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 編輯推薦: |   
          | 由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亲自担纲主编的诗选,内容上涵盖从1978年到2018年间优秀诗歌佳作,通过诗歌作品,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时代变迁。每十年为一辑,脉络清晰,结构明朗,一目了然。 |  
         
          | 內容簡介: |   
          | 《春暖花开四十年》作为向改革开放四十年献礼的作品其中一种,由知名刊物《诗刊》主编李少君、编辑丁鹏主持编选,将1978年至2008年公开发表的诗歌佳作按照创作或发表的先后顺序囊括结集,是一部现阶段整理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较为经典的诗歌精品集。 全书大多从1978年至2018年之间发表在《诗刊》中的作品中精选而出,也包含其他刊物公开发表的作品,共计202首。为了更加清晰地通过诗歌作品展现四十年间国家及社会的变化,以十年为一辑,将整书分成了四个专辑。改革开放四十年,无论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潮激荡之中,还是在探索奋斗的艰难征程之中,乃至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与审美变革之中,诗歌界都有所反映,有所描述,有所指向,有所引导。本书集文学赏析与工具书于一体,是诗歌爱好者和诗学专业人士的必备书。
 |  
         
          | 關於作者: |   
          | 李少君,笔名南君,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中国作协会员,《诗刊》主编。历任《海南日报》周末版副主编兼读书版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九十年代的收获与缺憾》,散文集《岛》,随笔集《南部观察》,小说《人生太美好》,散文《中国的秋》《中国的月》《中国的爱情》《海口之恋》《蓝吧》等。 丁鹏,诗人、《诗刊》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
 |  
         
          | 目錄: |   
          | 第一辑献给所有的改革家们 003  长江咏叹调孙静轩
 010  西沙群岛情思李瑛
 018  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张学梦
 028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030  彩色的诗艾青
 033  月亮,月亮,请你告诉我曾卓
 035  织与播杨炼
 040  黎明,一片薄光里陈敬容
 047  地头,有一双鞋王小妮
 049  每天,我骑车穿过城市刘湛秋
 051  富春江上辛笛
 053  一个裕固族姑娘唐祈
 054  理想流沙河
 057  摇篮边的歌高洪波
 060  列车在飞奔邹荻帆
 063  当我告别码头程步涛
 065  我记着你,小城徐晓鹤
 068  希望号渐渐靠岸王家新
 073  给青岛造船厂李小雨
 075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顾城
 077  渔镇黄昏黄亚洲
 079  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蒋勋
 083  我歌唱年轻的心高伐林
 085  一座烤鸭店的落成吕贵品
 089  江流屠岸
 090  颐和园游泳杜运燮
 092  葛洲坝泄洪蔡其矫
 093  殷实王燕生
 095  写给一位临时工林贤治
 098  这里,没有昼夜的交替边国政
 101  小镇的除夕熊召政
 106  F小调诙谐曲柯平
 110  千树红雾唐湜
 111  陕北腰鼓梅绍静
 112  恒星雷抒雁
 122  霍尔果斯的哨兵林染
 124  塔克拉玛干阮章竞
 130  高原的太阳叶延滨
 132  区别李松涛
 135  青岛海滨浴场印象公刘
 137  绿色旗在前方挥起了程光炜
 139  中国在燃烧胡乔木
 142  呼伦贝尔草原宗鄂
 145  岁月的河张新泉
 149  在地面与天空之间杨克
 152  市长田间
 154  遍采茱萸黄永玉
 157  昨天,我看到雷霆
 158  告别吧,古老的瓦板屋吉狄马加
 161  家书严辰
 168  起飞吧!世界屋脊柳士同
 171  暖风陈所巨
 173  让星星把我们照亮汪国真
 174  诗也是一种阳光雁翼
 175  旅途中田晓菲
 177  我和祖国冯至
 178  两种对立的色彩黎焕颐
 180  献给所有新的改革家们赵瑞蕻
 181  看一座房屋盖起来路翎
 183  大学毕业那年我去西部走了走张子选
 185  谁也没见过月亮的那一半邵燕祥
 
 第二辑中国吟
 18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90  中国高第街洪三泰
 193  与海河的谈话匡满
 195  穿上最美丽的衣裳张枣
 196  还给我严力
 197  我们在花园里跳过舞顾工
 199  旅店王蒙
 201  黑橄榄刘立云
 203  云岭骆一禾
 204  地铁东四十条站邹静之
 206  莫要让你落花的步子曲有源
 207  内陆高迥昌耀
 209  致深圳市花簕杜鹃鲁煤
 211  你走向缪斯郑玲
 214  相会在天安门广场柯原
 217  给第一批丹顶鹤沙白
 219  山地谣周所同
 221  中国吟常荣
 223  访问者圣野
 224  草原李元胜
 226  五线谱魏巍
 228  母语梁小斌
 229  大海戈麦
 230  眺望牛栏江雷平阳
 232  起跑线上阿来
 234  御林河沙鸥
 235  时间工厂李浔
 237  赭红沙山韩少君
 239  不是鱼皮就是花衣汤养宗
 241  拟民谣:牧羊姑娘叶舟
 242  铁江一郎
 244  海边的沙子大解
 246  秋雷武铃
 247  一个人的命运庞培
 248  幸福的几种形式耿占春
 250  回家郁葱
 252  萤火虫蓝蓝
 253  大金瓦寺的黄昏阿信
 254  塔什库尔干速写王族
 256  鼓。颂辞沈苇
 259  河湾边的阿依古丽柏桦
 261  九月的夜晚谭克修
 263  梦回塔尔寺古马
 264  蜜祝凤鸣
 266  高速公路邱华栋
 267  空想的雪山西川
 269  第二次出征西藏孔繁森
 271  呼吸谢湘南
 273  打工风景线庞清明
 
