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夫卡日记
》
售價:NT$
500.0

《
失衡的50年:不平等的起源和当代美国社会(比《乡下人的悲歌》更深刻,比《压裂的底层》更接近权力的真相!揭示美国精英主义如何破坏美国民主并摧毁美国梦!)
》
售價:NT$
352.0

《
手艺中国(中英)
》
售價:NT$
500.0

《
不可持续的不平等:迈向社会和环境的双重正义
》
售價:NT$
250.0

《
DK物理学百科(全彩)
》
售價:NT$
857.0

《
打造高可靠性组织:从个体正念到组织正念
》
售價:NT$
250.0

《
全域流量: 超级变现,引爆流量营销
》
售價:NT$
398.0

《
砂女(安部公房作品系列)
》
售價:NT$
214.0
|
編輯推薦: |
全书呈现出从母语故国到移居海外,时空交错中的诗人隐秘的情感和精神空间。特别是作者面对命运和生存等命题时,表现出来的饱含着疼痛的诗学思考,并以独特的跨界视野、诗性智慧和语言穿透力进行书写,有逼近现实,直抵人心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加拿大华裔女诗人宇秀写诗多年来的*部个人结集,精选诗作一百余首。
宇秀的作品呈现出在流逝的岁月里不曾流逝的爱与美,她善于在生活的琐碎、庸常中捕捉并提炼诗意,语言素朴平白中透出精致与张力,混杂着批判、谐谑和抒情的独特风格,意象在世俗细节和东西文化多重维度之间从容游刃。
是一部跨文化、跨语境的别样的诗学文本。
|
關於作者: |
宇秀(Yu Xiu),加籍华裔作家、诗人。祖籍苏州,现居加拿大温哥华。文学、电影双学历。做过大学教师、电视记者、编导、制片人、报刊编辑,餐饮经营者等。90年代至2000年,作为独立撰稿人和专栏作者曾风靡中国时尚、女性报刊。有散文随笔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盛行坊间,部分作品被收入四十余种文集,并广泛流传于互联网,各类获奖不提。专注文学创作始于2014年秋。其诗文以恣意随性、谐谑机智、世俗细节与诗意哲理熔于一炉的独特个性风格引起海内外文坛关注,有痛感诗人之称。
|
目錄:
|
卷一 关于春和写于春天
003 岸
004 立 春
006 惊 蛰
007 早春二题
008 解构劳动
009 农 事
011 春 风
013 情人节
015 斯蒂芬霍金
016 你丢下了时间
018 泪正在阅读火
021 清 明
022 四月天
023 独坐花园
025 弱水三千
027 五月花
028 我连一缕烟都不是
030 归 宿
031 空号里的蛙鸣
033 煎 药
034 五种看见
036 人类的眼睛
037 葡萄酒
038 等 待
039 雨中疾驰
040 香蕉的异味
042 独 行
044 我
045 我忙着绿花菜的绿西红柿的红
卷二 关于夏和写于夏天
051 端 午
052 芒 种
053 我怀念吵架的事
055 夏 天
056 你是我的虚构
057 无 题
058 踮起脚尖
059 迷迭香的街
062 老咖啡馆窗外
064 故 乡
065 父 亲
067 西 晒
068 毛 驴
072 搭积木
073 北京,地铁站口
075 八岁那年
076 过 敏
077 穿 刺
079 广 场
080 参观蒙娜丽莎
081 加拿大国鸟
082 俳句三首
083 光 源
085 柔软里的时间
087 梦里的门牙
088 总是错过
090 指 甲
092 绑架花木
094 宋朝的天空还在今天的天上
097 我喜欢躲在悲伤的死角里
卷三 关于秋和写于秋天
101 秋 寒
102 禅的容颜
104 下雨的时候
106 咖啡馆,今生有约
107 伞
108 江 湖
109 月亮碎成花瓣
111 秋 阳
112 中 秋
114 祖孙之间
116 打 烊
119 玫瑰,一个非虚构故事
122 鱼 说
125 蝇 舞
