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 編輯推薦: |   
          | 探索提出了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制度建设的政策制度化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参考意义。 |  
         
          | 內容簡介: |   
          |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有补偿政策和补偿制度滞后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导向,是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的总根源。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制度,形成大学生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是解决基层发展人才需求和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两全之策。本著作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实际,立意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公共政策分析,围绕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导向与当前相应的补偿政策和补偿制度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一关键问题,在理论分析、历史考察、实证研究、国际比较的结合中对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补偿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出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制度建设的政策制度化方案。 |  
         
          | 關於作者: |   
          | 彭海霞,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厅级课题4项,在《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 目錄: |   
          | 引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章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成本收益理论
 二奉献报偿理论
 三公平正义理论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的价值意蕴
 一大学生层面:提升服务基层意愿、增强扎根基层信心
 二基层层面:满足人才需求、保障发展动力
 三国家层面:化解供需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章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的历史发展
 一、补偿政策隐现与萌生时期1949~1984年
 一统包统分大学生就业政策
 二统包统分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
 二、补偿政策初步形成时期1985~1992年
 一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政策
 二双向选择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
 三、补偿政策日渐完善时期1993年至今
 一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政策
 二自主择业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
 第三章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的实践效应
 一、应届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愿及补偿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
 一调查问卷结构内容及样本概述
 二就业现状与就业偏好
 三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四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五主要结论
 二、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补偿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及就业满意度
 一调查问卷结构内容及样本概述
 二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三基层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选择基层就业的原因、态度及未来职业规划
 五主要结论
 三、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的价值分析
 一价值选择
 二合法性
 三有效性
 第四章大学生就业补偿政策与制度的国际镜鉴
 一、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补偿政策与制度
 一美国:奖励补助、减免贷款
 二德国:给予补贴、减免税收
 三英国:提供资助、减免贷款
 四日本:提供补贴、免还贷款
 
 二、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就业补偿政策
 一印度:给予信贷补贴
 二巴西:提供培训补贴
 三墨西哥:实施补偿性就业项目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补偿政策与制度的典型经验
 一补偿主体:政府为主、民间组织为辅
 二补偿形式:以减免贷款和提供补贴为主
 三补偿对象:特定地区、特定行业就业的大学生
 第五章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制度建设:政策制度化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制度化建设的内容
 一经济收益补偿
 二精神荣誉补偿
 三发展机会补偿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制度化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一建设原则
 二建设方法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制度化建设的主体与路径
 一建设主体
 二建设路径
 结语基层就业补偿制度:大学生就业与基层发展
 双重利益需求的融合剂
 附录一中央和各省份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比较
 附录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基层就业补偿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
 调查问卷
 附录三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补偿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及就业满意度
 调查问卷
 附录四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补偿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及就业满意度
 访谈提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明确指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内蒙古政报》2005年第8期。201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指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推动了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基层在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上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但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还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年第6号。多年经验表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年第11号。,也是解决基层人才需求问题、促进基层发展和锻炼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妙药良方。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追求同国家基层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其核心和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当前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