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 編輯推薦: | 
         
         
          |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一部志书,是一种情结,是一份沉甸甸的往事回忆,我们要发扬继承老一代卫生人的奉献精神,凝聚智慧、扎实工作、直面明天的挑战。我相信,《榆林卫生志》的出版,一定会在榆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续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为增进榆林人民健康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內容簡介: | 
         
         
          |  
            盛世修志,探寻先辈足迹,摄录时代风云,真实记载榆林医坛儿女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和奋斗历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市卫生局领导班子,抱着将榆林卫生发展史晓之医界、告之社会、教育今人、宣传世人的目的,组织启动了这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工程。经四年多时间,终于编纂完成了这本榆林市卫生志。全书尊重历史,突出重点,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借此志书出版之际,衷心祝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再谱卫生事业新篇章
           | 
         
       
      
      
      
      
         
          | 目錄: 
           | 
         
         
           
            大事记 1
 第一编机构
 第一章市属机构 38
 第一节榆林市卫生局 38
 第二节公共卫生机构 47
 第三节医疗机构 56
 第四节其他卫生事业机构 69
 第五节卫生学术团体 75
 第二章县区机构 82
 第一节综合医院 82
 第二节中医院 93
 第三节部分卫生事业机构 100
 第四节民营医院 102
 第二编管理
 第一章行政管理 110
 第一节管理体制 110
 第二节人事管理 114
 第三节规划财务 124
 第四节卫生信息化 130
 第五节卫生应急 139
 第二章卫生改革 149
 第一节背景 149
 第二节卫生体制改革 149
 第三节管理制度改革 151
 第四节卫生改革模式选介 156
 第三编边区卫生
 第一章边区状况 162
 第一节边区辖属 162
 第二节边区前卫生状况 162
 第三节边区人口状况 163
 第二章机构 164
 第一节陕甘宁边区卫生署(处) 164
 第二节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 164
 第三节医疗机构 165
 第四节卫生防疫委员会 168
 第五节边区中西医研究会 168
 第三章管理 170
 第一节重要指示 170
 第二节卫生工作的题词 171
 第三节法规条例 171
 第四章卫生运动 173
 第一节宣传教育 173
 第二节卫生公约和制度 174
 第五章卫生防疫 175
 第一节传染病、地方病 175
 第二节防疫措施 175
 第六章妇幼保健 178
 第一节妇女保健 178
 第二节儿童保健 179
 第七章边区医事 181
 第一节军事医疗活动 181
 第二节为战争前线服务 181
 第三节教育与科研 182
 第四节崔岳瑞运动 182
 第五节绥德县选介 182
 第四编卫生运动
 第一章爱国卫生 186
 第一节除四害 186
 第二节两管五改 187
 第三节环境卫生 188
 第四节卫生创建 189
 第二章卫生宣传教育 191
 第一节卫生宣传 191
 第二节健康教育 193
 第五编疾病预防控制
 第一章计划免疫 198
 第一节预防接种 198
 第二节儿童免疫程序 201
 第三节冷链运转 201
 第二章传染病防治 203
 第一节传染病管理 203
 第二节传染病流行 204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206
