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人啊,你平静的体内是一个飞沙走石的多事之地  
 诗人永远向着精神领域拓荒。马新朝是一位朝着内心开拓的诗人,他的诗领我们沉思,拨开喧嚣与浮光,而渐渐沉入遗失殆尽的乡土事物本质内核和精神内里,在诗人的精神返乡历程中,在真切的与出生地、故乡、乡土中国、生命成长史和精神见证史焦灼在一起的精神胎记辨认中,领受着更具生命感和玄思性的光明与黑暗。 
 ★马新朝是诗坛公认的一位越写越好、为当代诗歌带来新发现的诗人。他有敏锐的诗心,纯熟的技术,以及越来越精当的语感,也就是说,大诗人需要的素质他基本上都具备。他的诗开阔,精细,具有冥思和独语的气质,运用复杂的譬喻和词的反常组合,带来陌生化,象征的个人化与整体化。 
 ★马新朝获得过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闻一多诗歌奖、首届上官军乐杰出诗人奖、第三届河南省政府文学奖、《莽原》杂志文学奖、《十月》杂志文学奖、《中国诗人》杂志优秀诗人奖,首届杜甫文学奖、国家公安部文学创作一等奖,多次获得团中央和原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报告文学作品一、二等奖。曾因工作突出被共青团河南省委通令嘉奖。
           | 
         
       
      
      
      
      
         
          | 內容簡介: | 
         
         
           
            马新朝是诗坛公认的一位越写越成熟、为当代诗歌带来新贡献的精神守望者,是一位敏锐的诗心、纯熟的技术、语感越来越精当的大诗人,执着探索诗艺、朝着精神领域拓荒,向着荒原与内心开拓,平原、河流、植物,构成他的精神原乡,让人惊奇地触摸内心,触摸事物的内在本质,拷问生存、土地、生命、命运。
 他的诗在细小事物中发现存在的本相,沉入事物内部及生命的内核,将中原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及中原人的生存融为一体,领我们回归永恒的精神故乡,领受更具生命感和玄思性的光明与黑暗。
 这本诗选是诗人邓万鹏从马新朝90年代以来的成熟作品中精选而成,诗艺精湛,具有代表性。其中的《幻河》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 
         
       
      
      
      
         
          | 關於作者: | 
         
         
          |  
            马新朝,诗人,书法家。出版有诗集、书法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评论集等多部。长诗《幻河》曾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闻一多诗歌奖、《人民文学》杂志奖、上官军乐杰出诗人奖、首届杜甫文学奖、《莽原》杂志文学奖,《十月》杂志文学奖等。作品被翻译为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在多国发表或出版。
           | 
         
       
      
      
      
         
          | 目錄: 
           | 
         
         
           
            A卷?短诗
 要学会爱......003
 活下去的理由......004
 下坡村......006
 瓦罐......008
 细细的灯火......009
 父亲在冬天......010
 一朵南瓜花......012
 民工......013
 村戏......014
 麦黄麦黄......015
 夜间的电话......016
 梦游......017
 一件往事......019
 杏花开了......020
 12月20日夜,郑州大风......021
 拉曲胡的老人......023
 曼德尔施塔姆......025
 酒,酒......027
 7月29日备忘录......028
 时光......030
 去了一趟作家协会......032
 账单......034
 想起二哥......035
 一个草茎......037
 忏悔者......038
 老同学......039
 烈士......041
 写给未来的一天......042
 打开窗子......044
 你坐在那里......045
 灰麻雀......046
 窃贼......047
 夏日的雨水......048
 鹭鸶......049
 等......050
 你不知道这些......051
 过石桥......053
 逝......055
 回家途中......057
 夜宿盐卡......058
 恰卜恰镇的黄昏......059
 夜宿石头村......060
 经历荒原......061
 在龙羊峡之上一公里处......062
 废墟上的乌鸦......064
 岩石与鹰......066
 爬山人......068
 芭蕉叶下的泰国......069
 说出......071
 秩序的形成......072
 一所房子......073
 人啊......075
 不要躲开......076
 合唱队......077
 许多年后......078
 他们唱......079
 夜晚,穿过市区的熊儿河......080
 田野......081
 听曲胡演奏,口占一首......082
 遮蔽......083
 有与无......084
 烈士......088
 影子垃圾......089
 光......091
 表达......093
 被打断的谈话......094
 这里,真好......095
 黑夜里的哭......096
 脸......097
 眼泪......098
 就在今天......099
 少林拳师......100
 回来吧......101
 曲胡的声音......102
 祝福村庄......103
 倾斜的西山墙......105
 我家的院子......106
 雪,终于落下来......107
 起风之前......109
 我所说的往昔......110
 雨檐......112
 暴风雨......113
 失踪者......114
 清东陵......115
 离城三十里......117
 又闻黄河断流......118
 致某地开发区......119
 夜宿张泉村......120
 山民和山......121
 黄河滩上的砖窑场......122
 蒙面人......123
 错误......125
 那个人......127
 生啊......128
 梦......129
 向石头下雨......131
 天空落下来......133
 酒归......135
 有着三颗门牙的人......136
 复合的人......137
 幻象平原......138
 我有十万兵......141
 唱戏的乞丐......142
 法王寺与古柏......144
 高度......145
 响器......147
 崤函古道......149
 到了那一天......151
 夜晚的风......153
 梨花园内......155
 一条河的感受......156
 县医院......157
 消息......159
 游巩义杜甫陵园......161
 她们走着......163
 今晚......165
 影子回来......166
 向下......167
 黄土一望......169
 不留痕迹......171
 平原的记忆......173
 石壕村访古......175
 解读......176
 傍晚......177
 我看到那么多的逃离......179
 马营村的房屋......181
 对岸的那个人......183
 一个没有记忆的人......185
 五行诗(32选9)......186
 小镇集市......190
 兄弟......192
 遗忘......194
 一首诗生成......195
 十五种阳光......196
 南裹头......204
 祖先们......206
 安顿自己......08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210
 唤醒一首诗......211
 蓝......212
 老人......213
 一截木头......215
 黄土封门......216
 青草......217
 一头驴和一个诗人......219
 壶口瀑布......221
 旷野......224
 基础......226
 城中的路......227
 风起时......228
 有一年冬天......229
 洛阳牡丹......230
 黄昏的塔......231
 词语......233
 B卷?长诗
 酒歌行......237
 幻河......249
 编后赘语邓万鹏......331
           | 
         
