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44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聚焦于公办学校之外的教育供给主体,把全面了解我国的教育供给新业态作为2017年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研究的基础。具体而言,本蓝皮书将课外补习机构、教育科技企业、民办学校(其中又单独特别研究了以国际学校为代表的精英型民办学校,虽然国际化学校属于民办学校这一大的类别,但二者在具体的运营目标、办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将国家化学校单列出来凸显国际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在线教育这些虽然严格意义上不见得是新近出现但是研究者传统上所知甚少的教育供给主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以上思路,本书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体现为:(1)首次聚焦于公办学校之外的教育供给主体,并以实证研究方法对教育供给新业态进行了系统研究;(2)对教育供给新业态的研究全面完整;(3)内容详实,可以为教育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  
         
          | 關於作者: |   
          | 王蓉,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财政、教育经济、教育政策。现任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 目錄: |   
          | Ⅰ 总报告 1 总报告【王 蓉】/001
 一导言/002
 二主要的研究发现与政策讨论/005
 三教育新业态研究的政策含义:若干热点问题的讨论/018
 
 Ⅱ 民办学校篇
 2 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基本问题【王江璐】/031
 3 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若干思考【何鹏程】/056
 4 民办基础教育学校在服务于谁?
 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周 森】/072
 
 Ⅲ 校外培训篇
 5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现状
 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黄晓婷 魏 易】/098
 6 好未来教育集团案例研究【欧阳添艺】/115
 7 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需求动因分析【刘钧燕】/128
 8 政府治理学科补习类校外培训的思路与策略
 基于日、韩校外培训治理的经验分析【潘 奇】/137
 
 Ⅳ 基础教育国际化篇
 9 中国家庭对留学的需求【范皑皑】/145
 10 国际化学校的发展概况【新学说】/159
 11 民办国际化学校案例与启示
 【范皑皑 刘鑫桥 罗蕴丰 白一平 欧阳添艺 何章立】/187
 
 Ⅴ 公办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篇
 12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成就和问题【钟未平】/223
 13 政府在弥合教育数字鸿沟中的政策选择【魏 易】/245
 14 县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入、建设和应用【魏 易】/259
 
 Ⅵ 教育科技企业篇
 15 进校服务企业调研报告(2017)【王凯峰 王 潜】/298
 16 迈向教育的人机共生新时代IBM的教育创新实践【屈 静】/312
 17 信息化时代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视角企业案例报告一
 洋葱数学:为教育公平服务【杨 钋 李楚冰】/321
 18 信息化时代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视角企业案例报告二
 一起作业: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杨 钋 李楚冰】/329
 19 信息化时代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视角企业案例报告三
 100课堂:做学校伙伴型企业【杨 钋 李楚冰】/336
 20 信息化时代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视角企业案例报告四
 合心科技:通过自动批改为教师减负【杨 钋 李楚冰】/344
 21 对教育科技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再认识【杨 钋】/349
 |  
         
          | 內容試閱: |   
          | 面向未来开拓创新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探索新路径(代序) 谈松华
 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创新20 论坛轮值主席。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认真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使命,认真研究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在教育体制、多元办学、结构优化等重大改革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保障质量、促进公平、服务社会等内涵提高方面实现了新跨越,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不让一个地方掉队?如何有效破解课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老大难问题?如何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带来的新挑战,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做出新的战略部署。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以及社会分工体系都在经历深刻变革,各个领域传统的业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工业革命以来所建立的、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态正面临严峻挑战,依靠流水线作业来批量生产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为继,社会转型必然对未来教育变革提出新的要求。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以及新型学校形态、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新型人才,是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