 第三章地方病防治 228
 第一节碘缺乏病防治 228
 第二节大骨节病防治 239
 第三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241
 第四节鼠疫防治 248
 第五节布病防治 254
 第四章卫生监督 259
 第一节公共卫生监督 259
 第二节医疗卫生 269
 第六编妇幼卫生
 第一章妇女保健 272
 第一节普及新法接生 272
 第二节四期卫生 273
 第三节妇女病防治 274
 第四节孕产期保健 275
 第五节爱婴医院创建 275
 第二章儿童保健 276
 第一节儿童保健 276
 第二节幼托儿童管理 276
 第三章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278
 第一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78
 第二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 278
 第三节项目保障 282
 第七编中医中药
 第一章中医 284
 第一节传统中医 284
 第二节现代中医 289
 第二章中药 294
 第一节药材资源 294
 第二节药品经营 304
 第三节榆林习惯用药 308
 第八编医疗技术
 第一章中医医疗技术 315
 第一节内科 315
 第二节温病 318
 第三节妇科 320
 第四节儿科 321
 第五节外科 322
 第六节针灸 323
 第二章西医医疗技术 324
 第一节内科 324
 第二节外科 328
 第三节儿科 334
 第四节妇产科 336
 第五节五官科 337
 第六节特色专科 339
 第七节医疗急救 341
 第八节医技科室 342
 第九节县区代表性医疗技术 346
 第十节现代诊疗器械 346
 第九编基层卫生
 第一章农村卫生 354
 第一节乡镇卫生 354
 第二节村级卫生 361
 第二章城市社区卫生 367
 第一节体系建设 367
 第二节保障措施 368
 第三节公共卫生服务 368
 第三章初级卫生保健 373
 第一节目标与任务 373
 第二节榆林市试点工作 374
 第十编医政
 第一章医院管理 376
 第一节卫生工作方针 376
 第二节医政职能主体 376
 第三节医政 376
 第四节医疗保健制度 393
 第二章医疗服务 397
 第一节医院服务 397
 第二节医疗队 398
 第十一编药政
 第一章药品管理 404
 第一节职能主体 404
 第二节证照管理 405
 第三节监督监测 405
 第二章药剂器械管理 408
 第一节药剂管理 408
 第二节器械管理 408
 第三章特殊药品 413
 第一节麻醉药品 413
 第二节医用毒性药品 415
 第三节精神药品 416
 第四节放射性药品 416
 第十二编教育科研
 第一章医学教育 421
 第一节中医教育 421
 第二节西医教育 423
 第三节成人医学教育 429
 第二章医学科学研究 431
 第一节科研概况 431
 第二节成果管理 437
 第三节科技成果 438
 第十三编卫生人物
 第一章略传 454
 第一节唐明清医家 454
 第二节近现代名医 457
 第二章简录 473
 第一节军部级人物 473
 第二节厅局级及市卫生局领导人物 475
 第三节全国劳动模范 486
 第四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86
 第五节陕西省劳动模范 487
 第六节有突出贡献专家 490
 第七节名老中医 496
 第八节榆林市首届十佳中青年中医 499
 第九节走出榆林的医技人物选介 500
 第十节走进榆林的医技人物选介 516
 第三章名录 520
 第一节国家部委先进人物 520
 第二节市级劳动模范 521
 第三节市管专家 521
 第四节陕西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表彰名录 522
 第五节代表委员 523
 第六节走进榆林的医技人员名单 524
 第十四编县区卫生概要
 第一章一区 530
 第一节榆阳区 530
 第二章十一县 533
 第一节府谷县 533
 第二节神木县 535
 第三节横山县 536
 第四节靖边县 538
 第五节定边县 540
 第六节米脂县 542
 第七节绥德县 544
 第八节清涧县 546
 第九节佳县 548
 第十节吴堡县 549
 第十一节子洲县 551
 附录 556
 编志始末 579
           | 
         
