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华东政法学院于1983年4月在上海联合召开了一次法学理论讨论会。与会的有政法部门、政法院系和科研单位从事法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工作人员近70人,会议集中讨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体系的问题。这次讨论确实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良好开端,它为进一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设想和建议。为此,编者特选编了专题论文、讲话、书面发言等30余篇,汇集成册出版,以供从事政法工作和法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同志参考。该书曾于1984年12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2003年在我社再版,此为庆祝法学所建所60周年的再次修订出版。
|
| 關於作者: |
|
张友渔(1898.01.10~1992.02.26),男,山西灵石人,原名张象鼎,字友彝。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宪政论》《法学基础知识讲话》《社会主义法制的若干问题》等。
|
| 目錄:
|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法学研究【张友渔】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体系和法律体系【陶希晋】
理论联系实际,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体系而努力【于光远】
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面对现实,不断提高法学理论水平【陈守一】
共同开创法学研究新局面【潘念之】
论中国法律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曹漫之 苏惠渔 朱华荣】
从实际出发,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曹海波】
论新宪法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叔文】
建设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齐乃宽】
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吴大英 刘 瀚】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孙国华】
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沈宗灵】
对建立中国式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探讨【王绍棠 张传桢 陈鹏生】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简论【罗耀培】
略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李积桓】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张泉林】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结构【王传生】
关于建立中国式的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陈处昌 王光仪】
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张 尚】
关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点意见【孙亚明】
论民法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陈汉章】
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卢 云】
试论法律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徐 炳】
试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毕子峦】
试论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张贵成】
法律体系与法规名称规范化【刘 瀚】
简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体系问题【李 放】
法学体系初论【陈春龙】
中国法学体系内部结构初探【王 群 陈业精】
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刍议【谷安梁】
关于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体系问题【王勇飞】
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体系的探讨【茅彭年】
关于加强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倡议【《法学》编辑部】
值得重视的一个倡议【张友渔】
陶希晋同志关于《倡议》的来信
陈守一同志关于《倡议》的来信
开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潘念之】
当前中国法学研究的着重点【李光灿】
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讨论综述
苏联法学界关于法的体系的讨论情况简介【大 英 允 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
| 內容試閱:
|
2018年版说明
《法学理论论文集》于1984年由群众出版社初版,200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现因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2018年版。
这本由法学所前辈学人领衔编著的论文集,集中表达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法学界特别是法理学界的前沿思考,典型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学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风貌,堪称中国当代法理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丰碑!
论文集集中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法学界特别是法理学界一流学者的作品。作者之中,既有已届耄耋的法学名宿,又有如日中天的学术中坚,还有风华正茂的思想新锐,可谓一时之选。
论文集中的大多数文章,主题围绕法律体系理论这一源自苏联社会主义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展开。与苏联就此展开多次讨论一样,可以将论文集视为中国法理学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法律体系理论的一次重要努力。当然,也有其他法学二级学科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法律体系的其他相关问题,这些探讨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论文集中已有学者敏锐指出,彼时法理学的学科体系与20世纪50年代国家与法的理论相比仍无质的变化。尽管对此可能见仁见智,但其蕴含的对法理学学科性质的反思,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与编著本论文集展现出的优秀的学术组织能力同样重要的是,法学所学者不仅为发展法律体系理论贡献心力,而且介绍了苏联法学界讨论法律
体系理论的最新进展。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尊重传统、继往开来的鲜明特色,使其成为中国法学界一幕独特的亮丽风景。身处这幕风景之中,我们当策马奋蹄,不负前人!
田 夫
2017年10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