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NT$
403.0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NT$
857.0
|
內容簡介: |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法学教育的近代化研究》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清朝末年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教育内容可划分为通识性法学教育和专业性法学教育,专业性的法学教育又可细分为私立法学教育和公立法学教育两种类型。
法学教育的近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管理是法学教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管理进行探究,可以对当时法学教育的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清末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各时期法律教育群体的构成及其思想积极地促进了法律文化传播、法治社会建设,对这类群体的研究有助于深化了解法学教育近代化演进的历程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
具有了先进法律文化知识的教育群体,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近代法律体系,通过新式法学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出来了优秀的法律人才,三者互为一体,最终创造和形成了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
|
關於作者: |
管晓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博士,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诸葛正壹大学生微企法律风控创新创业工作室负责人。
主编《军都法学》,参编《中国法制史教程》。发表《清末新式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述论》《创新型法学人才的政治道德建设》《钦定学堂章程》《近代法学教育学制的初创》与《微企知识产权战略中心的建设》等论文17篇。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研究、创新创业微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家庭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等。
|
目錄:
|
前言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以往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法学研究的方法
(二)史学研究的方法
(三)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四、本书的创新和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近代西方法律的移植与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生成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具备生成近代化法律的土壤
二、选择法律移植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移植和学习西方法律,是近代中国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二)收回领事裁判权是清末时期移植西方法律直接的动力
(三)清末民国时期移植大陆法系的原因
三、清末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形成
(一)清末民国时期近代法学教育群体的形成
(二)清末民国时期所形成的近代化法律体系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法学教育的分类研究
一、关于清朝末年的法学教育分类研究
(一)清末通识性的法律教育概况
(二)清末专业性的法学教育概况
二、关于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分类研究
(一)民国时期通识性的法学教育
(二)民国时期专业性的法学教育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管理
一、清末民国关于法学教育管理的立法
(一)清朝末年关于法学教育管理的立法概况
(二)民国时期关于法学教育管理的立法概况
二、清末民国时期全国各法学院校制定的内部规章
(一)清末全国各大学堂和法政专门学堂制定的内部规章
(二)民国时期各法学院校制定的内部规章
第四章 清未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群体及其思想
一、清朝末年的法学教育群体及其思想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学教育群体及其思想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学教育群体及其思想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特点
一、清末、北洋政府和南京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共同特点
二、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不同特点
(一)清末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特点
(二)北洋政府时期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特点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特点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