       
      
      
      
         
          | 內容試閱: 
           | 
         
         
           
            榆林又称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是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之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8%。平均海拔1300米,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市。2015年末常住人口340.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7.06万人,占55%,乡村人口153.05万人,占45.0%。榆林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统医药源远流长,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代代杏坛先贤在医药的海洋里寻觅、探求,在乡间陋巷里辛勤劳作,悬壶济世。战国魏修长城时,监军内设方士二人始,唐夏州置医学博士,明设医学、养济院、药局,清设种痘局。民国二十三年建陕西省第一所公立县卫生院,边区保健药社更是全国领先。历代名医层出不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长期肆虐,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或消灭。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六七十年代,榆林卫生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工作方针,大力发展合作医疗,使全区95%以上的农民实行了合作医疗,初步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八九十年代更是异军突起,为了实现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的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各市、县开展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活动。人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翻了一倍之多。
 进入21世纪,全市卫生系统又开展了农民健康工程活动和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已形成集医疗、防病、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卫生体系。当死灰复燃的结核病和新发的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时,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医护人员,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除病魔、降瘟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合作医疗和医改等工作更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呈现出了神木模式府谷模式米脂模式等创新性医改。广大卫生工作者为榆林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盛世修志,探寻先辈足迹,摄录时代风云,真实记载榆林医坛儿女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和奋斗历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市卫生局领导班子,抱着将榆林卫生发展史晓之医界、告之社会、教育今人、宣传世人的目的,组织启动了这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工程。经四年多时间,终于编纂完成了这本榆林市卫生志。全书尊重历史,突出重点,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借此志书出版之际,衷心祝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再谱卫生事业新篇章。
 志载盛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修志乃是浩大的工程,有诸多的难事,由于领导班子更迭,干部人事变化,办公地址迁移,档案资料残缺,修志工作者旰食宵衣,兢兢业业,历经寒暑,终告成志。特向志书编纂过程中坚持不懈、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编纂人员,以及为志书编写提供指导和帮助、贡献真知灼见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p?= ag?O p?pan style=''mso-spacerun:yes'' 178
 第二节儿童保健 179
 第七章边区医事 181
 第一节军事医疗活动 181
 第二节为战争前线服务 181
 第三节教育与科研 182
 第四节崔岳瑞运动 182
 第五节绥德县选介 182
 第四编卫生运动
 第一章爱国卫生 186
 第一节除四害 186
 第二节两管五改 187
 第三节环境卫生 188
 第四节卫生创建 189
 第二章卫生宣传教育 191
 第一节卫生宣传 191
 第二节健康教育 193
 第五编疾病预防控制
 第一章计划免疫 198
 第一节预防接种 198
 第二节儿童免疫程序 201
 第三节冷链运转 201
 第二章传染病防治 203
 第一节传染病管理 203
 第二节传染病流行 204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206
 第三章地方病防治 228
 第一节碘缺乏病防治 228
 第二节大骨节病防治 239
 第三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241
 第四节鼠疫防治 248
 第五节布病防治 254
 第四章卫生监督 259
 第一节公共卫生监督 259
 第二节医疗卫生 269
 第六编妇幼卫生
 第一章妇女保健 272
 第一节普及新法接生 272
 第二节四期卫生 273
 第三节妇女病防治 274
 第四节孕产期保健 275
 第五节爱婴医院创建 275
 第二章儿童保健 276
 第一节儿童保健 276
 第二节幼托儿童管理 276
 第三章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278
 第一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78
 第二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 278
 第三节项目保障 282
 第七编中医中药
 第一章中医 284
 第一节传统中医 284
 第二节现代中医 289
 第二章中药 294
 第一节药材资源 294
 第二节药品经营 304
 第三节榆林习惯用药 308
 第八编医疗技术
 第一章中医医疗技术 315
 第一节内科 315
 第二节温病 318
 第三节妇科 320
 第四节儿科 321
 第五节外科 322
 第六节针灸 323
 第二章西医医疗技术 324
 第一节内科 324
 第二节外科 328
 第三节儿科 334
 第四节妇产科 336
 第五节五官科 337
 第六节特色专科 339
 第七节医疗急救 341
 第八节医技科室 342
 第九节县区代表性医疗技术 346
 第十节现代诊疗器械 346
 第九编基层卫生
 第一章农村卫生 354
 第一节乡镇卫生 354
 第二节村级卫生 361
 第二章城市社区卫生 367
 第一节体系建设 367
 第二节保障措施 368
 第三节公共卫生服务 368
 第三章初级卫生保健 373
 第一节目标与任务 373
 第二节榆林市试点工作 374
 第十编医政
 第一章医院管理 376
 第一节卫生工作方针 376
 第二节医政职能主体 376
 第三节医政 376
 第四节医疗保健制度 393
 第二章医疗服务 397
 第一节医院服务 397
 第二节医疗队 398
 第十一编药政
 第一章药品管理 404
 第一节职能主体 404
 第二节证照管理 405
 第三节监督监测 405
 第二章药剂器械管理 408
 第一节药剂管理 408
 第二节器械管理 408
 第三章特殊药品 413
 第一节麻醉药品 413
 第二节医用毒性药品 415
 第三节精神药品 416
 第四节放射性药品 416
 第十二编教育科研
 第一章医学教育 421
 第一节中医教育 421
 第二节西医教育 423
 第三节成人医学教育 429
 第二章医学科学研究 431
 第一节科研概况 431
 第二节成果管理 437
 第三节科技成果 438
 第十三编卫生人物
 第一章略传 454
 第一节唐明清医家 454
 第二节近现代名医 457
 第二章简录 473
 第一节军部级人物 473
 第二节厅局级及市卫生局领导人物 475
 第三节全国劳动模范 486
 第四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86
 第五节陕西省劳动模范 487
 第六节有突出贡献专家 490
 第七节名老中医 496
 第八节榆林市首届十佳中青年中医 499
 第九节走出榆林的医技人物选介 500
 第十节走进榆林的医技人物选介 516
 第三章名录 520
 第一节国家部委先进人物 520
 第二节市级劳动模范 521
 第三节市管专家 521
 第四节陕西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表彰名录 522
 第五节代表委员 523
 第六节走进榆林的医技人员名单 524
 第十四编县区卫生概要
 第一章一区 530
 第一节榆阳区 530
 第二章十一县 533
 第一节府谷县 533
 第二节神木县 535
 第三节横山县 536
 第四节靖边县 538
 第五节定边县 540
 第六节米脂县 542
 第七节绥德县 544
 第八节清涧县 546
 第九节佳县 548
 第十节吴堡县 549
 第十一节子洲县 551
 附录 556
 编志始末 579
           | 
         
       
      
        
     |