136
 
 家政工作,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扇窗-138
 
 黑暗总会过去,我期待未来的光明-141
 
 
 
 聂海兰: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叫做过去-143
 
 从小,我就爱干家务活-144
 
 我曾经无比向往的婚姻,竟成了我的噩梦-144
 
 将来有一天,你会感谢如此拼命的自己-147
 
 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150
 
 
 
 刘丽凤:在工作中找到了归属感-151
 
 15岁的一个决定,那一场命中注定的纠缠-152
 
 工作给予的归属感,温暖了我孤独的心-153
 
 学习,永远是一件幸福的事-154
 
 
 
 阿姨是谁?-157
 
 
 
 后记-170
 |  
         
          | 內容試閱: |   
          | 所改变的和所呵护的干了十年的家政,突然杀回了我的老本行。在选择家政创业之前,我的老本行是记者,服务于央视《商界名家》,采访的对象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企业家,像柳传志,早年我采访过他,现在他是我们的客户;像黄宏生,我因采访他而成为他的助理;像李汉生,因采访而结识,在我现在的创业中也给我许多帮助。采访,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江湖上的一些传闻,我因采访而见证。创业后,一些媒体开始采访我。从采访者到被采访者,起初还真不太适应。有时候我因脾气急,恨不得指导一些年轻的媒体采访者该怎样做好采访。现在看起来,你该知道我是多么爱记者这个行当。2007年,因为我自己的需要,有幸接触到了家政这个行业。这次接触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家政行业让我看到了机会,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需要改变的。在这个行业中,我看到了弱势女性通过家政职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同时也可能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在这个行业里,我可以为职业女性提供放心的家政服务,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在这个行业里,我看到了生意里的公益,公益里的生意,是值得为此奉献余生的事业。在创业之初,有人问我: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们跟其他家政公司的差别在哪里?我被问得张口结舌。那人告诉我,家政行业给人的感觉比较简单,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出身的人做家政,这本身就是差异化、竞争力。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显然就不是那么轻松了,一个中央电视台记者做家政,如果做出的家政还没任何改变,那将情何以堪?我做家政伊始着眼改变,我要让家政与原来的家政不一样,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不一样。为了这不一样,我提出了家政改变中国、我们改变家政的理念,因为国再大,也是由一家一户组成的,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家政改变每一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改变就是整个国家的改变。这样就使平凡的保姆行业与伟大的中国梦有了连接,有了这样的理念的支撑,才使家政琐碎繁复的工作闪耀着光彩。我以此来激励员工和自己不忘初心。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潘守永曾半开玩笑地问:盗墓人和考古学家有啥区别?我们回答的自然合不上潘教授心中要义。潘教授认为,盗墓人就是为了盗墓里的物品,而考古,虽然也要挖墓,但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而这一点也正是我来做家政的意义,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挣钱,那这件事情就不好玩儿了,也违背了我的初衷。如果我们是说包含着一个宏大的叙事理念,一个壮阔而深情的格局,那么我们这件事情呢就有了神圣感与使命感。这也是我们这十年不堕其志的原因。家政阿姨口述实录这件事就是从盗墓人到考古外在形式了。在这样信念的鼓励下,前前后后,大致用了三个周末的时间,我和30位阿姨逐一进行了深度访谈。顾城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经典诗句为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代言。 我怎么为做家政的阿姨代言呢?《诗经》上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一代家政阿姨大抵是:投我以命运之痛,我报之以歌。 我作为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外地人,深知离家的孤单以及投身北京的不易。我想让所有需要工作、需要帮助的农村妇女有一个可以栖息的家,一个可以得到技能培训和全面提升的平台。我发现,每个来到这里的阿姨,身上都背负着各自的责任,每个人的背后都承载着或多或少的心痛的故事。有的人曾被命运抛弃,有的人曾被婚姻伤害,有的人曾去鬼门关转了一圈当我亲耳听见每个阿姨讲述她们身上的故事,亲眼看见她们回忆往事时脸上的痛苦,触动颇深,在心疼她们过往的同时,我想我应该为了她们去做点什么。我要帮助她们重拾自信,让她们重生,变得开朗和快乐。家政阿姨有很多,每个人的故事也都不一样。本书特别筛选出30位具有代表性的阿姨,从阿姨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以及心路历程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旨在向广大的社会各界展示家政员工的真实状态,让家政员工走进大众视线,并引起大部分人的关注,让大家了解生活在中国农村妇女家庭的真实情况,促进家政员工相关政策的建立,保障家政工的权益,同时对雇主及潜在雇主起到指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同时,为了将家政阿姨的真实生活展现出来,我和我的团队还准备了同期的宣传报道和纪录片等,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家政阿姨的高度关注,并对阿姨们给予生活及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最后,我以虔诚的心,真挚地希望看到这本书的您,能够摒弃偏见,对家政阿姨示以尊重。她们与你我一样,都是在从事一份职业,一份靠自己劳动取得报酬的工作,虽然她们的学历和背景可能没有那么好,至少她们是靠自己在生活。这就值得任何人的尊重和敬仰,不是吗?周袁红2017年年底写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