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39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218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449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500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鳜鱼的养殖概况、生物学特性、饲料营养搭配、高效生态水产养殖场的环境和管理、无公害饲料的选择、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的饲养管理措施、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苗种及商品虾的运输、主要养殖模式、常见鱼病及防范措施、及加工储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及其难点,并对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和阐述,以便读者在鳜鱼的高效生态养殖过程中,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注意问题及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水平或有所创新,从而保证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本书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大农村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生产者在从事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时参照应用,也可供大中专学生、水产技术人员在学习、指导及研究时作为参考资料。 |  
         
          | 關於作者: |   
          | 冯亚明(1977.11-),男,江苏姜堰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科科长、特色水产研究室主任,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0年6月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农推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淡水名贵水产品苗种繁育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先后承担实施国家、省、市级农业(渔业)科技项目22项,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各1项,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  
         
          | 目錄: |   
          | 第一章品种选择() 一、品种与分布()
 (一) 翘嘴鳜()
 (二) 大眼鳜()
 (三) 斑鳜()
 (四) 长体鳜()
 (五) 暗鳜()
 二、鳜鱼高效生态养殖的基础苗种()
 三、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 形态特征()
 (二) 生态习性()
 (三) 食性与生长()
 (四) 繁殖习性()
 第二章水产生态养殖场的环境与管理()
 一、环境要求()
 (一) 水体环境()
 (二) 土壤环境()
 (三) 大气质量()
 四 交通与机电()
 二、池塘条件()
 (一) 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
 (二) 面积和水深()
 (三) 池塘布局()
 (四) 低洼地改造()
 (五) 进、排水设施()
 三、养殖用水管理()
 (一) 水源水质管理()
 (二) 自身污染的处理()
 (三) 其他卫生管理工作()
 四、养殖场水质标准和检测()
 (一) 水质标准()
 (二) 水质检测()
 五、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一) 生物肥料()
 (二) 光合细菌()
 (三) EM复合生态制剂()
 六、养殖场设施准备()
 (一) 进、排水系统()
 (二) 增氧系统()
 第三章无公害饲料的选择()
 一、无公害饵料鱼的种类()
 (一)团头鲂()
 (二)鲫鱼()
 (三)罗非鱼()
 四露斯塔野鲮()
 (五)野杂鱼()
 (六)驯食饵料()
 二、饵料鱼及亲本饲料的种类()
 (一)浮游生物饵料()
 (二)植物性饲料()
 (三)动物性饲料()
 (四)配合饲斜()
 三、饲料的安全要求()
 四、饵料鱼饲料投喂技术()
 (一)日投喂量()
 (二)日投喂次数()
 (三)投喂方法()
 (四)影响投喂效果的因素()
 五、施肥()
 (一) 肥料种类()
 (二) 施肥方法与用量()
 (三) 施肥对水产品安全的潜在危害()
 第四章科学的饲养管理()
 一、人工繁殖()
 (一) 优质、健康苗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二) 繁殖场所的选择和主要设施设备()
 (三) 亲鱼的准备()
 (四) 人工催产()
 (五) 人工孵化()
 二、苗种培育()
 (一) 夏花培育()
 (二) 鱼种培育()
 (三) 饵料鱼的培育()
 三、鳜鱼苗种运输技术()
 (一) 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二) 鳜鱼苗种的运输()
 (三) 运输后的技术处理()
 四、商品鳜养殖()
 (一) 主养()
 (二) 池塘套养()
 (三) 轮养()
 (四) 网箱养鳜()
 五 围网养殖()
 第五章疾病防控及安全用药()
 一、疾病防控与安全用药的总原则()
 二、疾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一)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选购放养优良鳜鱼苗种()
 (三)加强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
 (四)投喂优质饵料鱼()
 (五)采用药物综合预防技术()
 三、安全用药()
 (一) 渔药使用基本原则()
 (二) 渔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三) 针对渔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四) 渔药的科学使用()
 (五) 渔药使用注意事项()
 四、常见病害防治()
 (一) 敌害()
 (二) 真菌性疾病()
 (三) 细菌性疾病()
 (四) 纤毛虫病()
 (五) 蠕虫病()
 (六) 甲壳动物病()
 (七) 其他疾病()
 第六章鳜鱼的加工储运技术()
 一、无公害食品鳜鱼的要求与检测()
 (一) 感官要求()
 (二) 安全指标与检测规定()
 二、食品鳜的标志、包装和运输()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鳜鱼俗称桂花鱼、季花、花嘴鳜,其中以翘嘴鳜生长最快。由于其习性凶猛,以其他鱼虾为食,过去被列为池塘养鱼的敌害加以杀灭。我国鳜鱼池塘人工养殖试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在1958年,就有不少地区的养殖单位采捕天然鱼苗进行试养。70年代,江苏、浙江、湖北等省在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人工养殖得到了推广和发展。至80年代末,已基本上完善了从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至商品鱼饲养的全人工养殖工艺技术。90年代以来,池塘养鳜迅速发展,且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涌现了不少高产地区,如广东省的鳜鱼池塘单养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单产可达6 000~15 000千克公顷,江苏的池塘养鳜鱼单产超过7 500千克/公顷。我国的商品鳜鱼出口主要是从广东省空运出口至我国的港台地区,每千克售价60~80元,创汇率很高,是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中最有前途的品种之一。
 鳜鱼肉富含蛋白质,可补五脏、益脾胃、充胃气、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作天上的龙肉,可见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吃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小虾和小甲壳动物。它的背鳍很发达,几乎占据整个背部,前部有12根锋利的硬刺,臀鳍有3根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鳜鱼到冬季多在深水中越冬。
 池塘养鳜,易于人为控制,便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高密度养殖,因而单位面积的鳜产量可大幅度地提高。随着池塘养鳜单位产量的不断上升,从客观上对解决市场紧缺、渔农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高产量的追求和鳜鱼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苗种需求的急剧增加。为此许多人工繁育单位不注重良种选育,或将留塘亲鱼重新配组产卵,造成了鳜鱼种质的严重退化,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显露出来。另一方面,高密度养殖模式下鳜鱼的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部分鳜鱼养殖地区损失惨重,耗费了大批科技人员的精力,养殖水域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这不仅对鳜鱼养殖本身是个损失,而且导致了养殖对象品质的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只讲究其营养性、价格、大小、适口性,而是愈来愈关注水产品的安全卫生。因此,传统的养殖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食用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食品生产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更显重要,高效生态养殖已成为时代要求。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无公害商品鳜的生产技术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首先要严格选择鳜鱼亲本,繁育健康的苗种,其次是保护和改善养殖池塘及邻近水域生态环境,进而为鳜鱼提供充足、优质、健康的饵料,在此基础上,再施以科学合理的放养模式,严格的科学管理和建立生态养殖、疫病防治措施,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才能得以实现。
 编著者2018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