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435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539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539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59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352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296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403
 
 
 | 
         
          | 編輯推薦: |   
          | 《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正在到来的爱情、消费与人工智能》签名本彩蛋 在首发签名中,有10本特别版。除了有吴冠军老师的亲笔签名外,还另题写了思在生活的四字寄语。传达了吴老师对于读者的祝愿,希望哲学与思考能够陪伴读者的日常生活,打开宽阔的人生视野,从而深入体验生活本身的各种潜在可能性。
 这10本特别签名本被随机放入了首发签名本中。购买到这10本书的幸运读者,拍照私信给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新浪微博@上海文艺出版社
 或微信订阅号新文艺(shanghaiwenyi),将获得吴冠军老师的得到音频课程一份,能通过更为丰富的媒体途径,了解吴冠军老师关于爱情、关于社会热点生活的哲学见解。
 吴冠军想做的就是日常政治哲学,犹如当年奥斯丁、艾耶尔等人开创的日常语言哲学。虽则谈论爱情、消费等等我们人人都身处其中、绝不陌生的话题,吴冠军却是以精神分析、激进左派理论的视角为读者剖析日常事件背后的隐秘逻辑,议论往往发人深省。
 |  
         
          | 內容簡介: |   
          | 《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是非常受时下年轻学生与大众传媒欢迎的青年教授吴冠军的*随笔集。 《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有几个集中的主题:爱情、消费主义、人工智能、介入日常的哲学。吴冠军用自己的写作践行学术如何介入生活。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得以认识到:爱情虽然说到底是个不幸事件,却也是我们得以活得像人的关键;已经渗透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网购行为,充分证实了雅克拉康消费欲望是被制造出来的理论;面对人工智能日益成熟的时代,你并非在与机器竞争,而是在与其他对新技术极度敏感并娴熟利用的人类进行竞争
 最终,《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落点于2017年的十个社会热词。虐童、油腻男、维密秀等等,真实的社会现象,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将是对往后的日常生活极好的指引。
 |  
         
          | 關於作者: |   
          |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澳大利亚墨纳什大学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多元的现代性》《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爱与死的幽灵学》《现时代的群学》《第十一论纲》《巨龙幻想》(英文)等,译著有阿甘本《神圣人》、巴迪欧与齐泽克《当下的哲学》、齐泽克《生于末世》(世博特别版)。 |  
         
          | 目錄: |   
          | 一 爱情,让我们活得像人 LOVE MAKES US HUMAN
 01 今天我们严肃地谈谈爱情
 欲望和爱究竟有何不同?结婚之后遇到真爱怎么办?同性恋是否应该受认可?姐弟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02 只有爱,让我们活得像人
 爱情是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于很多人来说,爱情的到来实际上是个坏消息。但在后人类纪,爱情却使我们在人工智能面前,仍能够保持一份独特的尊严。
 03 后王宝强时代的入婚须知
 王宝强事件实质上标志了社会伦理的实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不敢去爱的时代中,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教你如何判断真爱。
 04 相亲不是相爱,它只是寻找适配的器官
 相亲实则是当下社会的包办婚姻。与其去寻求相亲网站许诺的高匹配度,不如相信二见钟情。
 05 爱的三部曲:事件实践时间
 爱结构性地包含事件性的爱和在时间中持存的爱;而爱者通过不断重述爱的宣言的主体性实践,让事件在时间中指向永恒。爱的根本关键就是在时间中刻写这份永恒。
 06 激进行动,就跟在爱中一样
 爱情是当代激进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激进行动和爱情一样,突破安逸的日常秩序、往往令你付出巨大的代价,却能证明你活着。
 二 未来的焦虑
 ANTICIPATORY ANXIETY
 06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同世界
 拥有政治智慧,使人类发展出了文明。当纳粹对犹太人实施降维攻击,屠杀变得理所当然。而人工智能将带来新的维度变化,对人类的政治智慧提出了激进挑战。
 07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三个反思:人工智能会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吗?人工智能会对伦理提出挑战吗?马斯克式的超级赛博格与普通碳基生命能够和平群处吗?
 08 反思双十一为标识的当代消费文化
 双十一是这个时代最大盛景之一,制造狂欢的欲望,并使整个社会快速坠入生命消费。当人类的生命基底发生变化时,双十一的狂欢肯定不可持续。
 09 正在到来的礼物
 要求被回馈的礼物是理性经济的产物。理性经济是这一时代最可怕的事物,它使得纯粹表达心意的礼物变得不可能。
 10 维密秀时代,哪些真相正被遮蔽?
 维密秀是一个巨大的幻像舞台,它遮蔽了世界的真实,将身体神圣化,也残忍地桎梏了一个个奚梦瑶式的女孩落入维密秀单一苛严的审美叙事中。
 11 谁是魏则西?
 将大学生魏则西导航至莆田系医院就诊致其死亡的百度搜索引擎,在危机公关中暴露了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结构性困局,这为改革进程中的当代中国,提供了进一步理论反思-制度创新的可贵契机。
 三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PHILOSOPHY IS A LIFESTYLE
 12 你是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吗?
 看电影、玩桌游、追求网红美食,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带给我们绝非单纯的小确幸。一个真正的利己主义者不会任由时光虚度,而会努力捕捉自己的当下每一刻,用追问、思考和行动来探索生命无尽的可能。
 13 爱情和革命之后,我们该做什么?
 爱情和革命都像火山一样,冲破了旧有的秩序,打开面向全新世界的缺口。但爱情和革命都必须加上时间性结构才能成立,都需要人一以贯之的忠诚。左翼精英的革命,就是始终以平等为起点,忠诚于为普遍性斗争。
 
 14 文科教授与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
 左翼知识分子很暴力?他们旨在追求的,是更为平等主义的社会。在激进左翼看来,这一追求平等的过程永无终结。
 15 知识消费狂欢节,大学要负责任
 知识付费的兴起,是由于大学老师未能做好其工作,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与当下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知识不应该在云端,而是有能力介入大众文化,用以深透剖析现实生活。
 16 像德勒兹一样阅读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但夫子却没有告诉我们温故怎样知新。我们可以让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来填补进这个缺环。掌握德勒兹式的阅读方式,阅读者才能获得真正革命性的阅读视野,从熟悉的旧东西中看出全新。
 
 附录
 APPENDIX
 1 能让学生对哲学欲罢不能的网红博导
 2 2017年热点事件的冷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