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 編輯推薦: |   
          | ★读国学,不可不读原典,此书可谓阅读国学原典的入门书。 |  
         
          | 內容簡介: |   
          | 《国学必读》是钱基博先生于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既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纲举目张,选文精审,成为当时影响较大、流传甚广的国学普及读物之一。《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下册为“国故概论”。 |  
         
          | 關於作者: |   
          |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老泉,江苏无锡人。近代菩名学者、教育家。16岁撰《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于《新民丛报》。从1920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华中大学等。钱基博思想保守,家教甚严,为近代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之父。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吏》《韩愈志》《古籍举要》《国学必读》《读庄子天下篇疏记》《文心雕龙校读记》《版本通义》《四书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等。 |  
         
          | 目錄: |   
          | 目录 序言 001
 
 卷上 文学通论
 作者录 002
 作者待访录 008
 
 魏文帝《典论·论文》 009 一
 梁昭明太子《文选序》 011 二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 013 三
 宋苏子瞻《答谢民师论文书》 015 四
 明苏平仲《瞽说》 016 五
 明唐荆川《与茅鹿门主事论文书》 018 六
 明顾亭林《日知录》论诗文十一则 020 七
 清魏善伯《伯子论文》九则 027 八
 清魏凝叔《日录论文》七则 030 九
 清侯朝宗《与任王谷论文书》 033 一O
 清方望溪《古文约选序例》 035 一一
 清方望溪《书韩退之平淮西碑后》 038 一二
 清方望溪《与孙以宁论作传体要书》 039 一三
 清刘海峰《论文偶记》五则 041 一四
 清姚惜抱《复鲁絜非论文分阴柔阳刚书》 044 一五
 清方植之《昭昧詹言》论诗文二十二则 046 一六
 清恽子居《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 048 一七
 清恽子居《上曹俪笙侍郎书》 050 一八
 清李申耆《骈体文钞序》 052 一九
 清阮芸台《文言说》 054 二O
 清梁茝林《退庵论文》两则 056 二一
 清包慎伯《文谱》 058 二二
 清包慎伯《答张翰风论诗书》 064 二三
 清包慎伯《与杨季子论文书》 066 二四
 清包慎伯《再与杨季子论文书》 069 二五
 清章实斋《文集》 072 二六
 清章实斋《古文十弊》 075 二七
 清曾涤生《复李眉生论古文家用字之法书》 080 二八
 清曾涤生《复陈右铭太守书》 083 二九
 清曾涤生《求阙斋日记》论文九则 084 三O
 清张廉卿《答吴挚父论学古人之文在因声以求气书》 086 三一
 清张廉卿《答刘生论文章之道莫要于雅健书》 088 三二
 清吴挚甫《与姚仲实论文书》 089 三三
 清吴挚甫《与严几道论译西书书》 090 三四
 清严几道《译〈天演论〉例言》 092 三五
 清马眉叔《文通序》 094 三六
 清马眉叔《文通例言》 097 三七
 胡以鲁《论译名》 100 三八
 容挺公《致甲寅记者论译名》 112 三九
 章行严《答容挺公论译名》 115 四O
 梁任公《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118 四一
 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 136 四二
 胡适之《谈新诗》 145 四三
 胡适之《论短篇小说》 160 四四
 胡适之《国语文法概论》 170 四五
 胡步曾《中国文学改良论》 213 四六
 陆步青《修辞学与语体文》 218 四七
 胡寄尘《新派诗说》 225 四八
 蔡观明《诗之研究》 236 四九
 愈之《文学批评其意义及方法》 240 五O
 西谛《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 250 五一
 钱基博《我之中国文学的观察》 258 五二
 
 卷下 国故概论
 作者录 276
 作者待访录 280
 夏曾祐《孔子学说》 281 一
 梁任公《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297 二
 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问的发达》 306 三
 章太炎《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315 四
 胡适之《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326 五
 胡适之《研究国故的方法》 348 六
 刘叔雅《怎样叫做中西学术之沟通》 351 七
 陈蘧庵《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 360 八
 陈启天《中国古代名学论略》 395 九
 抗父《最近二十年间中国旧学之进步》 412 一O
 江亢虎《中国文化及于西方之影响》 418 一一
 钱基博《某社存古小学教学意见书》 424 一二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430 一三
 清龚定庵《六经正名》 442 一四
 清魏默深《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序》 445 一五
 清胡竹村《诂经文钞序》 448 一六
 清陈恭甫《经郛条例》 451 一七
 钱基博《师范学校读经科教授进程说明书》 458 一八
 清钱莘楣《十驾斋养新录》论古书音读三则 474 一九
 清陈恭甫《汉读举例》 485 二O
 章太炎《中国文字略说》 493 二一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500 二二
 梁任公《从发音上研究中国文字之源》 503 二三
 江易园《古今音异读表序》 513 二四
 金可庄《声音学听讲录》 515 二五
 钱基博《吴江沈颍若先生〈文字源流〉后序》 522 二六
 清龚定庵《古史钩沉论二》 527 二七
 梁任公《五千年史势鸟瞰》 531 二八
 梁任公《历史统计学》 540 二九
 柳翼谋《正史之史料》 548 三O
 夏曾祐《周秦之际之学派》 557 三一
 章太炎《论诸子的大概》 560 三二
 胡适之《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564 三三
 柳翼谋《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 570 三四
 江山渊《论子部之沿革兴废》 592 三五
 江山渊《论九流之名称》 598 三六
 江山渊《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 601 三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