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赢取教育红利:中国人口质量转变初论

書城自編碼: 319714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周仲高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2655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68/1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8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凤凰台上(全2册)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易学史(全三卷)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黄帝内经精讲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31
《教育人口学》
+

NT$ 288
《计生政策、生育选择与农村家庭发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NT$ 585
《打工作家:珠三角都市新移民的文化身份建构》
+

NT$ 510
《城市化改造传统农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NT$ 270
《超低生育率与未来生育政策导向》
內容簡介:
随着中国人口转变的完成,人口转变的研究逐步降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了解并遵守人口发展规律,按人口变动规律来制定战略规划。人口转变规律就是人口变动的一个基本规律,需要结合中国人口国情进行深化研究。人口转变是一个过程,不论人口转变有否完成,人口转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差异在于人口转变所处的变化阶段及其发展态势。在人口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划分构成了人口转变的具体内容。在我国,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丰富,且观点不一,但缺少从人口质量视界的人口转变研究成果。事实上,人口转变中同时内蕴着量变与质变。在人口转变中,人口的质量也在发生转变。因此,从人口质量视角切入,提出人口质量转变的分析框架,梳理我国人口转变的轨迹,论证人口质量转变研究的合理性及意义所在,对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化,合理解释人口转变后的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的战略机遇期,并对我国最终实现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的目标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随着中国人口转变的完成,人口转变的研究逐步降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了解并遵守人口发展规律,按人口变动规律来制定战略规划。人口转变规律就是人口变动的一个基本规律,需要结合中国人口国情进行深化研究。人口转变是一个过程,不论人口转变有否完成,人口转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差异在于人口转变所处的变化阶段及其发展态势。在人口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划分构成了人口转变的具体内容。在我国,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丰富,且观点不一,但缺少从人口质量视界的人口转变研究成果。事实上,人口转变中同时内蕴着量变与质变。在人口转变中,人口的质量也在发生转变。因此,从人口质量视角切入,提出人口质量转变的分析框架,梳理我国人口转变的轨迹,论证人口质量转变研究的合理性及意义所在,对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化,合理解释人口转变后的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的战略机遇期,并对我国最终实现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的目标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本书共由四个章节组成:*章为概述。即对本书相关的宏观背景,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意义给予说明,框定了本书研究的对象范围。第二章为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实证分析。它着重于研究教育因素在我国人口转变中的变动规律,以及它对我国人口转变的具体影响。第三章为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理论框架。本章在梳理世界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我国人口转变的模式,并从教育学视界出发,根据教育因素在人口转变中的作用机制,探讨教育学视界下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体系,提出人口转变的教育衡量标准,并对人口转变理论的可能拓展方向进行思考,提出了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基本框架。第四章为赢取教育红利的政策建议。本章在界定教育红利概念的前提下,对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教育红利进行估算,并据之提出要抓住累积教育红利的关键时机,充分利用教育红利的战略机遇期。
關於作者:
周仲高,1979年生,江西广丰人,现就职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副所长。先后获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厦门大学管理学硕士和浙江大学人口学博士学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2016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口学,人才学。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省社科青年项目1项,理论粤军青年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参与编著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得省部级奖项10多项,主持或参与各类应用决策课题100多项。主持和作为主要参与者撰写的多项应用决策报告获得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教育人口学》,代表性论文有《中国人口转变:理论趋向与教育学诠释》等。
目錄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4
第三节 文献述评/9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18
第二章 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实证分析/21
第一节 教育因素的测度/21
第二节 教育因素与人口转变的关系/28
第三节 中国人口转变中的教育因素测度/48
第三章 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理论框架/57
第一节 人口转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57
第二节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及其独特性/68
第三节 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分析框架/74
第四节 人口转变理论的演进及态势/82
第四章 赢取教育红利的政策建议/88
第一节 教育红利/89
第二节 教育红利的估算/95
第三节 赢取教育红利的政策建议/119
参考文献/132
附 录 本书的基础数据/140
后 记/155
內容試閱
摘要(代序言)

随着中国人口转变的完成,人口转变的研究逐步降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了解并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按人口变动规律来制定战略规划。人口转变规律就是人口变动的一个基本规律,需要结合中国人口国情进行深化研究。人口转变是一个过程,不论人口转变是否完成,人口转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差异在于人口转变所处的变化阶段及其发展态势。在人口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划分构成了人口转变的具体内容。在我国,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丰富,且观点不一,但缺少人口质量视界的人口转变研究成果。事实上,人口转变同时蕴含着量变与质变。在人口转变中,人口的质量也在发生转变。因此,从人口质量视角切入,提出人口质量转变的分析框架,梳理我国人口转变的轨迹,论证人口质量转变研究的合理性及意义,对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化,合理解释人口转变后的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的战略机遇期,并对我国最终实现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的目标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本书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为概述,即对本书相关的宏观背景、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意义给予说明,框定了本书研究的对象范围。第二章为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实证分析。本章着重研究教育因素在我国人口转变中的变动规律,以及它对我国人口转变的具体影响。第三章为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理论框架。本章在梳理世界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我国人口转变的模式,并从教育学视界出发,根据教育因素在人口转变中的作用机制,探讨教育学视界下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体系,提出人口转变的教育衡量标准,并对人口转变理论的可能拓展方向进行思考,提出了中国人口质量转变的基本框架。第四章为赢取教育红利的政策建议。本章在界定教育红利概念的前提下,对我国人口转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