128 灵 舞
130 花莲诗会
133 折 扇
134 向日葵的记忆
卷四 关于冬和写于冬天
137 井
138 12 月31 日最后一分钟
140 无声年关
142 中国风三题
144 童 年
146 妈 妈
149 二月豪雨
150 水 瓶
152 致孩子
154 钢琴课
155 晨 雪
156 如此,温哥华才比较像加拿大
158 有一种爱
160 点 心
161 在你指间
164 傻 姐
166 马王堆丞相夫人
168 面 殇
171 身体的四行(组诗)
175 我不是落日的观众
176 遗忘进行时
179 冬天晾衣
180 以热爱的名义
181 艾青,八十五朵玫瑰
183 我祈祷,至少在今夜
185 后 记
197 附录:海内外名家点评及推荐
|
內容試閱:
|
后 记
如果从我写第一首诗算起,那要追溯到十二三岁升初中时。那时写大字报是放学后的功课,记得有个同学为了争得写大字报第一名,总是把横格折得特别宽,如此每份大字报就要比别人多出好几张纸,写大字报的张数也就迅速遥遥领先。记得第一次看她在折得极宽的白纸上飞快地写完一张又一张时,我从小被母亲教导的节约观念瞬间颠覆了。不过我并未向这位机智可爱的同学学习,因为那时我更多的心思是偷偷地在自己的小横格本上写诗。而这些诗并不像大字报那样为了公诸世,我只是给自己看。
若从那时算起,我的诗歌书写历史起点真是不算晚,而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才出版我的第一部诗集,这让我悲喜交集,有点像铁树开花的意思。
早餐后,我给自己泡了壶龙井,茶叶在点着烛火的透明玻璃茶具里舒展的样子是诗意的,让我很想安静下来写点文字。可是刚写了个头,女儿在楼下叫我陪她去上钢琴课。
女儿的钢琴课是计划外临时加进来的。我这一生不知有多少临时加进来的事情打断了原本的进程。但生命却不会因为这突然加进来的事情而多出更多的时间。我脑海里瞬间闪过以往生活中种种片段,这本诗集里的许多篇章,都是在我生命进程中突然加进来的偶然和拐入岔道的意外。
从我家驾车前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简称 UBC),需穿过温哥华市中心,而狮门大桥是绕不过的。凡来温哥华的游客必定会来观赏这座桥,如同到旧金山一定会去看金门大桥一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包括引道部分全长达 5891 英尺。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座桥,而是从桥上望去的大海,即使躺在卧室里也能饱览海景,但在这顶桥上经过时看到的海,却更能直抵心扉。这份直抵心扉的感动,并非是因为波浪汹涌,恰恰相反,是一望无际的平静。
早上,薄雾笼罩着海面,我像往常一样每每过桥就会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窗外。因为不用自己驾车,便有足够的心情和时间凝望海面、远山和云。无论过桥之前是什么心情,一看到近在眼前的太平洋海面,心上的皱褶仿佛就被一只巨大的手抚摸着而舒展开来。至少有那么片刻,灵魂远离尘世的喧嚣归于宁静。语言的、种族的、政治的、文化的隔阂和交集,以及当下与记忆、现实与历史、异乡与故土的矛盾和纠葛等,都不复存在了,也暂且忘却了自己曾是一个从故乡来到异地而故乡又成为我的异地的天涯浪子。
海面安详如沉睡中的大草原,没有一丝风摇曳着花草,只有那细细的微浪闪着绸缎般的光泽,像是大海均匀的呼吸。总是有几艘长条状的货轮停泊在远处,或许也在行进中,但真的看不出任何动静。船身的铁锈红让雾霭下铅灰色的海面像没有边框的巨幅油画中远景处的几点亮色,画面因这几点铁锈红变得立体生动。那远山和远山头顶上横渡的云在无极的两端,逶迤绵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