 第三辑世纪风
 279  守护一位老人商震
 281  读者来信商泽军
 286  麦克尔杰克逊的下午周瓒
 288  女友李亚伟
 290  崖牛庆国
 292  飞翔,或春季的某一日汗漫
 294  瓦蓝瓦蓝的天空李南
 295  酒泉有座航天城朱增泉
 297  油菜花开代薇
 298  北京:千禧之雪苏历铭
 300  我以多莉的名义向人类致意侯马
 302  尖树才
 304  忘记生日李肇星
 306  藏路也
 308  爱上打铁这门手艺李轻松
 310  生命的海张海迪
 311  跨世纪有感绿原
 312  春天的巢穴张曙光
 313  你是一棵树谭仲池
 326  连绵的低矮的小山桑克
 328  太空畅想曲张庞
 332  SARS物语杨晓民
 334  世纪风李少君
 335  轮回熊焱
 337  听城里人喊活着真累一直想不通卢卫平
 338  电话郑小琼
 339  博尔赫斯对中国的想象宋琳
 341  木匠唐力
 342  弯腰朱零
 343  水墨画中的留白扶桑
 345  相信黄灿然
 346  想象的青藏铁路张风奇
 349  残简阿华
 
 第四辑起飞中国
 353  夏夜胡弦
 354  茅兰沟的风声谢建平
 356  生辰史铁生
 359  居通州记谷禾
 361  一个梦娜夜
 362  中国力量梁平
 365  两扇窑洞的门聂权
 367  每一张脸庞里都深居着一个故乡泉子
 368  藤缠藤杨晓芸
 369  盛泽潘维
 371  高原上朵渔
 372  偷走时光的人冯娜
 373  秋风的背面林森
 375  口琴刘年
 378  此刻生长的杨庆祥
 379  回蒙城兼致旧时同窗王单单
 381  在新疆莎车,遇见一位骑着毛驴的维吾尔族老人龚学敏
 383  平平常常的幸福日子陆健
 385  雁荡山,或我们确实有过可能的山水协会臧棣
 386  新年东北郭力家
 388  我爱你余秀华
 389  清晨玉珍
 390  黄昏里的拖拉机张二棍
 392  北京胡同肖像李少君
 394  彩虹出现的时候张执浩
 395  村庄的炊烟田禾
 396  父亲刘汀
 397  在永失中陈先发
 399  傍晚站在玛曲的草原上隋伦
 400  中华银杏王丁鹏
 401  信札,或横琴岛的四个夜晚霍俊明
 403  光谷车延高
 406  最高处的漫步刘起伦
 408  在高原水乡纳雍刘迪生
 411  洁净欧逸舟
 413  塔邓洁舲
 414  陆家嘴缪克构
 416  朱日和:钢铁集结刘笑伟
 419  大道阳关陈勇
 422  电子秦立彦
 423  万县之夜王自亮
 425  爱美的人在一带一路李建春
 427  起飞中国宁明
 431  走在百姓间徐崇禧
 435  物联网小镇王学芯
 437  石油的排浪第广龙
 439  美好生活吴昕孺
 441  海南书李满强
 445  高铁时代王兴伟
 446  大数据笔记黄成松
 448  生死通道何永飞
 450  中国制造的高纯晶硅龙小龙
 451  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黄劲松
 453  和城里一样罗兴坤
 455  在我的祖国艾叶
 458  向开拓者致敬远洋
 460  中国版图欧阳黔森
 462  遂昌之夜汪剑钊
 464  在半空中上班臧海英
 |  
         