       
      
      
      
         
          | 內容試閱: 
           | 
         
         
           
            《马新朝诗选》终于编完了,我如释重负。
 去年秋天,新朝去世后,大家酝酿出一本马新朝诗选并确定由我来承担编选工作,从那时到今天已经仨月有余了。年老眼花不能久读也构不成主因,实在是在很多时候读其诗而想其人,新朝的音容笑貌、往事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这时你不得不放下正在阅读的有关他的某一本书,不得不故意转移一下精力,暂时去干一些别的事情或更多的时候是什么也不干,或什么都不想干。但不久,马上有一个声音就会在你耳边或心底响起,抓紧啊,抓紧啊,抓紧啊。细听是自己的声音,再听是新朝的声音,其实后来已经分辨不出究竟是谁的声音。究竟是一个声音还是很多很多的声音。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陆陆续续地重新阅读新朝六百多首诗的每一首,重走新朝在诗歌艺术中奋不顾身地开拓出自己的艺术之路,心绪总是随着这种阅读而变得纷纭。
 凡是一生有志于诗歌的每一位诗人,也就是说当他登上诗坛之日起,无尽的荒原便在他面前无尽地展开了。而马新朝当年作为一位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身居外省的青年诗人,同其他年代出现的同代诗人来说,是不是所要面对的比其他的诗人还要多一些呢?毫无疑问,时代与客观环境对于这一批诗人提出的考验更为苛刻!加在他们身上的重负起码是有增无减。然而诗歌的列车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瞬飞去,它从来都是不顾一切地按自己的轨道飞奔、飞奔。同其他同龄诗人一样,马新朝从20世纪70年代初登上诗坛算起到现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也正是中国新诗从没有过的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极为特殊历史时期,我看到很多已经成名的诗人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渐消失了。剩下的人越来越少,马新朝作为留下来的这些身影中的一个,他的名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明地显示出一位诗坛罕见的诗歌勇士的姿态!如果加上他自己毁掉的那些早年习作,新朝为我们留下了七百多首诗(还有大量优美的、富于哲理的散文、评论和报告文学作品),可谓浩繁。从《走向天空》到新近出版的《响器》,新朝共出版八本诗集。他的代表作《幻河》和短诗无数次获得国内大奖和众多好评,但他对这一切从来都保持着自己的一份清醒,马新朝无疑是一个有雄心的诗人,他的心中自有自己的目标。
 《幻河》的完成和获奖曾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声誉和光环,为他置酒庆祝理所当然。还清楚地记得90年代初我们在谈话中达成的共识:除了长诗,一个真正的诗人至少要有一百首自己相对满意,能经得起时间和未来读者检验的短诗。进入新世纪至今,他果然陆续写出了《低处的光》《花红触地》以及《响器》。每一本总要比前一本出现令人惊喜的新的变化和提升。他写作的数量已远远超出一百,而是数百了。
 纵观新朝数十年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是一位在艺术上从不满足自己的诗人,是一位越写越好的诗人,他一生的写作是直线上升的诗人。我知道,他的诗还没写完,因为他总是对我说着这样一句话,总觉得更好的东西还没有写出来。作为诗友,我见证了新朝近三十年不间断的努力;作为朋友,我更理解新朝对诗歌艺术的忠诚和雄心。他在病榻上对我的委托言犹在耳:诗选由你来编,你要答应我!明知自己并不一定是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但我却不敢有一丝一毫倦怠。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这是一份生死之托啊。综合家属夏萍女士和文学院何弘等多方面意见,决定本诗选的大致方向,以马新朝诗选为书名。从马新朝中晚期六百五十多首作品中最后选出敲定一百五十六首(包括长诗组诗)作为定稿。编选过程中基本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1.因为不是年编,本书所选篇目在写作时间上采取舍远求近,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作品为主。编选范围大体来源于诗集《幻河》《低处的光》《花红触地》《响器》。
 2.力求侧重选出有代表性或广受到好评的篇目。
 3.力求侧重艺术上有新突破暂时还没有受到评论界注意的作品。
 4.力求在题材相近、手法接近的作品中优中选优。
 5.作者生前表示过不满意的早期作品不在编选之列。
 由于编选者能力和水平及编选过程中个人眼光局限,诗选一定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有等再出版时做以修正。此次编选如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望读者理解并提出意见以便有机会时修正。
 邓万鹏
 2017年2月12日于郑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