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控制工程造价, 从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到全过程工程咨询, 从造价工程师到总咨询师。
一、徐大图教授与中国的造价工程师1986 年初“两会” 期间徐大图教授被国家计划委员会杨思忠、谭克文电召至北京,与香港测量师学会创会会长、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简福怡先生见面商议在中国高校中开办QS 工料测量 专业的可行性。事情缘起于简福怡先生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向“两会” 提案, 建议在内地高校设立QS 专业, 与国际惯例接轨, 满足日益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需要。此提案由国家计委办理, 计委领导找到了时任天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副主任的徐大图洽商。徐大图教授以其高度的敏感, 马上着手论证开办技术经济专业。当时考虑既不能直接采用QS 名称, 也不能采用工程概预算名称中专开办, 工程造价当时尚不能被人们接受, 但技术经济则早已被业内专家学者和领导认同,所以徐大图将其定名为技术经济。
徐大图教授于当年5 月即开始着手论证开办技术经济专业, 当时开办新专业不容易, 他决定到北京开论证会。会议地址选定西三环京通宾馆, 是通讯兵的招待所, 距离教育部、建设部、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都不远, 位置适中, 接送专家方便那时不习惯打车, 更无专车之类。首席专家是厉以宁教授, 大图带着我到北大朗润园厉老家中,厉以宁教授没有推辞, 只是拿出一个效率手册, 念叨着: 大图啊, 那天我上午要去国务院研究室, 下午要去国家计委, 都是早定的。大图毫不退让: 厉老师您必须去。厉以宁先生提出个妥协方案, 会议早晨8 时开始, 我讲30 分钟, 9 时离会去国务院研究室。会议就是这样安排的, 到会专家还有大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老师, 时任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的徐文通, 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邵以智教授、龚维丽教授; 还有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国家计委标定司副司长、化工部一个处长、水电定额站李治平处长等。会议圆满成功, 天津大学1987 年当年就可以招生了。这时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 天津大学决定成立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 徐大图任主任, 来珠、高紫光任副主任, 纪年任党总支书记, 我任教学秘书兼系办公室主任。徐大图教授在系成立大会上潸然泪下, 承诺把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办成全国一流的学科。时任讲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的杨忠直教授回忆: 那是英雄落泪。
徐大图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继续办好全国定额站站长班, 第二板斧是在国家计委支持下开办基本建设管理工程造价 干部班, 第三板斧是在天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支持下, 在全国开办工程造价专业函授大专教育。
工程价款管理......Ⅳ 这样干了两年, 中国的工程造价学科基本建立起来了。期间, 徐大图教授编著了中国第一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还编写了一本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工程造价管理》,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更值得一提的是, 徐大图教授直接策划并推动出版了一套“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丛书” 分别由几个大出版社出版, 编者包括徐大图教授、虞和锡教授、曲修山教授、刘尔成教授、赵国杰教授、陈通教授、纪年教授等天津大学技术经济系的老师, 也有徐大图在人民大学读研时的导师邵以智、徐文通和龚维丽教授。1989 年国家教委举办首次全国优秀教学成果评选, 天津大学申报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学科的创立与发展》获得优秀奖相当于后来的二等奖。获奖人是: 徐大图、刘尔成、尹贻林。
1994 年大图决定选派我和我博士期间的师兄陈通教授去加拿大做访问学者, 我们都在蒙特利尔, 我在康考迪亚大学, 陈通在高等商学院HEC。同期, 后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齐二石教授, 副院长汪波教授都在那里, 我们一起学习, 一起打篮球, 一起游览加国风光, 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徐大图教授交给我一个任务: 考察北美造价工程师学会AACE。我认真负责地做了这项工作, 访问了AACE 蒙特利尔分支机构, 又去美国访问了AACE。搞清楚了北美造价工程师学会要求会员首先应该是北美工程师学会会员再通过四门课程考试才能使用造价工程师Cost Engineer 的头衔; 如果你没有工程师学会会员头衔, 即使你通过了四门课程考试也只能使用造价顾问的头衔CC。当时我想把CE 译为成本工程师, 但经当时国家计委标准定额司司长管麦初指示, 译为造价工程师。
1995 年回国后, 徐大图教授让我向建设部相关负责人汇报。我去了方知建设部非常重视这次汇报, 当时有位司长后任副部长 直接问我: 小尹! 你们天津大学很早就了解了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RICS 的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 QS 执业资格,你又专门考察了AACE 的造价工程师制度Cost Engineer, CE。你认为, 如果中国也搞类似的执业资格, 是按美国的搞, 还是按英国的搞。这个问题我和大图早有准备。我说: 我们天津大学的意见是按英国的QS 搞。因为, 第一, 按英国的相关制度, QS 是独立的执业资格, 这样就照顾到了中国现有百万人规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现状。若按美国的相关制度, 先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再成为造价工程师, 现有百万队伍将会被边缘化, 失去继承性, 难以得到支持。第二, 按英国的相关制度, 大学设置单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