          | 內容試閱: |   
          | 序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年众志成城,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确实,改革开放四十年,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大诗,一首史诗。而诗歌界,也一直以自己火热的激情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之抒情,为之讴歌。
 改革开放四十年,无论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潮激荡之中,还是在探索奋斗的艰难征程之中,乃至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与审美变革之中,诗歌界都有所反映,有所描述,有所指向,有所引导。
 诗歌一直肩负着解放思想、启蒙观念、变革社会、倡扬新的美学原则和生活方式的重任,而这一重任,可以说和百年新诗的使命是一脉相承的。
 改革开放之初,新诗可以说又接续了五四传统,就是充当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的先锋,开拓新的感受方式和美学追求。在每一重大历史时刻,诗歌都站到了时代的前列。
 1970年代末,一种新的诗歌思潮出现,呼唤改革开放,呼吁新人的诞生,强调追求个性,寻找自我,呼唤人性的回归和真善美,具有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意识,成为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和美学追求。舒婷等则对自由恋爱及男女平等的新的生活方式给予肯定,强调人性之美的回归,对日常生活之美的回归,在《致橡树》等诗中,她呼唤真正的深刻平等的爱情、友情。这种新的美学追求,也得到了部分评论家的肯定,其中尤以谢冕、孙绍振和徐敬亚为代表,他们称之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为其确定追求人性人情人权的准则,从而为其提供合法性正当性正名。这和五四何其相似。
 随后是文学寻根时期,也是向内寻找传统的阶段,更在国学热、文化保守主义潮流中日趋加速,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中已有部分诗人开始具有自觉地将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创造意识,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民族本土性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寻根思潮持续性很强,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梳理。
 第三个阶段出现在21世纪诗歌开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是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还有中国的崛起,全球化的加速,促进中西文化与诗歌大交流大融合,激发创造力。我称之为诗歌的草根性的时期,这是向下挖掘的阶段,也是接地气和将诗歌基础夯实将视野开阔的阶段。
 所谓诗歌的草根性,我写过一篇文章《天赋诗权,草根发声》,大意是每个人都有写诗的权利,但能否写出诗歌和得到传播还需要一些外在条件,比如要有一定文化水准,也就是说得先接受教育,现在正好是一个教育比较普及的时代。然后,写出来能得到传播,网络正好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博客、微博、微信这样的自媒体对诗歌传播更是推波助澜,这些外在条件具备了,诗歌的民主化进程也就开始了。新的创作机制、传播机制、评判机制、选择机制与传播依赖纸刊、编辑的机制相比,发生了变化。诗歌进入一个相对大众化、社会化也是民主化的时代。当然,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好诗人还有天赋等问题,诗有别才,但大的趋势基本如此。所以,我将草根性定义为一种自由、自发、自然并最终走向自觉的诗歌创作状态。
 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就是底层草根诗人的崛起,被称为草根诗人的有杨键、江非等最早引起注意,而打工诗人郑小琼、谢湘南、许立志等也被归于这一现象,2014年底余秀华的出现,使草根诗人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现象,达到一个高潮;另一个标志是地方性诗歌的兴盛,中国历史上就有地方文化现象,古代有北质而南文的说法,江南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使得中国文化呈现活力和多样性。当代地方性诗歌也有相互竞争、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阶段。雷平阳、潘维、古马、阿信等被誉为代表性诗人。而少数民族诗人的兴起也可以归入这一现象,如吉狄马加等少数民族诗人,为当代诗歌带入新的诗歌因素,并成功进入主流文学。还有一个现象是女性诗歌的繁荣。这也与网络的出现有一定关系。女诗人几乎人人开博客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自媒体有点像日记,又像私人档案馆,还像展览发布厅,自己可以做主,适合女性诗人。女诗人们纷纷将自己的照片、诗歌、心得感受、阅读笔记全部公开,并吸引读者。我曾称之为新红颜写作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女性接受教育越来越普遍,知识文化程度提高,导致女诗人大规模的涌现,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释放出空前创造力,并深刻改变当代诗歌的格局,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女性占人类一半,其创造性的释放,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人类文明史的意义。
 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向上超越的阶段,也就是一个新时代。在这个阶段,有可能确立新的美学原则,创造新的美学形象,建立现代意义世界。
 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的时期,盛唐诗歌就创造了古典美学的典范。李白是自由、浪漫的象征,他背后代表着道教的精神。杜甫是深情、忧患的典型,他的感时忧国是一种儒家传统。王维则是超脱、超越的形象,他有佛家及禅宗的关怀。在古典文学中,由于文史哲不分家,诗歌里本身包含哲学观念和历史经验,诗融情理,诗人们集体创造了一个古典的意义世界,为社会提高价值和精神,至今仍是一个美学和意义的源头。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中华文明全面复兴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诗歌可以大显身手。我猜想,这样的时代的诗歌可能有这么一些特征:
 这是一个强调主体性建构的时代,人民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国家的主体性,创作者个人将之最终融为一体,加以肯定强化和不断超越,提炼核心价值,成为强大的具有普世性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时代英雄,复兴征程,高速高铁,青山绿水,绿色发展,平等正义,民生保障,精准扶贫,安居乐业,都可以成为抒写对象,成为诗歌典型;这是一个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伴随全球化,一带一路,海洋世纪,航天探索,命运共同体,放大了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新的理想信念和创造力,进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催化出一种既葆有中国特色传统根底又具有全球开阔视野和胸怀的新的美学思想和文明观念。
 于是,我们编选此书。全书大多从1978年至2018年之间发表在《诗刊》上的作品中精选而出,也包含其他刊物公开发表的作品,共计202首。为了更加清晰地通过诗歌作品展现四十年间国家及社会的变化,我们以十年为一辑,将整书分成了四个专辑。然而,这个时代是优秀诗歌层出不穷的时代,选取过程中一定会遗漏很多其他好的作品,不足之处还望读者包涵指正。
 
 李少君
 2018年6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