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NT$
347.0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无可否认,法学理论近年来逐渐成为法学研究与实务的热点之一。但喧嚣的背后,依然有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本论丛以追踪国际法理学研究前沿、彰显法学理论研究在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意义为目的。转型时期,对理论的反思与更新尤显重要。编辑《法理》此刊物,并非意欲追求逝去的光荣与梦想,而欲为那些依然抱持理想,未废学道的同道中人,提供一方净土,余意足矣。或可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辑的主题为法律渊源理论。现在理论界较为关注四种法律渊源:立法、习惯、判例、学说。四种规范性语句的存在形式来源不同,创造它们的职业群体也不同。从这些渊源中找到规范语句并用一套形式化的技术确定其意义的能力区别了法律人和门外汉。律师通过合同条款的日益格式化、职业政客通过代议权、法官通过判决、学者通过学术作品,都在发展着法律。不同职业的法律人通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争夺创造法律、垄断性地解释法律的权利。学说与判例之间的角力便是近在眼前的例子。*审级法院的法官,不再仅仅就个案进行判断,而是试图统一法律解释和创造新的规范。法官一方面替代了立法者,另一方面与学说竞争。所以,关注法律渊源有助于我们描述性地研究人们如何用法律生活,法律又是如何在人们的使用中生成的。无可否认,法学理论近年来逐渐成为法学研究与实务的热点之一。但喧嚣的背后,依然有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本论丛以追踪国际法理学研究前沿、彰显法学理论研究在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意义为目的。转型时期,对理论的反思与更新尤显重要。编辑《法理》此刊物,并非意欲追求逝去的光荣与梦想,而欲为那些依然抱持理想,未废学道的同道中人,提供一方净土,余意足矣。或可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辑的主题为法律渊源理论。现在理论界较为关注四种法律渊源:立法、习惯、判例、学说。四种规范性语句的存在形式来源不同,创造它们的职业群体也不同。从这些渊源中找到规范语句并用一套形式化的技术确定其意义的能力区别了法律人和门外汉。律师通过合同条款的日益格式化、职业政客通过代议权、法官通过判决、学者通过学术作品,都在发展着法律。不同职业的法律人通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争夺创造法律、垄断性地解释法律的权利。学说与判例之间的角力便是近在眼前的例子。*审级法院的法官,不再仅仅就个案进行判断,而是试图统一法律解释和创造新的规范。法官一方面替代了立法者,另一方面与学说竞争。所以,关注法律渊源有助于我们描述性地研究人们如何用法律生活,法律又是如何在人们的使用中生成的。
晚近的法律实践中,一方面有我国正在开展的《民法典》编纂活动,另一方面去法典化或解法典化又成为新的议题。与此同时,不需要国家参与的私人规则生产也成了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现象。这些议题背后实际上涉及如何理解各种法律渊源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可以说对法律渊源问题的研究正是理解目前新法律实践的钥匙。
所以,我们在书中选取了《论全球及欧洲范围内法律规则的竞争》《地方分权与法律多元主义》《国际法渊源中的规则观念》《法国学说的主体》等几篇较为有代表性的论文,期望能较为全面地为学界展现目前法律渊源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
關於作者: |
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法理学、法学方法论。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首批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荣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基金重大课题子项目等科研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